中国大学说,说中国大学
“两弹一星”是对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简称,“两弹一星元勋”是指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是我国自力更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展科技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近代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两弹一星的诞生代表着我国走上了军事大国的道路,并且在导弹、人造卫星、遥感与制控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为我们国家的航天和军事事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弹一星元勋”是有突出贡献的23位国宝级科学家。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他们分别是:王淦昌、赵九章、郭永怀、钱学森、钱三强、王大珩、彭桓武、任新民、陈芳允、黄纬禄、屠守锷、吴自良 、钱骥、程开甲、杨嘉墀、孙家栋、王希季、姚桐斌、陈能宽、邓稼先、朱光亚、于敏、周光召等。
教育背景
能成为“两弹一星元勋”,在顶尖的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必然都受到良好的教育。23人都完成了本科学习,本科学习的学校都是当时顶级的学校,主要毕业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北京大学等。其中清华大学有7人,占比最高, 充分说明了清华大学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清华大学(7人)
王淦昌、赵九章、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周光召等都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西南联合大学(4人)
屠守锷(航空系)、王希季(机械工程系)、邓稼先、朱光亚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交通大学(4人)
钱学森,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
杨嘉墀,交通大学电机系。
姚桐斌,交通大学贵州分校(现西南交通大学)。
陈能宽,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现西南交通大学)。
中央大学(3人)
黄纬禄,中央大学工学院电机系。
任新民,中央大学化工系。
钱骥,中央大学师范学院。
北京大学(2人)
郭永怀,北京大学物理系。
于敏,北京大学物理系。
浙江大学(1人)
程开甲,浙江大学物理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1人)
孙家栋,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后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
北洋大学(1人)
吴自良,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战乱合并迁移西北工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
留学背景
值得注意的,23位元勋都是学霸,并且有21位都海外留学背景,只有于敏和钱骥没有留学经历。从21位元勋的留学国来看,美、英、法、德、苏是他们的主要留学地。其中去美国者最多,达11人,接近半数,其次是英国5人,德国2人,苏联2人。周光召和孙家栋都是新中国建国以后派出到苏联留学的,去法国的有钱三强1人。
在海外留学的“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5人获得了博士学位,3人获得硕士学位,4人获得学士学位。其中海外留学的元勋的导师比较有名的是: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钱三强的导师伊莱纳·约里奥-居里夫人等。
21位有留学经历的“两弹一星”元勋平均在国外时间为7年,其中时间最久的是钱学森,1935年出国,1955年归国,在美国整整20年。其次是郭永怀,在国外生活了17年。还有钱三强、陈能宽、姚桐斌,都在国外生活了10年以上。
地域分布
江苏(6人)
王淦昌、王大珩、钱骥、程开甲、杨嘉墀、姚桐斌等。
浙江(6人)
赵九章、钱学森、钱三强、陈芳允、屠守锷、吴自良等。
安徽(3人)
任新民、黄纬禄、邓稼先等。
湖北(2人)
朱光亚、彭桓武等。
湖南(2人)
陈能宽、周光召等。
辽宁(1人)
孙家栋等。
山东(1人)
郭永怀等。
河北(1人)
于敏等。
23位“两弹一星元勋”有三位还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是孙家栋、于敏和程开甲。目前还健在的元勋只有周光召、王希季、孙家栋三位了,虽然其他人都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都是我们最敬佩的人,两弹一星的精神也值得我们永远的传承下去。
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转发、收藏、点赞、评论。 中国大学说,说中国大学。
本文来源于发迹号www.fajihao.com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https://www.xmnhj.com/h/5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