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9日讯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10月份全国CPI和PPI数据。10月份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0.2%;PPI环比由上月上涨0.4%转为持平,同比下降2.6%。
业内专家表示,10月CPI继9月再次走弱,反映需求整体相对于供给偏弱。预计明年临近开春CPI中枢或能重回温和上行区间。此外,在同比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后,10月PPI同比降幅转为小幅扩大,一方面由于10月出口意外下行外需回落,一方面是外部通胀压力趋于下行,但PPI同比短期波动不改趋势改善态势,预计年内我国工业企业需求回暖趋势将继续保持,
专家还表示,目前物价表现利大于弊,需要关注的是消费和工业生产价格趋势,长期过低通胀环境显然不利于企业投资与内需扩张。10月物价释放的信息显示,目前国内供需仍存在不平衡,消费需求端偏弱一些,宏观政策需要继续提供必要支持,助力需求加快恢复,供需加快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10月CPI不及预期 明年初物价有望回归温和上行区间
10月CPI同比-0.2%,环比回落0.1%,不及预期。主要受国内需求偏弱、季节因素及原油价格回落拖累。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从各类消费品价格表现看,10月CPI同比回落,主要受食品价格拖累,其中最大拖累来自猪肉,影响当月CPI下降0.55个百分点;同时,节后部分消费需求回落,叠加蔬菜、水产、鸡蛋等供应充足,加大消费品价格短期调整压力;服务方面,由于节后文旅出行等需求扩张放缓与原油价格下降,共同带动交通等服务价格回落。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整体看,10月CPI走势是继9月之后的第二个月走弱,整体物价运行尚未远离“类通缩”特征。从原因看,一方面食品价格对物价的拖累影响较为明显,这与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粮食安全和食品供应保障,以及猪肉产能去化偏慢导致的价格持续低迷有关。另一方面,耐用消费品价格整体偏弱,主要是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电子产品产业链效率不断提升,但在外需回落的情况下,国内市场出现了一定供过于求的现象。最后,尽管今年以来服务需求整体在复苏,但也易受到节日等季节性因素影响而出现波动。
周茂华认为,近几个月我国消费者物价走弱,表明需求整体相对于供给仍偏弱一些。从趋势看,物价趋势回升有望延续,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延续回暖态势,三季度以来有所增强,国内市场供需向平衡收敛,物价有望逐步回升。未来数月需要防范季节性、极端气候对物价扰动影响。
温彬认为,综合来看,“类通缩”反映了我国经济供给保障持续加强,但内需恢复仍然较缓的特征,同时,外需在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也难以对这部分过剩供应进行有效填补。展望未来,预计 “类通缩”特征或将持续一个季度左右,明年临近开春CPI中枢或能重回温和上行区间。
10月PPI跌幅较上月扩大 短期波动不改趋势改善状况
10月PPI同比在-2.6%,跌幅较上个月略扩大。主要受10月能源、部分原材料商品价格回落,以及去年同期基数抬升拖累。
周茂华表示,从上下游关系看,目前CPI、PPI同比两个价格,一方面,反映部分企业在积极削价促销,以提振需求;另一方面,PPI同比收缩有助于降低部分中下游制造业投入成本压力。另外,尽管PPI同比放缓,令工业制造业部门整体利润表现继续承压,但有助于上下游利润结构改善。
温彬认为,整体看,在前期PPI同比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后,10月PPI同比降幅转为小幅扩大。一方面,国内工业企业下游需求恢复进程出现一定反复,这主要和本月出口意外下行反映的外需回落有关;另一方面,前期产油国减产、美国经济软着陆等抬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趋势已基本结束,外部通胀压力也趋于下行。同时,去年同期PPI环比短暂上行,也抬升了本月的同比基数。
周茂华还认为,从趋势看,目前国内消费和内需继续保持恢复态势,生产供给端积极应对,供需趋于平衡,宏观政策继续提供精准有力支持,以及基数效应趋于减弱,PPI同比短期波动不改趋势改善态势。
温彬表示,展望下一阶段,预计年内我国工业企业需求回暖趋势将继续保持,但基数效应和外部传导两大因素将继续减弱,PPI同比降幅收窄的斜率或有所放缓。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王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30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