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保险巨头的健康险战略抉择:如何与健康管理加速融合?

百年保险巨头的健康险战略抉择:如何与健康管理加速融合?

百年保险巨头的健康险战略抉择:如何与健康管理加速融合?

文|国炜

百年保险巨头的健康险战略抉择:如何与健康管理加速融合?

在国内保险业轰轰烈烈的转型大潮中,健康险是最具活力,也最被寄予厚望的领域之一。据行业数据,国内健康险在2012年至2020年间年均复合增速为32%,高速增长的势头直至2021年才出现滑落。无论是曾一度占据人身险公司业绩大头的重疾险,还是出圈的百万医疗险,抑或是近几年被频繁提及的长期护理险,健康险在每一个阶段都是行业及市场瞩目和热议的焦点。

2020年1月,原银保监会联合11部委发布《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时提出,鼓励商业保险机构适应消费者需求,提供包括医疗、疾病、康复、照护、生育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力争到2025年,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成为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策红利驱动之下,健康险领域的演化不断加速,历经过去数年的快速发展和几番嬗变,正迎来最关键的一次迭代。从供方来看,“内卷”的重大疾病保险已经卷无可卷,保险公司已主动或被动地在医疗险领域寻求突破口,以及在非标、老年人群等目标市场寻求增量。从需方来看,民众的保险意识日益成熟,健康需求更加多元,单纯的保险支付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中国商业健康险的这一次迭代将通过与健康管理的融合,增强保险的风险承担能力和对用户的服务能力,以医疗险的崛起、覆盖人群的拓展以及承保范围的延伸为主要标志。

这一次迭代,对中国商业健康险具有特殊的意义,将直接关系到2万亿保费目标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它将强化商业健康险在“健康中国2030”大舞台上的角色力量。同时,2万亿不仅是商业健康险的保费目标,更是民众对健康险市场供给的客观需求和热望。而保障与服务的融合,无疑是满足这种需求和热望的必然选择。

在众多探索健康险新方向的市场主体中,不乏国际保险巨头的身影。2023年4月,参与中国健康险市场发展已达18年的德国安顾集团,对旗下的健康险及健康管理业务进行了战略升级及品牌更新,正式启用新品牌“安顾援助”,并着力于在健康险与健康管理融合方面深耕,帮助行业重塑健康险市场的生态格局。

近日,由安顾援助与《今日保》联合举办的创新汇沙龙“中国健康险再迭代·加速迈向健康管理融合时代”成功举办。

安顾中国CEO思勇明,安顾在华健康险服务负责人黄频,《今日保》联合创始人、今日保研究院院长林瑶珉,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原副主任、教授朱俊生,轻松集团业务中心总经理张思成,长城人寿公司总监、经代&创新业务分管总刘湛,泰康人寿健康险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勇,中荷人寿健康险事业部负责人朱雪松,前海再保险研究院副院长朱爱华等嘉宾出席了本次沙龙,共同就健康险与健康管理融合的话题进行了探讨。

1

-Insurance Today-

国际保险巨头为何坚定看好

中国健康险市场?

在沙龙现场,安顾中国CEO思勇明与安顾在华健康险服务负责人黄频分别从战略及市场需求层面分享了安顾集团对中国健康险市场发展前景的深刻洞察。

安顾中国CEO思勇明表示,安顾在华的战略规划非常重视健康生态圈的建设,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人们对更健康、更美好生活的需求以及保险意识的不断提高,使得中国商业健康险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另一方面,健康险领域竞争激烈,获客及客户留存成本也在增加,同质的标准化产品难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优质的健康及医疗服务应贯穿保险的始末,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体验,从而增强产品的差异化优势。

在健康险和健康管理融合领域,德国商业健康险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安顾集团旗下的DKV是欧洲最大的健康险公司之一,其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了差异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包,不论是老年病、慢性病还是心理疾病患者,都能得到定制化的服务,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解决健康问题。消费者选择的产品都是其切实需要的,服务使用率高才能真正帮助消费者改善身体状况,提升他们的健康水平。

安顾在华健康险服务负责人黄频表示,中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国民预期寿命将在2030年增加到79岁,这一趋势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也使得健康险市场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客户对于健康险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医疗报销和疾病保障,而是扩展到更全面的健康管理和服务。

从近几年市场数据来看,占市场主导地位的长期重疾险呈现出越来越饱和的态势,随着监管政策的引导,以及市场结构和经营模式的不断完善,医疗险的作用与日俱增。聚焦健康险市场中的医疗险板块,是当前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中端医疗险市场在保障范围和服务水平方面更加多元化、更加平衡,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医疗需求。

安顾援助在中国开展健康险理赔和健康管理服务已长达18年。借鉴母公司在国际市场的丰富经验,同时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安顾援助认为,抢滩中端医疗险市场既符合市场需求也符合政策导向,通过整合公立医院+护士网络+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可以实现差异化的居家养老和健康管理服务,涵盖从健康咨询到疾病预防,从就医诊疗到慢性病管理的全流程、主动性、不间断的服务规划,打破传统医疗服务的限制。

2

-Insurance Today-

如何打通健康险与健康管理

从结合到融合的桎梏?

在成熟市场,健康险与健康管理的融合已被证明是健康险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向之一,而国内对健康险市场演化的探索仍与之有较大差距,目前仍处于“结合”阶段。结合与融合仅一字之差,却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进程。

所谓“结合”,指的是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行业有所关联,但通过两者的结合,无法使保险产品和服务发挥更大的效用。两者真正的“融合”,应是保险公司基于长期需求,通过健康管理降低远期疾病发生的赔付,提高客户的健康水平。而如何从结合走向融合,恰是当下健康险迭代面临的最大难题。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原副主任、教授朱俊生在沙龙现场指出,目前的行业现状是健康险与健康管理的结合比较有限,还没有达到融合的程度。

目前,保险公司虽然有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但更多是把健康管理作为保险产品的增值服务或附加服务用以获客。要想真正实现融合,还面临很大的挑战,即保司是基于短期还是长期来布局?即便是基于长期,在现有的碎片式数据环境下,保险公司的健康管理是否一定能降低远期赔付,在商保有限的范围内还难以证实。

因此,在促进二者融合的过程中,政策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引导需方意识觉醒及消费习惯的培养,用经济利益引导民众进行健康消费,支持慢病、老年人群健康险与健康管理的融合等。同时,政策也可以支持供方能力提升,鼓励市场坚持用户导向,寻求真正管用的健康管理服务来突破。

现在,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将健康管理服务在保费中的占比从不得超过12%提高到了20%。但如果真正要把健康管理服务产品化,可能需要更大的探索空间。未来保险产品的形态会有很大变化,比如突破传统健康险的逻辑,改变对市场结算的方式等,这些都需要监管的包容和支持。

此外,不同体量的保险公司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培育保险公司与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方共赢的生态也非常重要。健康管理背后有丰富的收入机会,且依托庞大的健康险客群,能获得很多客户流量。通过和保险的结合来提升客户对健康管理服务的支付意愿,有多种结合机制。未来,保险公司的决策将逐渐从传统的健康险向管理式医疗倾斜。

从二者融合的角度来看,健康管理不仅仅是保险公司成本项下的增值服务和营销手段,更是健康险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利润贡献项。健康险与健康管理的深度融合,最终要通过“财务分担机制+医疗健康相关服务和安排”,提高客户的保障水平和健康水平。

人保健康-健康管理事业部总经理董雨星在分享中提到,健康险与健康管理的融合,从大方向来看其实是金融业和医疗业的融合,融合的“质量”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

一是医疗资源,保险公司能否与医疗资源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费用分担的机制,而不是对立关系,且保险公司能否对医疗服务的过程进行监督、计量和评价,两者合作能否促进预防保健、降低患病风险。只有实现了这个过程,保险公司与医疗资源才能真正谈到“融合”。

二是供给研发。客户需求是多样化的,保险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一定要站在医疗行业最前沿,才能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三是在互联网科技时代,保险公司的服务供给和科技赋能之间是否有很好的融合解决方案。

轻松集团业务中心总经理张思成表示,目前,商业模式与实际使用率低都在影响健康管理服务的效能。一方面,多数健管服务项目发生率过低,甚至远低于保险理赔发生率,没有起到加强客户服务体验的作用。另一方面,较低的发生率进一步导致按单付费的健管结算模式陷入“降价-控成本-发生率下降-再降价”的恶性循环中。

行业需要为客户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和客户价值创造。

一是客户共享共营,健康管理服务要更有效率,增加受众面,所有参与机构共同培育客户启发与心智建设;

二是在技术发展与群众认知改变的基础上,打通数据壁垒;

三是行业共融共建,使健康险与健康管理融合的生态更加开放,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圆桌对话环节,长城人寿公司总监、经代&创新业务分管总刘湛,泰康人寿健康险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勇,中荷人寿健康险事业部负责人朱雪松,前海再保险研究院副院长朱爱华等几位业界专家一致认为,健康管理服务进入保险市场是长期趋势,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定价。源于供给端、医疗端的数据能否共享到保险公司,为健康管理服务定价提供相应依据,这涉及到信息打通的问题。

二是健康管理服务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大公司有自己完整的产业链,更容易做到把健康管理服务写进保险合同条款;中小型公司可以借助再保险、其他一些有公信力的平台或中保协所筛选的标准和服务来搭建自己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为健康管理服务写入保险合同条款打基础。

三是健康管理服务进入条款后,最终是否能履约、为客户创造的价值有多大,依然取决于本质问题,即这些服务是否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3

-Insurance Today-

双管齐下

打造“健康险+健康管理”新范式

自品牌升级后,安顾援助以安顾集团在全球的医疗网络和服务为基础,打造了“安顾管家”和“安顾医生”服务体系,旨在全面满足商业保险公司全场景市场经营活动的要求,为保险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保险+医疗服务解决方案,成为这家保险巨头推动健康险与健康管理融合进程下的最新范式。

其中,安顾管家服务能满足客户日常的健康需求,而安顾医生的健康医疗服务针对复杂的医疗场景和需求,提供更为深入和专业的医疗服务。

比如,安顾援助的7×24小时在线问诊服务可以涵盖17个一级科室、49个二级科室,对一般性常见疾病可以一键呼叫医生,提供紧急咨询。同时通过整合优质的药品供应商,实现诊后开方和供药的一站式闭环服务。

对于有就医需求的客户,安顾援助可以提供从门诊、检查到住院手术的全流程就医绿通服务。客户无需再为繁琐的挂号、等候、排队一系列问题而烦恼。同时,安顾援助直接合作了超过4万名具有护士执业资质的陪诊人员,覆盖全国442个城市,可以为就诊客户提供全程的陪诊服务。对于出院的客户,具有护士执业资质的陪诊人员和康复师团队也能提供上门照护和上门康复服务,解决客户出院之后的焦虑和需求。

针对特定群体,安顾援助也提供了特定人群健康管理计划。以慢病人群为例,安顾援助有全套慢病管理方案,从体检方案定制、方案安排和报告解读,把客户分为慢病风险人群和慢病患者人群,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制定主动干预式的健康管理方案,多层次管理慢病客户的健康状况,同时有效降低保险公司的费用支出。

与此同时,随着保险数字化的进程,安顾援助也在全力打造信息合规、数据安全、服务全面、运营高效的健康管理平台系统,以期为保险行业提供灵活可靠的合作工具,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务。

后记

在推动健康险市场升维进化的浪潮中,安顾援助或许只是无数探索者的一个缩影。关于健康险与健康管理的深度融合与健康险的未来,行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日保》联合创始人、今日保研究院院长林瑶珉在总结中指出,虽然行业探索两者的结合或融合已有十几年,但目前仍停留在结合的层面。原因之一是保险市场竞争手段的不断内卷,从卷产品到卷销售费用,而销售队伍能力下降,就卷各种赋能,包括用健康管理服务作为业务的敲门砖和促成工具,这种卷无法在根本上促进健康险与健康管理的融合。

保险要与健康管理融合,首先要从公司战略层面,也就是“道”的层面得到解决,否则行业所谈论的就永远是“术”的问题。道之不存,术将何存?

到如今,产品、费用、工具或赋能几乎都已经卷无可卷,健康险的进一步发展必定要主动去啃已病人群、慢病人群、老年人群、非标人群这些硬骨头,此时健康管理就不只是敲门砖的问题了,而是用户的需求和保险经营管理风险的必选项。因此,用户需求和行业发展将驱动两者走向融合。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站 | 快手 | 西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309925.html

      
上一篇 2023-11-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