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港小漠国际物流港。 深汕融媒体中心供图
11月10日上午,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贯彻落实《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新闻发布会,法治护航探索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深圳市将落实《条例》的相关工作计划,坚持“全市一盘棋”,集中资源力量推进合作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11月1日,《条例》正式施行。
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要“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
深圳:
“全市一盘棋”,谋划更多大项目好项目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深圳在汕尾的一块“飞地”,创新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是国家赋予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一个改革任务,也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深圳委以的重任。广东省从省这一层级为合作区立法,出台《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无疑是进一步为合作区发展解决瓶颈难题注入强心剂,将推动合作区以更大力度、更坚定的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条例》立足地方立法权限,主要对合作区的组织机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明确,着力明确好体制机制、营造好营商环境、稳定好社会预期,探索从根本上解决合作区长远发展所面临的障碍,加快推进合作区开发建设,助力实现省委、省政府对合作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和目标。
发布会上,深圳表示将坚持加大投入强度,加快形成热气腾腾的建设场景。坚持“全市一盘棋”,集中资源力量推进合作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更好发挥市区合力,谋划更多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增强合作区承载力和综合实力。
坚持强化规划引领,切实用好合作区这块宝地。对标深圳主城区,全市一体化统筹,加快提升完善合作区规划,按照“疏密有度、产城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理念,打造山中林中园中城市。
坚持强化改革创新,健全完善高效管理架构。制定组织实施《条例》的工作方案,发挥合作区体制机制优势,在创新发展、城市治理等方面加大先行先试力度,从法律层面明确经济功能区的管理架构,持续优化合作区治理模式。
坚持强化产业发展,高标准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实省委省政府“制造业当家”的部署要求,全力支持合作区抢抓新能源汽车赛道风口,加快打造“一主三辅”产业发展格局,在深圳加快建设新时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和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中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强化民生保障,打造高品质生活新示范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积极推进合作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深圳标准提升合作区城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让群众在合作区建设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坚持强化协同发展,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落实全省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精神,发挥合作区作为深圳市实施“百千万工程”主阵地的作用,支持合作区率先在主导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主动加强与汕尾等周边城市联动,更好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现代化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都市建设
乘着《深汕条例》的东风,有着省市的强力支撑,合作区这个“飞地”将实现高飞。深汕特别合作区将把实施《条例》作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有力抓手,全面落实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精神,按照优势塑造、结构调整、动力增强、价值实现“四个工程”要求,通过大抓产业发展、大抓人居环境建设、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大抓体制机制改革、大抓社会力量参与等实施路径,把《条例》的各项规定落实到位,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在深汕协同发展,全面加快现代化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都市建设,努力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做出示范。
深汕将坚持高起点规划,推进高标准建设,加快高质量发展。积极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先进规划建设管理经验,加快建设立体交通路网体系,不断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努力形成疏密有致、产城融合、城乡融合、三生协调的空间形态。
坚持龙头企业引领、优势产业集聚,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坚持制造业当家,落实“五大提升行动”,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突出与深圳“同城同质同效”城乡品质,加快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区。按照深圳标准深圳质量配套建设优质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持续优化城市治理模式,努力建设高品质生活新示范区。
突出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加快打造产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化田园都市。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汕”生态建设,加快打造“五光十色”都市乡村示范带,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努力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做出示范。
焦点
产学研合作,构建产业服务链条
《深汕条例》主要内容八个方面:
一是明确合作机制,强调区域协同和融合发展。《深汕条例》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合作区的合作机制。条例规定,深圳市应当以所属经济功能区的标准和要求,负责合作区开发、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汕尾市应当积极配合做好各项工作,为合作区加快体制机制调整和开发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条例还规定,深圳市和汕尾市应当建立合作区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强化对接联动,推动区域协同和融合发展。
二是明确管理架构,构建合作区完整管理体系。条例规定,在合作区设立合作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合作区的具体工作,行使相关行政管理职权。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在职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并承担相应责任。其职责其权责清单应当向社会公开,同时,条例还规定,合作区范围内鹅埠、小漠、鲘门、赤石街道有关管理机构由合作区管委会管理,依法在职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并承担相应责任。
三是明确管理职能,规定合作区重要工作任务。《深汕条例》着眼于合作区建设发展实际需要,明确了合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财政预决算等事项,规定了产业发展、自然资源、城乡建设等管理职责。
四是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强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合作区产业发展,《深汕条例》规定了合作区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产学研合作,构建产业服务链条,以及强化深汕特别合作区与汕尾在产业协同发展、联合招商引资方面的对接等内容。
五是明确规划创新,加快推动城乡建设发展。《深汕条例》着眼于推动建设创新发展、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区产业新城,规定了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运营管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支持交通路网建设等内容。
六是明确治理模式,完善合作区多方治理体系。《深汕条例》推动合作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规定了合作区的社会治理原则,强调了提升综合应急处置能力,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加强毗邻地区的治安管理等工作。
七是明确具体措施途径,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深汕条例》推动合作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明确了合作区经贸发展导向,规定了智慧政务,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的内容。
八是明确多方合力保障,助推合作区发展。《深汕条例》加大了对合作区发展的保障力度,规定了向国家争取支持和授权的路径。深圳市加大对合作区的财政支持,建立收益共享机制及重大事项协调沟通制度,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统筹工作。
成绩单
今年前三季度GDP
同比增长30.0%
合作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8年38.95亿元增长至2022年84.25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固投从2018年66.74亿元增长至2022年229.12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2023年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24亿元、同比增长30.0%,完成固投221.04亿元、同比增长54.1%。
产业发展
引进产业项目106个
合作区抢抓赛道风口,加速构建“一主三辅”产业格局。目前,合作区已引进产业项目106个,其中已投产48个,比亚迪龙头项目,协鑫、德方纳米、京西重工、力劲科技、东风李尔、壁虎科技等重点头部企业落户。
交通建设
汽车出口突破1万辆
规划建设“四港五站”“五铁五高”“五横六纵”综合交通体系。小漠国际物流港已开通波斯湾、东南亚、地中海汽车滚装船班轮航线,汽车出口今年9月突破1万辆。广汕高铁已通车,深汕高铁全面动工,深汕枢纽力争今年底动工,“深圳半小时”“广州40分钟”生活圈指日可待。
民生保障
新增住房6万套
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南外深汕西中心学校、深圳二高深汕实验学校已开学,9900个学位的深圳中学高中园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每个镇区都将匹配深圳品牌的九年一贯制学校。800张床位的深汕人民医院正在兴建。“十四五”期间,新增住房6万套,其中保障房4.4万套。
采写:南都记者 曾海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31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