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已成不争事实,康养需求正在爆发。加上人口结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养儿防老”似乎越来越远,亟需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
国家关于康养政策频出,地产系、保险系、互联网系、运营系等各类企业纷纷入局,不过布局路径和彼此间的融合模式还不够成熟,探索仍在路上。
10月27日,由『A智慧保』、新时代保险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保险鼎峰50人论坛系列“洞见未来 智慧康养”研讨会暨启动会在和君集团举办。来自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中国老龄产业协会、高校研究中心、咨询机构、康养机构、保险机构等多方的专业人士齐聚,共同探讨如何推进智慧康养服务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围绕慢病如何监测预防、服务机构如何精准识别客户需求、保险公司与康养产业之间如何“破壁”、合作机构怎样进一步融合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康养是一个庞大生态、一个复杂系统,此次研讨旨在放眼长远,持续推进与康养有关的力量聚合。
讨论康养话题的一个大背景,就是我国老龄化的现实。
当前,“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任务重”已是业界共识。据国家卫健委介绍,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超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到2035年左右,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在研讨会上,与会嘉宾也多是从老龄化问题展开讨论。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保险服务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州利谈到,我国老龄化“来得太快”,目前配套服务还没完全跟上。曾为临床医生、现在在互联网上做健康科普的他对此感受很深,“百姓最需要的健康管理、养老服务是什么?保险公司入局康养赛道应怎样定位,是主做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做康养的话做不做照护?”李州利抛出诸多思考,由于不同模式的逻辑不同,成本支出和人力要求也不同。
在他看来,保险机构入局康养要奉行“长期主义”,提供全周期服务。同时康养生态圈的建设需要链接多方资源,政府如何搭台、企业如何唱戏、高校如何赋能、资本如何支持,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路阻且长,行则将至。”李州利说道。
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另一大挑战是慢性病高发,官方数据显示,我国有超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去年已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重大慢病健康管理本质上就是重疾风险管理。”在此领域研究超20年的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武留信教授倡导重大慢病健康管理四级预防策略,分别是零级预防、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零级预防的养成,比一级预防的不良行为改变,获益要大得多。”武留信强调了“预防为主、预防前移”的理念。他进一步称,重大慢病健康管理也是商业保险发展新机遇,重疾险可与重大慢病健康管理融合发展,重大慢病早期筛查也可与重疾险支付正关联,例如乳腺癌通过早期筛查可明显降低病死率,保险赔付也就低了。当前,健康风险与重大慢病危险的相关融合性产品与服务还不够丰富,甚至模式还没有形成,需要各界重视起来并携手探索。
市场供给有缺口,也意味着还是一片蓝海。
目前,许多保险机构已有实践,布局康养生态圈的路径包括投资建设养老社区、创新产品融入健康管理、构建康养服务体系等,不少保险公司近年同时大力推动代理人转型,打造“医养规划师”、“养老规划师”等新队伍,也满足了自身转型、队伍赋能的需要。
谈及“保险+康养”的逻辑、需求与商业模式时,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原副主任、教授朱俊生表示,保险的首要属性是金融属性,更多发挥保障功能、投资功能,促进养老财富累积。同时保险有延伸服务属性和支付功能,在人口结构变迁带动的养老保障需求提升背景下,保险的服务属性可与康养结合,这就是“保险+康养”的大逻辑。
面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保险参与养老金融有哪些优势,又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朱俊生分析称,一是筹资方面,保险能发挥长期确定性保障优势,尤其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市场对防御性资产需求提升,3.0时代的保险产品仍有一定的相对优势,能促进养老财富积累;二是领取方面,养老金年金化领取能帮助个体应对预期寿命不确定性的挑战,在领取环节推动年金化领取,发挥分散长寿风险的独特作用;三是资管方面,险资有长钱优势,但现在保险公司在投资端多存在“长钱短用”问题,应完善激励相容机制,以提升长期资金投资收益率。
在相对优势的基础上,“保险+康养”的商业模式还要探寻一条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朱俊生认为,一是要提供优质康养服务,当前客户特别是中高收入群体客户对此服务需求迫切,但供给端缺口巨大;二是“保险+康养”可以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将虚拟的保险支付与实体的医养服务结合,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三是闭环模式与社会化模式互补,这是当前常见的两种商业模式,前者往往需要重资产投入,且对保险公司运营能力要求很高,后者以轻资产模式居多,形态主要是保险和康养产业分工合作,未来发展趋势应是“轻重并举”,多方合作建立康养生态。他同时指出,保险公司审慎选择目标市场和切入点也非常关键。
和君咨询合伙人、康养事业部副总经理曹卓君也带来她及团队的观察与思考。该团队成立已有十年,见证并辅助了国内许多机构布局康养产业,从2014-2015年密集入局的地产公司,到2015-2016年快速发展成为康养产业第二大主力军的保险公司,再到2017-2018年的央企国企等。
许多保险机构布局康养产业的一大抓手就是养老社区,多是通过开发建设、租赁改建、外部合作等形式进行,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一系列服务,以此与保单销售相互推动,但目前同质化问题明显,多数转化率并不高。曹卓君谈到,养老社区对保险公司是张好牌,能带动高净值客户,不过砸重金建设养老社区,势必要考虑到收益。大型险企有足够的财力支撑,腰部以下的中小险企或可以考虑“以轻撬重”。
据她介绍,目前市场中已有保险机构尝试,表现为“拼盘”做投资、“组团”做运营。“合作优质的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公司,把股权投资控制在一定比例;同时精准识别客户需求,提供一些高发生率高黏性的服务,搭建与客户强链接的场景。”曹卓君进一步说道,从“融、投、管、退”的链条来看,在布局康养时,保险公司投和管的能力很重要。在投资方面,不仅考验投资一个项目一个社区的能力,更考验在较长周期是否能构建核心能力,比如怎么结合保险产品、区域特色及客户代际变化等,构建不同产业端、不同产品和服务的投资能力,让自身在更长的经济周期、行业风险变化中平稳运行。在管理方面,除了管理资金,还需要有一个集约高效的管控模式,来进行资源配置、资金调度、资本运营等。
虽然蓝海在前,但要看到康养产业链条很长,涉及到买地、建社区、买医院、招医生、招护理等诸多环节,保险公司很难“一肩挑”,需要找准定位、有的放矢。在研讨会上,有多位嘉宾强调了合作分工的重要性,保险公司要“有进有退”。
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董事长杨帆表示,当前保险和康养产业在交叉发展,但始终有缺陷,一个原因在需求端,就是“老的人不保,保的人不老”。现阶段有很多高龄老人的思维方式和消费观还不完全接受“花钱买服务”,所以目前居家护理多数不赚钱;一些养老机构则面临“候鸟式”困境,比如把社区建在海南,老人们冬天过去住几个月,夏天就走了。另一个原因在供给端,保险从业人员和康养从业人员的专业领域不同,很难互相替代。
目前行业中有一个新思路,即建设医养一体的养老院,这一形态在多个城市已有落地。“就是一家企业两张牌子,一边是医院,一边是养老机构,中间有共享空间,这种方式更容易被用户接受,也发挥了专业分工的作用。”在杨帆看来,专业分工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保险公司应退守平台角色,发挥自身筹资优势、金融牌照及数字化能力,专注在康养金融,引导资金储备,满足多元化康养需求;康养服务则应交给健康、医疗、养老等专业机构,与之合作,进行优势互补。
“未来十年将是养老产业的黄金期。”杨帆进一步称,“60后”在未来十年将要老去,准确来说,出生于1962-1975年的这一群体人数高达约3亿,这代人赶上了改革开放等政策,不少人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消费观也和上一代人不同,他们对康养的需求将推动产业进入黄金期。
对保险和康养产业之间的“壁”,爱心人寿总经理助理苏蕴辉也深有体会。他谈到,现在市面上的保险产品普遍是面向相对年轻的、健康的群体,面向老年人的健康险产品不多,主要原因就是保险公司没有数据;慢病险销售不佳,也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医疗数据支撑。但很多保险客户的需求不止于资金层面,对医疗资源也有需求,这也倒逼保险公司去切入医养赛道。
爱心人寿探索的路径是与医养机构“双向奔赴”。今年,爱心人寿增资引入大股东新里程,后者在全国近20个省份控股管理超过40家二甲以上医院,其医疗数据的定向开放,为爱心人寿精算产品研发提供了巨大助力,构建了竞争壁垒。且集团考核机制调整,医院也开始关注健康管理的收入,而非此前的单一医疗收入,这提供了双向增速。
除了体量极大,康养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精准识别客户需求”无疑十分重要,多位与会嘉宾谈到,数智化技术将起到关键作用。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牟丽娜带来一组数据,我国有4600多万失能失智老年人,只有5%进入机构,大部分仍在家养老。他们的穿衣、移动、如厕、进食、洗澡等行为都需要辅助,现在已有例如机器人的数字化产品投入使用,可以帮助老人清理护理,同时有智能防摔等功能,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
其他老年人群体则有不同需求,例如健康活力的老人追求文旅消费、社群生活等,慢病康复群体有照护的需求。“数智化技术可以在康养领域提供更精准的风险评估和定制化的保险产品。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保险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风险特征,从而为其提供更适合的保险方案和服务。例如通过监测老年人的生活数据和健康指标,可以及时预警潜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保险保障。”牟丽娜说道。
北京兰米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伙人李宏斌也带来他的分享,他重点介绍了几款数字医学产品,例如数字医学产品“咳搜”,简单信息收集三种声音,包括咳嗽音、吹气音、长元音,对肺部健康实现手机端线上评估,客户购买保险公司肺结节产品,可以适时进行肺部健康监测;数字医学产品“可可管理”,协助客户肺部疾病监测、用药记录、评估、预警和控制;数字医学产品“帕金森患者神经肌肉运动能力评估工具”,可根据保险公司要求适时为客户评估和管理帕金森症状,用于疾病管理和预警。“随着AI医学、数字医学的发展,未来疾病管理和预警将更加科学和便捷,这些数字化产品都将赋能于康养生态的构建。”李宏斌说道。
之所以说康养是一个大生态、大系统,在于很难由单个一方独揽全局,需要政策支持,需要社会认同,需要市场探索,更需要康养产业链各个要素由点到线、由点线到面面,虚实结合、产业融合,专业化服务与现代化管理、数字化赋能齐头并进,夯实应对老龄化的底座。
一周回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30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