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GDP数据,总量上超过了93万亿元,同比上涨5.2%,三季度实际增速为4.9%。这一经济成绩超出了市场预期,也让老外们傻眼了,没想到中国经济恢复得那么好。
不过,10月经济恢复势头有所减弱。10月31日发布的PMI数据开了一个“坏头”,数据显示10月制造业PMI为49.5,9月份好不容易达到荣枯线上方,10月份却再次跌破了。看到PMI数据后我就感觉10月的份的各项经济、金融数据恐怕很难维持9月的良好势头了。果不其然,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物价数据,虽然不想承认但只能用“不尽如人意”来形容。
消费者物价指数方面,10月环比和同比都下降,环比下跌0.1%、同比下跌0.2%。主要是食品价格降幅扩大所致,尤其是鸡蛋、牛羊肉、鲜菜和食用油的价格下降幅度比较多,你有没有觉得这些食品的价格低了呢?好像也不太明显。
今年上半年物价呈现萎缩状态,7月开始反弹,环比上升,8月则开始同比上涨,可到了10月CPI环比和同比又都有所下降了。要说是季节性原因也讲不过去,因为同比去年10月的物价水平也下降了,十一小长假多放一天还不至于有如此大的影响,所以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找,消费产品的价格确实是在下降。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方面,没能延续9月复苏的态势。上月解读9月PPI数据的时候我是很兴奋的,虽然9月PPI同比还在下跌但跌幅收窄,更重要的是环比8月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原以为PPI将重拾上升趋势,没想到立马被打脸了。
10月PPI环比与9月持平,相比9月环比上涨0.4%的数据差了不少;同比去年下跌2.6%,虽然好于4月至8月但终止了连续三个月同比跌幅收窄的态势,工业产品的价格下跌幅度再次扩大。导致PPI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关于这点我相信大家是有感受的,毕竟成品油价格在N连涨后终于连续下调了3次。
此前,经济专家一直说中国没有通缩。理论上而言他们说的是正确的,因为判断一国经济通缩的标准是长期物价下滑,显然中国经济还没有达到这一程度,特别是在8月和9月物价数据连续反弹的背景下更不符合通缩定义。
10月的物价数据公布后怕是又要引发一阵关于通缩的讨论了。按照定义来看还是不能认为中国经济陷入通缩,但物价长期维持低位至少代表了目前咱们的有效需求依然不足、消费者信心没有回来,人们宁愿多存钱也不愿意多消费,供给大于需求导致物价下降。
之后的一两周内各部门还会公布社融、存贷款以及最能显现10月内需情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等到公布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那时得出的结论将更有说服力,也更能看清楚10月的宏观经济情况。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 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309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