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军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
经济学家张军:合理低价有利于推动消费扩张和生产率提高
我国居民消费仍有待恢复
今年以来,特别是从三季度的情况来看,我们整个居民消费支出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可能依然低于市场预期。这很大程度还是因为受疫情的影响,因为疫情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和个体工商户的冲击非常大,很多已经难以恢复,因为他们本来就非常脆弱,经不起这样的冲击。而这些市场主体背后就是我们99%的家庭。所以,疫情对消费的影响自然比较大。目前来看,整个消费支出相对于名义GDP来说,可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居民的消费总体上是四类,一类是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一类就是耐用品的消费,还有服务消费,再加上住房消费。
住房消费这一块,因为房地产领域这些年处于一个巨大的调整过程当中,房地产市场本身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很多家庭的住房上面的消费,再加上很多一二线的城市都实行限购限贷,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住房消费,特别是那些改善性的和需要能够扩大自己的住房的面积等等这方面的需求,受到了政策的制约,不能完全释放,我觉得这对整个消费家庭的消费开支会造成一定的负面的影响。
耐用品的消费,受疫情冲击之后,由于居民的收入预期降低以后,就会推迟。很多耐用品更新、更换的时间可能就会被延长,这样在当期也会影响家庭的消费支出。
我也注意到,整个居民消费,特别是二季度以来,部分领域和项目的反弹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短程的旅行需求上升很快,而旅游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服务消费和酒店餐饮消费,这些反弹的比较快。
但是从消费者微观的信息来分析,可以看到整体的出行消费虽在快速反弹,但大多数消费者,主要是年轻人,好像以相对廉价的消费对象为主,所以整个消费总额的扩张速度还是低于市场预期的。所以现在也有一种看法,认为现在流行的是一种“廉价出行”,或消费降级,大家都选择相对比较便宜的出行工具以及便宜的酒店等等,这个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不断的改善。
特别重要的是随着经济不断地恢复,大家的收入预期慢慢就会得到恢复,收入预期恢复之后,消费的层次以及消费的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恢复性的增长。
从现在CPI的情况从来看,总体上还是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也证明现在整个消费的扩张其实还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水平,所以它对整个消费物价的拉动还是比较弱的,这也从侧面反映整个消费需求还有待进一步地恢复。
中国几乎是唯一能够保持低价合理性的国家
到目前为止,在国际消费品市场上,中国商品以价廉物美著称的现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从上个世纪的80、90年代到新世纪,中国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主打的还是价格优势,不过,要看到现在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跟早期的价格优势不可同日而语。
在80年代,我们最主要的出口部门是乡镇企业,占据了出口的半壁江山还多。乡镇企业出口的产品都是最简单的加工产品,比如说玩具、塑料制品,鞋子,羊毛衫等等非常廉价的东西。那个时候国际市场的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一个印象就是价廉但质量也比较次。
当时我们出口了大量的简单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劳动力比较便宜,大量农民工离土不离乡,在乡村企业做一些简单的加工,而且那个时候的设备技术比较落后陈旧,很多设备都是国有企业淘汰的,但即便这样,他们也能生产出可以出口的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很受欢迎。国际市场上,比如过圣诞,过万圣节需要很多一次性消费的东西,这些东西发达国家要么不做,要么非常贵,中国很多乡镇企业就出口这样的东西,特别是苏南地区和浙江,生产了大量这样的产品销售到海外,这些产品是一次性的消费,所以质量不是那么重要,只要价格便宜,这样在国际市场就有很强的竞争力。
但今天的情形不一样,今天中国开始出口大量的技术复杂的产品,现在加工出口,粗加工的出口产品比重很低了,大量的是技术复杂制成品的出口。而制成品的出口里面,除了外资在中国生产但产品出口以外,占比最大的还是我们本土的企业。
比如说我们出口的眼镜,有各种各样的代工,我们可以为国际的大品牌去代工,但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品牌,而且在国际市场是非常受欢迎,不仅仅因为它的价格便宜,还因为它的质量相当好,这才是名副其实的价廉物美。所以中国的价格优势可以说在过去40年一直都保持了下来。
但今天的价格优势跟昨天是不一样的,现在的价格优势是在质量已经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实现的,是真正价廉物美的产品,这反映了我们的生产力提升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一个东西质量又好,同时在价格上有竞争力,这说明我们的生产率高,生产率高是我们今天可以保持一个低价优势的最主要的原因。
当然,中国的劳动力还是相对便宜,很多要素还是相对便宜,所以成本也很低的,但是只能解释很小一部分,因为如果没有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我想我们今天的产品,特别是那些技术复杂的产品,不可能还能保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
我想放眼全球来看,中国经济目前最大的优势,主要不是劳动力便宜,而是我们的经济是充分竞争的,因为充分竞争,所以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快。
任何一个产品一旦做出来,在很短的时间里面,会在中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因为竞争,因为规模经济,产品的成本就会被控制在一个有竞争力的水平,所以它的价格就会相对比较便宜。而这个过程并不牺牲产品的质量,相反,产品质量会快速提升。
从全球来看,中国可能几乎是唯一一个可以实现合理性低价的经济体。西方很多发达国家总是误解,认为我们的低价是因为采取了倾销的手段,为了故意打败对方,所以我们才会价格低。其实这是对中国一个巨大的误解。我们现在大量生产的是技术复杂的产品,包括优质的消费品,机电产品,电子产品,劳动力成本在当中占的比重都很低,如果没有生产率提高,这部分成本是降不下来的。
中国根本不是靠倾销这样的手段打入国际市场的,因为中国的经济是一个高度竞争性的经济,在竞争的市场上,每一个行业都有充分多的生产商,发达国家不一样,发达国家每一个行业都是少数的生产商,所以他们有一定的垄断势力。但是在中国,除了那些上游的基础战略性行业之外,几乎找不到一个行业可以被少数企业垄断的这样的情形。也因为充分竞争,我们整个生产率进步就非常快。
我们的市场竞争和供应链是高度分散的,它的底层逻辑是高度的市场化,充分的竞争,再加上中国巨大的市场带来的规模效应。现在任何一个复杂技术的产品都不是单一企业能全部生产出来的,需要成百上千家企业提供中间品、零部件,每一个环节都是充分的市场化的竞争。所以任何一个技术非常领先的新产品,只要能够在中国生产,它一定可以在全球拥有巨大的价格优势。
简言之,高度分工和专业化再加上我们巨大的市场,这让整个供应链体系高度的发达,具有极高的效率。一个产品的零部件,有很多的企业在提供,每一个零部件都可以做到极致,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低,这样最终的产品在国际上当然会变成价廉物美的产品。
合理的低价可以提高人民福利
我国经济的优势,不仅在于市场的规模非常大,有14亿人口,而且可以在很多领域可以做到供给侧跟需求侧高效的双边互动,我们的需求侧是高度竞争的,我们的供给侧同样是高度竞争,我们没有形成像某些国家那种垄断情形,甚至于它们的需求侧都可以拥有垄断的势力。
我们要立足在中国巨大的国内循环的基础之上,来推动国际跟国内两个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消除垄断势力,一定要确保无论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都能够做到充分的竞争。
中国经济的活力或者说它的韧性其实就在于它的竞争性。因为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每一个地方,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甚至到乡镇到街道,都是一个可以参与竞争的主体,更不用说还有很多企业了。
在高度竞争的格局之下,成本的合理性以及价格的合理性就可以不断地实现。为什么强调合理性?是因为它是靠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成本的下降和价格的下降,而不是靠补贴,不是靠倾销。
一旦可以保持低价的优势,我们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就提高了。其实发达国家如果没有大量的中国产品出口到他们的国家,他们的老百姓在给定的收入水平上,不可能享受这么高水平的社会福利。
欧美发达国家老百姓的福利水平能够维持在比较高的位置上,我想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国的崛起,中国向他们源源不断输送了大量的优质低价的产品,不然的话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能够过上这样一个体面舒适的日子。其实这个背后有很多中国的贡献。
对国内来说也同样如此,我们的价廉物美的东西越来越多,包括汽车、手机、其他的电子产品和日常消费品。因为我们可以享受价廉物美的东西,所以我们的福利水平也很高。
从未来消费拉动经济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保持合理的低价,保持成本的竞争优势,对推动整个消费支出的扩张绝对是一个利好,对于促进国内的大循环,促进两个循环的相互影响,也是一个非常利好的事情。
我们经济学家很清楚,如果很多消费领域当中,市场形成了某些垄断势力,其实遭殃的是消费者。垄断了一个产品的供给,就会采取高价,就没有动力去降低成本。
当然对中国来说,我们也要看到未来的挑战。虽然我们制造业领域可以保持低价合理性,但是很难保证这件事情同样发生在服务行业。
目前来说中国的服务业的成本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低的,因为我们的人均收入相对发达国家还是很低的。
但是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概念跟制造业不一样,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让成本降低,价格降低。服务业越发达,越高端,服务的收费越贵,因为服务业的扩大难以减少劳动力。
所以我们将来要看到服务业这个领域不断的扩张和发展,随着我们的消费更多从实物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我们整个的消费开支规模的增长反而会加快,因为服务业的消费单价比较贵,越高端的服务消费,越贵。
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从发达国家来看,典型的家庭消费中,服务消费占比会比较高,中国目前相对还比较低,我们将来也会走向这个阶段,服务消费在整个家庭消费开支当中的比重会上升。
目前,我们的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相对比较低,这是因为我们现在主要的消费支出集中在实物消费这个领域,服务消费的比重还比较低。将来服务消费的比重提高以后,就会拉高整个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畅通循环就会产生合理的低价
生产、流通和消费保持畅通的循环非常重要,只要我们能保持我们巨大的消费市场的竞争性,能够保持供给方的高度的竞争性,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合理的低价会带来更多的消费,会给供给方提供更多的机会,就有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进来,然后带来更多的竞争,更多的竞争会带来更多的分工和专业化,更多的分工专业化,会提升更高的生产效率,所以它会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在服务领域之外的这些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中国已经保持了这样生产、消费、流通这个良性循环几十年了。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消费品的质量正在稳步提升,从简单加工的劳动密集到现在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以及设计自主开发的一些技术。
我觉得未来保持这种良性循环还是很重要,因为这个可以维持我们足够高的消费者声誉和社会福利,这个很重要。中国在未来10年,15年当中可能都不太会改变。
数字技术颠覆生产和流通方式 会加速低价正循环
在形成生产、消费、流通循环过程当中,数字经济可以说是加速循环一个赋能的手段,因为经济越来越数字化之后,很多市场准入低壁垒就很难形成。
只要我们不设置人为的障碍,我觉得数字经济本身是能够带来规模报酬递增的效果,它更好地推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提升低价的合理性。
正是因为数字技术的发展,才有有京东等数智化供应链企业对供应链领域的重组和流程再造,使得流通领域的管理模式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而正是这些颠覆性的变化,才使得今天我们的消费者享受价廉物美的产品,因为过去我们的物流效率很低,一个产品从企业到消费者手上,中间经过许许多多的中间环节,层层加价。到消费者手上之前,中间加价了很多次,就不可能买到这么廉价物美的产品。比如,京东重组产品流通的方法是减少物品流动,从生产工厂搬到遍布全国的库房,再搬到终端用户手中,通过最小化搬运频次将全年综合运营成本控制到行业极致水平。截至今年6月30日,京东的履约费用率已降至5.8%,达到近年来最优水平。从2016年至今,京东将履约费用率整体减少了20%以上。
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的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让市场变薄了。过去的市场很厚,因为它有很大规模的中间环节,夹层很多。现在这个市场很薄,大量的交易成本就降低了。
不仅如此,数字经济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比如京东凭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对消费者数据的洞察,通过C2M、B2M反向定制模式,快速识别出C端用户以及B端企业采购场景的需求,帮助实体企业研发设计精准命中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制定有针对性的生产销售计划,定制适用不同场景的包装,缩短了新品上市周期,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因此,在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制造业整体享受技术的红利,消费者同时也能享受低价带来的福利的增进。
从未来趋势上看,数字化将颠覆几乎每一个领域,改变这些行业的生产方式,流通方式。我想未来20年,整个数字技术的发展,会使得工业领域的互联网高度发达,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让整个生产方式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现在是消费互联网时代,是数字技术在消费场景当中的应用,走在了工业互联网之前,但我个人认为,未来工业互联网一定是更高的数字技术应用阶段,并且对未来消费者产生的福利更大。■
入群了解更多经济学观点与前沿动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306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