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财经采访清华大学金融系教授陈秉正,提及调研发现超七成90后开始考虑养老问题。陈秉正教授表示,35岁考虑养老,晚了,应该更早地考虑、更早地实施。陈教授的原话是:“从你工作后,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以后,就要有计划地为自己的养老来进行一些储蓄。早十年和晚十年,是完全不一样的。”
陈老师是金融系教授,他的观点当然有比较坚实的学术支持。从金融角度看,人生早期开始积累养老金,可以充分利用“复利效应”。正所谓“集腋成裘”,小额定期储蓄在长期内积累成为可观的资金。尤其随着老龄人口比例增加,公共养老保险体系的负担越来越重,这也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个人提前规划,可以减轻对公共资源的依赖,增加未来财务的安全性。
大部分人退休后收入不如退休前,要维持晚年生活质量,而不是退休后突然降低生活标准,尽早规划养老有益无害,有助于确保退休后能够维持理想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90后、00后这一代人,与他们的父母一辈在择业就业观方面有所不同,更加自我和随性。当然,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选择职业,或者一份工作我要干多久,都没错。但年轻时就为晚年早做打算,反过来能够促使年轻人考虑长远,并且选择能带来长期稳定收入的职业路径。总的来说,陈教授的建议体现了一种前瞻性的财务规划思维。提前规划养老,一个人就能较为从容地为不可预知的健康问题、经济波动等风险做好准备。
然而,如果把以上观点极端化,甚至放大养老焦虑,就大可不必了。人生总是既要着眼长远,也要活在当下。特别是对于那些刚刚步入职场,可能还在偿还房贷车贷,或者是在生活成本高昂的城市生活的年轻人,眼下的经济压力已经很大,再要求他们为养老额外储蓄,不是不想,实在是没能力。其次,公共养老保障体系常常只能做到最低保障,社会保障与个人储蓄互为补充也并不矛盾。政府要做的是努力提高公共养老体系的可靠性、透明度,增强民众对养老金的信心。同时,政府和商业机构应该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帮助年轻人做出明智的养老规划和决策。
举个例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提出了针对年轻人养老的一系列具体建议,包括定期评估退休收入、提供适当和持续的投资策略等。这样的财务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且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
当然,养老是人生一项复杂工程,并不是只盯着“荷包”就够了——加强锻炼,定期体检,购买健康保险,有助于减少未来的医疗费用负担;提升个人技能和知识,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适应快速变化的职场需求,有利于保住饭碗,减少养老金停供的几率;多交朋友,年轻时就建立比较牢靠的社交网络,未来养老就能减轻一些心理压力。在此基础上,多了解不同的投资选项和退休策略,包括税收的影响,不是什么坏事。做好自己的“首席财务官”,就是对自己的未来和晚年负责。□ 兽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304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