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万套保障房优化门槛尺寸

北京出台《北京市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行动方案》已三年。近日,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市老龄协会召开北京市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三年行动总结会,晒出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成绩单”。

三年来,北京老年人居家生活更加便利,社会环境更加适老,公共服务更加完善,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向更高质量推进。

推进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

2021年6月,市老龄委印发“友好九条”,紧紧围绕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的不适老、不宜居、不友好等问题精准施策,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老年人居家生活方面,本市出台文件,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通过搭建全市统一的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平台,着力促进适老化改造产品和服务消费。市民政局压实各区主体责任,推动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完成2.31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在保障房建设方面,市住建委在建设标准中明确适老化及无障碍建设要求,从源头上解决保障房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针对部分住房保障对象反映的门槛太高绊人、轮椅通行不便等问题,市住建委专门出台文件,对保障房的门槛尺寸提出细化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本市保障房门槛高度变得更加适老。

据了解,本市今年评审的保障性住房约有1.8万套严格落实无障碍相关要求;约有2万套保障性住房优化了户门门槛尺寸,为老年人出行提供了方便。

创建93个老年友好型社区

国家卫生健康委明确要求,到2035年,全国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要实现全覆盖。本市持续推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推进社区环境更加适老。2021年以来,本市已创建东花市南里社区、柳荫街社区等93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自推进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以来,北京市老旧小区面貌大幅改善,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高。各区在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过程中,注重“内外结合”和“社区配套”,陆续总结出了劲松模式、首开经验、回天样本等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模式和经验。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本市把老年人的“急难愁盼”作为优先考虑事项,在老楼加装电梯、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优化工作方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截至今年9月,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839个,完工494个,改造或建设单元出入口、人行道坡道和其他无障碍设施1200余处。老楼加装电梯连续3年列为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全市实现开工 2868部,累计完工1578部。

市残联大力推动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从单一场所无障碍设施改造转向区域性、全要素无障碍环境建设,累计整改整治点位36.6万个。市城市管理委积极推进公厕适老化建设改造工作,三年来,公厕无障碍水平不断提升。

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三年来,通过全市各区、各部门精准施策,老年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目前,全市481个政务中心已完成适老化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并配置了无障碍交流设备,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开设“爱心窗口”,优先接待老年人。

为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市商务局印发通知,要求各区商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组织经营服务单位保留传统服务、开辟绿色通道、拓展为老服务,对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市卫生健康委出台文件,要求各医疗机构要提供线上挂号、现场排队、代为预约等多种挂号方式,收费窗口保留现金支付方式。

同时,市金融监管局也出台文件,对老年人高频消费场所,水电气费等基本公共服务费用、行政事业性费用缴纳领域重点排查,对拒收现金的主体实施经济处罚。

老年人居住环境更加适老宜居,老年公共服务更加完善,敬老人文环境更加美好。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市老龄协会党委书记、会长王小娥表示,下一步,市老龄办、市老龄协会将与各成员单位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工作,努力实现老年友好理念普遍树立、尊老敬老社会环境基本形成、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全民参与、老年人住行医养舒适便捷。

北京事、天下事、身边事,就关注"京城大峰峰"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欢迎转发分享微信朋友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309194.html

      
上一篇 2023-11-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