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随着A股三季报收官,43家上市券商资管业务最新收入情况浮出水面。
根据Wind统计数据,今年第三季度,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347.31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6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前三季度,上市券商资管业务净收入TOP10队列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受益于并表大中型公募基金,国泰君安、中泰证券旗下的资管业务净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整体上,前三季度,共有16家上市券商的资管业务净收入实现同比增长;但也有3家上市券商的同比降幅超过40%
8家跻身“超十亿”俱乐部
上市券商三季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资管业务净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中,不乏中型券商的身影。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东方证券、中泰证券、海通证券、财通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资管业务净收入分别为73.97亿元、60.28亿元、31.49亿元、31.25亿元、16.17亿元、14.69亿元、14.27亿元、11.80亿元、9.502亿元、9.501亿元,在43家上市券商中排名前十。
而在去年同期,资管业务净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财通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国泰君安。
对比而言,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在资管业务领域的地位较为稳固;但第三、第四名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小,国泰君安前三季度资管业务净收入较第三名华泰证券仅差了0.24亿元。
并且,去年同期,国泰君安仅排在行业第十名,该券商也是资管业务收入TOP10券商中“进步”最大的一家。
同时,中泰证券资管业务净收入的排名上升较快。去年前三季度,该券商资管业务净收入为4.14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17;今年前三季度,中泰证券以14.69亿元的净收入冲刺进入行业前十,排在第六名。
数据来源:Wind、上市券商三季报 制图:21世纪经济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国泰君安在去年10月拿下了华安基金控股权,在2023年半年报中,华安基金作为国泰君安子公司纳入后者合并范围,继而增厚了国泰君安资管业务收入。中泰证券资管业务收入的爆发则受益于“并表万家基金”。
从业绩增速来看,国泰君安、中泰证券前三季度资管业务净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254.76%、234.02%。
除此之外,今年前三季度,还有14家上市券商的资管业务净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财达证券、国联证券实现翻倍增长;西部证券、山西证券、国信证券的同比增幅均达到50%以上。华林证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中原证券的增幅分别为40.19%、29.90%、21.25%、18.97%。
不过,前三季度,也有部分券商的资管业务净收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其中,光大证券、天风证券、东吴证券资管业务净收入的同比降幅分别为43.28%、48.99%、56.60%。
此外,申万宏源、东方证券、浙商证券的资管业务净收入也出现同比下滑,下降幅度均超过20%。
有非银金融分析师指出,今年三季度,受基金市场需求低迷及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等因素影响,部分券商的资管业务收入成为拖累项。但对于资管品牌优势突出、持续巩固投研能力的券商而言,有望更好把握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带来的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机遇,实现超预期增长。
头部加速布局公募“一参一控一牌”
从业务结构来看,近年来,券商资管持续压降通道业务,并大力发展主动管理业务。
近日,中基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存量规模降至5.51万亿元,环比下降2.6%。其中,集合资管计划、单一资管计划规模同比降幅均有所收窄。
就私募资管规模来看,根据中基协数据,三季度,中信证券、中银证券、国泰君安资管的私募资管月均规模分别为8316.36亿元、3889.76亿元、3508.20亿元,在行业排名前三。中信建投证券、光大资管、中金公司、广发资管的月均规模也超过2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券商经纪业务持续向财富管理方向转型,头部券商正在加速布局公募基金“一参一控一牌”。
仅看近期,大概半个月前,国泰君安与安联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由国泰君安收购安联集团所持有的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的股权。此次交易完成后,国泰君安证券将持有国联安基金49%的股权。
而目前,国泰君安不仅控股了华安基金,国泰君安资管本身也具备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
10月16日,国金证券资管提交的《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核准》材料获监管接收;10月23日,该事项收到补正通知。国金证券已持有国金基金51%的股权。
同时,一些券商也在积极申请公募“牌照”。
如中原证券的《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审批》材料,目前也进入到补正环节。
此外,截至10月27日,财信证券拟设立的财信基金、开源证券拟设立的鹏安基金正在等待审批;广发资管、兴证资管、光大资管、安信资管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事项也未有定论。
华宝证券分析师卫以诺表示,基于资管新规后券商资管规模压降,去通道类业务带来的规模压力,需要通过主动管理型产品去补填,所以多数上市券商都希望通过资管子公司渠道申请公募牌照,入局公募基金市场进行业务增量拓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96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