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了2年的房贷竟成了消费贷?监管环节需打补丁、补漏洞

近日,河南濮阳多人反映称,自己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降不了,一问才知,已经还了两年多的房贷竟是消费贷。对此,涉事的濮阳农商银行7日发布声明称,已成立工作专班,对有关客户将逐一排查。针对违规问题,将从严处理。

明明办的是房贷,还的却是跟房贷八竿子也挨不到边的消费贷,而且还是贷款人为了享受存量首套房贷利率降低政策,意外发现。如果不是政策执行,这些贷款人不知还要被蒙在鼓里多久。国家三令五申,严禁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这种移花接木,伤害了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也背离了国家的政策初衷。从购房者,中介,到银行,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据报道,涉事的林女士说,关于贷款性质,签合同时银行和中介都只字不提。她当时签署的是一份留有空白的文本,没有写明贷款金额和贷款用途。不少贷款人也声称,银行没有提醒他们办理贷款的性质。更有些购房者,甚至连贷款合同都没有拿到。房贷变消费贷,整个操作过程,中介和银行难辞其咎。

中介为了完成交易,银行为了放贷,绕开多种限制,将消费贷违规办理给客户买房,最终让部分民众承受了损失。另外,银行如果是出于谋取高利率的目的,利用信息不对称单方面给购房者办理消费贷,则还涉嫌合同欺诈。若在这个过程中,中介也参与配合了对购房者的欺骗,同样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正是因为漏洞出在银行本身身上,所以“善后”,恐怕就不仅仅是银行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帮助购房者重新调整贷款利率这么简单。据媒体梳理,今年7月,至少有10家银行因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而被罚款。银行自查自纠能否堵住监管环节的漏洞令人生疑,只有相关金融监管部门介入,给监管环节打上补丁,才能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房贷被调包成消费贷,不仅让民众无法享受房贷利率调整的红利,更是在制造金融风险,大量杠杆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无疑助长了投机炒作。监管部门有必要彻查涉事银行,堵上程序和机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不能让相关人员动了歪心思就能洞穿监管大门。同时给监管环节打上补丁,才能制止那些“乱伸的手”。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309203.html

      
上一篇 2023-11-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