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太子”何剑锋的盈峰系资本图谋

斑马消费 沈庹

如不出意外,美的集团“太子”何剑锋的手里,将会再添一家上市公司。

顾家家居日前披露,顾家集团及一致行动人,正与盈峰集团或其控制的主体,筹划有关股权转让事宜,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

这个可能是今年家居行业最大收购案,被外界广泛看好。一方面,顺应了家电家居一体化趋势,也有助于近年来崛起的盈峰系,继续深化投资+产业的双轮驱动战略。

已成建制的盈峰系,旗下除了上市企业盈峰环境和百纳千成,还将业务延伸到公募基金、银行及婴童用品等领域。

作为美的集团何享健的儿子,何剑锋没有直接从父辈手里接过权杖,而是通过盈峰系,在美的集团之外,开辟出一方新天地。

“美的太子”何剑锋的盈峰系资本图谋

低位接盘

盈峰系计划拿下顾家家居控制权,事前毫无征兆。

11月6日,顾家家居披露,顾家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TB Home Limited正与盈峰集团或其控制的主体,筹划有关顾家家居股权转让事宜,事关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一时震惊行业内外。

当前,顾家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分别持有公司33.47%和13.97%股权,以11月3日收盘价测算,持股市值超140亿元。

今年以来,顾家家居经营面尚可,顾家集团为何突然选择退出?外界不得而知。

唯一对应的是,明年6月,该集团将有合计25亿元可交债到期。此举,难道是为了减轻债务压力?

盈峰系拿下顾家家居控制权,除了高额的交易价格,更让外界关注的是,盈峰系与美的集团的关联,收购或许会加强家电家居一体化融合。

当前顾家家居的股价处于历史低位,11月3日收盘36.78元,市值302.29亿元,为近两年来新低,对于盈峰系来说,也是绝佳时机。

人事上的无心插柳,让盈峰系已占得先机。早在2014年底,顾家家居实控人顾江生挖角美的电器前副总裁李东来,到公司担任总裁兼董事。紧接着,美的系前高管李云海、欧亚非,分别担任公司副总裁至今。

另外,顾江生还是何剑锋在商学院的同学,在企业发展理念等方面知根知底。

自立门户

何剑锋本大学毕业后,从美的集团最基层的车工、钳工做起,后在生产、贸易、房地产及投资等多个岗位上历练。

外界普遍认为,何剑锋就是美的集团的“太子”。然而,让人意外的是,他离开美的,另起炉灶。

1995年和1999年,何剑锋在广东顺德分别设立现代实业、金科电器。虽说是独立创业,主要业务还是为自家的美的集团,贴牌生产电饭煲等产品。

在老父亲的照拂之下,两家OEM企业快速发展。据公开报道,2003年,现代实业和金科电器主营收入分别达2.63亿元和4.23亿元。

2004年,可能考虑到贴牌业务利润微薄,何剑锋将两家企业转让给美的集团,一举套现近7000万元。

卖掉亲手创建的企业后,传言何剑锋将回美的接班。但他却以盈峰集团为根据地,开启了投资之路。

2006年,盈峰集团出资过亿,受让浙江上风产业集团和美的集团所持上风高科股权,获得上风高科控制权,并更名盈峰环境,主要专注环保设备业务。由此,何剑锋获得第一家上市公司。

美的集团不仅原价转让股权,还向盈峰环境提供人力资源支持,输送一大批高管人才,“帮助”该公司走上正轨。

2007年,美的集团以1.65亿元对价,向盈峰集团转让所持易方达基金管理25%股权,再帮何剑锋介入公募基金业务领域,为其在金融板块打下基础。

2018年,盈峰系向文化领域进军,入主华录百纳,完成对文化及影视领域的布局。

商业版图

在父荫之下,何剑锋在美的集团之外,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盈峰商业王国。他也是中国超级富豪家族中,为数不多自立门户,并取得重大成功的二代。

盈峰系除了拥有两家上市企业之外,业务已介入券商、基金、创投等多个领域。

据盈峰集团官网披露,公司已在环境、文化、投资、科技和消费5大领域深度布局,旗下已有盈峰中联、华艺国际和摩米童装等一系列品牌及企业。

企查查显示,盈峰集团已直接对外投资53家企业,间接投资企业上千家,勾勒出广阔的商业版图,并斩获颇丰。

2014年获得香港证监会9号资管牌照;2016年推动盈峰材料在新三板上市;2017年收购中联重科环境产业等。

在消费领域,公司历来秉承长期主义。早在2010年,公司旗下盈峰消费投资了华中第一母婴连锁品牌贝贝熊,11年后将所持98.676%股权转让给爱婴室,一举套现近2亿元。

除了是易方达基金大股东,盈峰集团业务还触及银行领域。在今年冲刺深交所主板的顺德农商行招股书里曾披露,何剑锋持股0.02%。

近年来,盈峰集团还投资了商汤科技、酷哇机器人、云鲸智能等科技企业。今年9月在安徽设立盈峰基金,重点布局新能源、环保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务。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盈峰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6.91亿元,同比增长5.04%,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大降46.16%。

对此,56岁的何剑锋非常清醒。在公司官网上,他写道,盈峰已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与中国优秀企业的差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308596.html

      
上一篇 2023-11-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