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建立创新型“碳替减”市场可加快绿色新技术的替代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11月10日,在第十四届财新峰会“把ESG作为方法:赋能高质量增长”论坛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指出,中国能源与经济应该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

“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增量和存量的关系,对转型成功至关重要。新的增量初期个头小、影响弱,但活力强、成长空间大、会逐步由配角转化为主角。从长期发展目标看,增量的逐步累计大于存量。”

刘世锦举例,如果2035年人均收入达到3.5万-4万美元,三分之二是由增量部分形成,实现碳中和目标更是如此。按照有关研究,到2026年,中国的非化石能源由目前的不到20%增长到80%以上,从而实现能源结构转型。

刘世锦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减碳策略:第一种是衰退型减碳,即通过少生产甚至不生产来减少、停止碳排放。第二种是增效型减碳,通过提高碳的生产率,用同样多的碳排放实现更多的产出,如通常所说的节能减排。第三种是创新型减碳,通过创新形成新的技术、工艺、方法等,在达到相同产出的情况下,实现低碳、零碳甚至负碳的排放,比如清洁能源发电。

“而要达成增量部分,则需要创新型低碳技术才能达成。”刘世锦指出,创新型低碳绿色技术进步速度快、潜力大;规模效应带动成本降幅明显;产业链和其他配套条件较好,有较强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创新主体,创新活力强,反应速度快。

对此,刘世锦认为,加快新能源和其他领域的绿色新技术替代,有利于新能源等低碳绿色产业适当提高新能源新技术发展目标,加快低碳绿色产业提升研发能力、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增强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市场规模优势。

如何推动技术替代?刘世锦提出,可建立全方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创新型“碳替减”市场。“碳替减市场属于一种边际市场”,要在增量与存量、创新型“碳替减”与传统碳减排之间建立联系,打开通道。

比如,传统生产企业可以购买采用新技术形成的“碳替减”指标,用于抵消自身的碳排放额度。由此,采用新技术产生碳替减的企业则可获得减碳收益,形成创新激励机制。

所谓创新型“碳替减”,是指依托绿色技术替代而相对减少的碳排放,也可称为替代性减碳,即运用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在获取相同产出的情况下,与原有的高碳基准生产方式相比,所减少或抵消的碳排放量。他以每千瓦时发电的碳排放举例称,燃煤碳排1000克,光伏30克,风能10克,如果将燃煤发电改为光伏或风能发电,碳替减量分别高达970克、990克。

而激励的主要路径,是要将创新性“碳替减”进行计量核算,纳入碳核算体系,形成包括产出增量与存量、“碳替减”与传统碳减排在内的全口径碳减排核算体系。

刘世锦建议,这一创新型“碳替减”市场应有强包容性,除包括绿电等绿色能源产品,也应包括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高碳行业能够产生碳替减的产品,如绿氢炼钢等,还可包括森林碳汇和其它负碳技术产品。

他认为,推进这一机制将激励市场,减碳也将成为基于专业化分工优势的事情,能者多减,通过交易实现地区减排目标。但他也强调,区域或企业要完成减排任务,应从各自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

“各地正在建设的低碳零碳园区和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创新型减碳收益,并不会因为先减排吃亏。”

刘世锦认为,率先建立这套机制的地区,对低碳零碳产业更有吸引力,可形成招商引资的新风口,优先发展包括绿色低碳高载能行业在内的新型绿色产业,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和经济增长新动能。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付春愔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312056.html

      
上一篇 2023-11-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