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上海报道
11月5日-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地缘冲突不断的背景下,如何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成为了本次进博会的焦点话题。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在会上专访了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
图: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
中国市场对外资仍有较强吸引力
《21世纪》:根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9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14家,同比增长32.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19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在您看来,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中国吸引外资规模下降但数量增多?
王辉耀:外商投资是市场行为,阶段性波动是正常的。既要看规模,也要看结构,既要看当下,也要看长远。
目前利用外资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目前全球经济还没有从疫情中真正恢复过来。过去积累了几年的不景气,释放和输出总会有个过程,再加上目前地缘政治冲突不断,跨国投资乏力是一个全球普遍现象,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下行压力将继续存在。与其相比,中国在吸引外资上的表现仍是较为突出的,特别是今年以来众多跨国公司高管密集访华并持续加码在华投资,这次进博会上的参展企业也创下新高,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的增长也说明了这一点,都表明中国市场对外资依然保持着很强的吸引力,深耕中国市场仍是跨国企业投资的必选项。
《21世纪》:与吸收外资情况形成对比的是目前中国对外投资持续增长,今年1-9月份,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73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对中国企业来说,外部环境有哪些发展的机遇?下一阶段中国对外投资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王辉耀:对外投资的增长要从两方面看待。一方面,是由于此前一些国家的关税壁垒、产品准入限制等贸易摩擦行为让部分企业被迫提前出海,尤其是到东盟国家去投资设厂,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分散他们的贸易风险,也锻炼了他们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另一方面是企业出于扩大多元化贸易市场而主动开辟的新空间,比如目前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方面的投资,给这些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受到他们的欢迎。而且通过有序引导在境外投资建厂,也是有机会形成若干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链较为完整、关联程度高、带动和辐射能力强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有助于提升中国产业链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未来,随着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与世界经贸合作的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世界,拓展新的发展机遇,更好利用全球人才、市场、资源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会不断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全球开展经营,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多,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中国企业在海外合法权益越来越必要。我们也需要加强对海外投资环境的动态研究和评估,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21世纪》:前三季度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6.34万亿元,同比增长6.1%,占中国进出口总值比重为53.1%,且月度进出口增速均高于整体。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仍居高位,中国应当为外贸民企提供哪些支持?
王辉耀: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们要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走出去”,民企的“56789”已经证明了它在国内的积极作用,现在我们需要让民企在国际上也能发挥它的长处,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做出更大贡献,很多外国政要都希望有更多的中国民企前往他们的国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民企在海外的运转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年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也提出了,要鼓励民营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有序参与境外项目。从中央到地方要都把落实工作重视起来,在政策支持、金融服务、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都要一视同仁。我认为还可以搭建如“一带一路”企业家峰会这样的平台,让民企跟跨国公司结成联营体。在此基础上把海外的华人华侨联系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在海外发展壮大。
以扩大开放共享市场机遇
《21世纪》:正如您刚才所说,目前全球贸易和投资环境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也开始进入深度调整期,您如何看待中国产业链供应链未来的安全与稳定?
王辉耀:产业链供应链的主要问题是信任问题。目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全球信任,比如今年正在努力缓和中美、中欧之间的关系,目前越来越频繁的高层对话、民间互访,都是恢复信任的过程。另外,中国目前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仍是十分强劲的,比如说中国有全世界70%的5G基站,拥有全球2/3里程的高铁,全球10大港口集装箱港口有7个在中国,联合国划分的400多个工业门类里,中国的数量在第一位,所以我觉得,中国处于价值链供应链中心位置,仍被跨国公司所青睐。
改革开放45年来,对外开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让中国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延伸,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现在中国再次提出高水平对外开放,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连续召开六届的进博会也向全球再一次提供了新的公共产品服务,这不光是对中国扩大开放的良好支撑,未来也可能成为一个世界采购平台,从而进一步巩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
《21世纪》:中国已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这很大程度得益于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这是否也会对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帮助?您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扩大进口战略?
王辉耀:扩大进口是特别需要的,目前中国扩大进口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广阔机遇,有利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大市场、推进经济增长,从而维护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国际关系。
中国目前坚持实施扩大进口战略,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这很大一部分是中间产业,这来源于中国强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所以想要进一步扩大进口规模,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制造业支持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吸引全球的优秀制造业到中国来,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在这其中也离不开人才的吸纳,根据我们在进博会上刚发布的《人才、创新与产业链韧性报告》,中国在人才资本方面位居第七,处于暂时弱势。一方面,这与中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有关,中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这一指标的排名为第33。另一方面,这也和中国劳动力人口基数较大相关,在“劳动生产率”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两项指标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全球的共识。为了吸纳各地的优秀人才,现在很多国家的移民政策纷纷向技术移民倾斜,新一轮“抢人”大战已经开始,中国也不能落后。如果想要让留学生等国际人才“回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吸引更多国际顶尖人才来华发展,就需要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从而充分释放人才发展活力,真正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309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