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周一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许正在让更多的跨国公司考虑“友岸外包”策略和全球产业链的重组,但这可能推高通胀。
相信鸿学院的同学们对于“友岸外包”肯定不陌生。这是美国提出的外交、贸易战略,要求主要市场在美国的企业将其供应链转向美国的“友好国家”,是美国试图重塑全球供应链的工具。
美国不仅要对在华企业宣传这一理念,也不放过包括欧盟在内“盟友国”的企业。欧洲央行此次调查了65家企业,受访企业的附加值总额相当于欧盟GDP的5%左右,代表欧洲一流的跨国大公司。
调查问卷的每一道问题都经过精心设计。
媒体普遍将注意力集中在“42%的企业声称,它们将越来越多地在友好国家的市场生产更多商品,但更多企业表示,过去5年,供应链和生产地点的变化推高了价格。”
但我们仔细来看问卷和问题,就能发现误会在哪里:
问题一:生产/运营地点的过去和未来趋势
贵公司的生产/运营地点在过去五年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预计未来五年将如何发展?
受访者可以回答以下一项或多项问题:
将更多的生产/业务转移到欧盟;
将更多的生产/业务迁出欧盟;
将更多的生产/业务在地理上更靠近最终生产地点或销售国家;
在更大程度上使各国的生产/业务多样化;
将更多的生产/业务转移到政治上更接近主要销售国的国家。
企业回答问题可以选择——搬回欧盟、不变、迁出欧盟。
所有问题的调查结果都显示“打算迁出欧盟的企业数量增加较多”。
未来五年,打算搬回欧盟的企业有一定增加,保持不变的企业大幅度减少。被调查的跨国企业打算要“逃离”欧盟,选择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的比率大幅度增加。其中,42%的企业打算在未来五年中尝试友岸外包的生产模式。
资料来源:欧洲央行
问题二:将生产/运营迁入或迁出欧盟的重要因素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迁入或迁出欧盟特别重要?
资料来源:欧洲央行
企业搬回欧盟的主要原因是“地缘政治风险”“气候变化”“合规”。
企业迁出欧盟的主要理由是“工人水平”“能源成本”“距离市场近”。
可见,“叙事战争”对于欧盟企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企业搬回欧盟的主要理由都不是“利润”,迁出欧盟的主要理由都与生产成本直接相关。
欧盟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不赚钱”,所以才要迁出欧盟。
问题三是调查企业过去五年在哪里采购物资,未来五年会怎么改?
得到的答案是,不论之前在哪里采购,未来五年,不论企业在哪里,都会加大力量采购欧洲生产的物资。
问题四是调查供应链依赖性和风险。
答案不出所料。
中国是超半数企业最依赖的供应链国家,也被几乎所有企业认为是有风险的。美国排名第二,只有8%的企业在美采购关键物资。
“谁有风险”的议题,就是叙事之战的一部分了。
欧美喊着“中国有风险”,要企业“去风险”,然后去做问卷调查,提问“谁有风险”,得到一份答案就成了“企业认为中国有风险”。
有没有听过马三立的相声《逗你玩》?
问题五,大多数接受调查的企业表示,他们很难“去风险”,如果突然不让用中国制造,他们也很难找到替代。但他们会想办法降低风险,其中40%的企业在欧盟外找同类供应商,20%在欧盟内找,15%采取其他策略。
问题六:生产地点和供应链采购决策对活动、就业和价格的总体影响
资料来源:欧洲央行
60%的企业表示,在过去五年中,改变生产地点导致价格的上涨。展望未来五年,45%的企业依然认为改变生产地点会推高价格。可见,造成欧洲严重通胀问题的,不仅仅有俄乌冲突,还有美国力推的“友岸外包”“去风险”。
虽然有部分企业在接受调查时表示,改变生产地点导致价格的上涨,很大程度是由于疫情、俄乌冲突等意外造成的,如果未来一切平稳,改变生产地点造成的影响可能会小一些。
但他们肯定没有拿出世界地图看看,最近二十年,地球上发生“大意外”,就一直没有“离欧盟远一点”。
俄乌、巴尔干、中东、北非、非洲法郎区……欧盟周边有过几年闲?
欧盟更有风险。
结合之前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肯定有企业试过“去风险”。但是中国的供应链优势明显,离开中国供应链,欧洲企业的产品马上就要涨价,推高欧洲通胀。
这是一份欧洲央行的调查问卷。欧央行要降通胀怎么办?欧盟企业外迁,去哪里能够赚钱?
其实,问卷已经给出了答案。
“靠近销售市场”的地方,不但在北美,也在中国。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市场!
友岸外包、去风险推高通胀,欧盟想要降通胀,只要逆练神功就可以了!
响应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号召,证实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一直向前,用真金白银投资发展的机遇,选择“拉手”“拆墙”而非“松手”“筑墙”!
2022年,欧盟对华新增投资100.3亿美元,同比增长96.6%。2023年1至8月,德国对华投资同比增长21%。2023年1至9月,法国对华投资增长较快,增速为121.7%。
对中国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本周六晚9点,鸿学院微课堂将与您共同探讨《世界秩序的叙事之战》。叙事能改变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可以说,叙事之战胜负在于我们的“心”。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谈未来,也讲古。欢迎大家到时积极参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307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