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色复苏进展来看,疫情暴发以来,各国用于绿色复苏的支出未达前期承诺水平,全球绿色指数不足以应对持续发生的环境危机,包括气候变化、自然破坏和污染等。”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11月8日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出,应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对话与协调。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明智选择。
当前,全球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的特征突出。
宣昌能表示,从增长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博弈、全球流动性收紧的累积效应,以及潜在的金融风险、极端天气事件等都是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显示,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从去年的3.5%放缓至今年的3%和明年的2.9%。主要发达经济体紧缩性货币政策对通胀起到抑制作用,整体通胀回落,当然也对其投资和消费带来负面影响。新兴经济体增长分化,全球流动性收紧,增加了高债务经济体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宣昌能认为,从金融风险演变趋势看,随着各国通胀压力缓解,经济衰退风险上升,主要央行将适时结束加息,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各国货币汇率、股市和跨境资本流动的边际影响或将减弱,但其累计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一些经济体和部分领域的风险依然值得高度关注。
从地缘政治风险看,宣昌能提出,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处于高位,继续影响国际贸易环境的稳定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也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冲击,增加国际宏观政策协调难度。
基于上述背景,宣昌能指出,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体系处于调整变革的关键时期,人民银行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与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国家保持并强化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对话与协调,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宣昌能称,“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们真诚希望各国间加强对话,深化合作。切实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对话与协调,尤其在世界经济增长、风险防范、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气候变化等重要领域,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
此外,他表示,要坚定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另外,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坚决反对人为地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贸格局,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宣昌能还表示,要加强绿色金融领域的交流合作。当前,中国正致力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绿色开放的理念,继续发挥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功能,着力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体系。
“我们愿与各国分享中国经验,加强绿色金融标准、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与相关国家一起积极完善转型金融政策框架,丰富完善转型金融产品,支持高排放行业和企业有序向绿色低碳转型。”他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307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