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稳定器”与经济“减震器”,保险业在支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人民美好生活方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风险保障使命。可以说,保险是一个与生俱来充满“爱与责任”的行业。
为了共同助力保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10月31日,央视财经在线直播“保险公益合作伙伴”发布仪式,并启动“保惠美好”融媒体活动。
发布仪式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兼总经理室总经理彭健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王玉祥出席了活动,并与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阳光保险集团、大家保险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共同点亮了“保惠美好”图鉴。
那么,多年来,保险业究竟是如何服务实体经济的?又是怎样润物细无声般为人民美好生活保驾护航的?社会公益事业中,保险又发挥了哪些不容忽视的作用?透过行业大咖的讲述,感受保险的力量。
作为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近年来保险业不断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保险资金的运用余额超过27万亿元。
随着保险业在服务实体经济、社会民生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向社会公众传播保险正能量势在必行。发布仪式上,彭健明在致辞中表示,重点项目“保惠美好”融媒体活动,就是要汇聚总台传播优势与国内大型保险机构的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在金融监管政策宣传、投资者教育、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合力,共同助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保险业的代表,王玉祥也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市场化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数据显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2017年到2022年,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的保险保障,从4154万亿元增加至13679万亿元,增长了229%。2022年,累计为实体经济融资超过21万亿元,为“一带一路”相关项目提供风险保障超过6万亿元。
在推动普惠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推出了263款“惠民保”产品。大病保险业务覆盖到12.2亿的城乡居民,累计赔付超过6000万人次。
在服务社会治理,促进民生福祉方面,2023年1-8月份,农业保险的覆盖农户已达到1.4亿户次,提供的风险保障超过3.7万亿元。
在助推国家“双碳”目标达成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保险资金投向绿色发展相关产业的资金余额已经达到1.67万亿元,同比增长36%。
王玉祥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保险业将坚持走中国特色保险发展之路,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提供更优质、高效的保险保障。中保协希望同央视财经一起讲好保险故事,展现保险业服务民生保障,支持国家战略,助力实体经济的积极面貌,让更多人民群众用好保险,构筑美好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发布仪式上,来自五家“保险公益合作伙伴”的一线员工联合相关保险机构的负责人,通过故事演讲的方式,生动展现了“保险里的中国”。五大险企在现场点亮了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大国重器、风险转移、养老服务、美好生活六大图鉴。
作为一种抽象的金融工具,保险仅仅是一张冰冷的保单吗?在实际生活中,保险是如何践行保障使命,传递服务温暖的?对此,上述五家险企相关负责人及一线员工,以接地气的演讲方式讲述保险故事,展现了“保险里的中国”。
中国人保助力“健康中国”
面对老龄化日趋严重,“健康中国”战略正在加速推进,其中康养与长护在应对老龄化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人保健康党委书记、总裁邵利铎联合青岛分公司的一名失能等级评估员,讲述了保险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故事。
邵利铎介绍道,作为国内长期护理保险的开拓者和先行者,2012年,人保健康协助青岛市政府探索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15年,率先承办了国内第一个长期护理保险项目。目前长护险已在全国49个试点城市全面推进,覆盖人群达1.45亿人。
从2012年至今,人保健康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专业经办的方针,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立数据模型,成为保险行业首家失能等级独立评估单位,连续创造多个行业第一。今年1月,青岛市在国内又率先启动试点了基本工伤加补充工伤加伤养服务的新型工伤保障制度,并将“新市民”等群体纳入到保障范围,由人保健康独家承办。目前在青岛,人保健康已为近千家企业的劳动者提供了新型的工伤保障服务,并在全国复制推广。
邵利铎表示,作为国内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人保健康将秉承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聚力增进民生福祉。
中国太平服务“乡村振兴”
除了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外,保险业还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保险品牌之一,中国太平就在持续加大助力乡村振兴的力度。
中国太平业务总监李庆民在演讲中介绍称,20年前,中国太平定点帮扶甘肃省两当县,后来又增加帮扶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20年来,中国太平向两当、裕安派出了一批批扶贫干部。其中就包括中国太平驻两当县石马坪村第一书记艾秀。
艾秀讲述道,为了巩固发展村里的花椒产业,她在积极向集团争取帮扶资金的同时,还邀请陕西凤县花椒协会到村里开展花椒管护培训。功夫不负有心人,仅历经三年时间就长势喜人。村民们提议将种满花椒的“大坪山”改名为“太平山”。
李庆民也指出,艾秀介绍的花椒产业示范园是中国太平产业帮扶的重点项目之一。近年来,中国太平按照中央“四个不摘”要求,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与定点帮扶工作。
比如,中国太平的战略合作伙伴比利时富杰集团,连续五年向两当、裕安捐资助学助困;又比如中国太平医康养生态联盟企业大专家.COM、圆和医疗等,向帮扶县捐赠远程会诊设备,开展远程医疗项目。近期,中国太平还在上海组织召开了定点帮扶地区招商引资推介会,邀请了40多家合作企业与帮扶地区开展项目对接。
去年是中国太平定点帮扶两当县20周年,20年两当、10年裕安帮扶情,中国太平和两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成了心连心的“好亲戚”。未来,中国太平将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心怀“国之大者”,展现央企担当。
中国平安护航“大国重器”
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近年来保险还在高效地护航“国之重器”,中国平安便是典型的践行者。
中国平安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黄宝新在演讲中介绍,截至目前,平安累计投入超过8万多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服务于“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为大国重器护航。
发布会现场上,透过一个短片,平安财险总部特殊风险业务部的员工讲述了团队首席承保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险的故事,视频中的主人公毕业于中科院飞机发动机专业,来到平安,其仍然以另一种方式守护他的梦想。
在践行理赔服务方面,黄宝新介绍称,2022年平安全年赔付总件数超过2亿件,全年的赔付总金额超过2800亿元,相当于每天赔付7.7亿元。目前平安的个人客户数接近2.3亿,也就是说每6个中国人里面就有一位平安的客户。
与此同时,平安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18年以来,中国平安累计提供扶贫及产业帮扶资金近1000亿元,援建平安希望小学119所。着眼未来,平安将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大家保险积极应对“老龄化”
近年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为更好满足国民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与服务需要,不少保险机构也借助风险管理与长期资金优势,积极投身到康养领域,助力提升我国养老服务品质。
演讲环节,大家人寿党委书记、总经理郁华指出,大家保险成立之初,就将养老作为集团核心战略,推出了专业养老品牌“大家的家”。并且,大家保险独辟蹊径,选择城心养老路径。为长者提供“临近医疗,亲近子女,更近人间烟火”的高品质养老服务,是大家保险城心医养的核心主张。
与此同时,大家人寿的员工小周也通过感人的客户故事,展现了越来越多长者对品质养老服务的需要。小周表示,“从事独立代理人这几年,发现很多客户、很多家庭对于保险、对于养老有着各种各样的诉求与期望,当我走进他们的内心时,他们也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家里人,这是这份职业最闪光的时刻”。
另据郁华介绍,目前,大家保险已在全国11个城市布局13个城心医养社区;此外,还在北戴河、杭州、黄山、三亚等地开设旅居疗养社区,提供疗愈性活力康养服务;在北京市区设有多个居家安养照护中心,解决日间照护和餐食配送,探索适合中国的居家养老专业服务。
为了推动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老年群体,提升养老照护从业人员职业素养,2022年9月至今,大家保险联合中华慈善总会在北京、广州、天津、成都等20多个城市开展了106场“大家力量系列助老公益活动”,全国逾800人次大家保险志愿者参加活动,惠及长者及家属约2万人次。
阳光保险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保险业既要在供给端提升产品创新与服务质量,还要在需求端精细洞察、传播渗透。发布仪式上,阳光保险的一线员工分享了她作为一名风险规划师,通过公益讲座形式让更多人认识保险、了解风险并合理配置保险的故事。
阳光保险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兼总经理李科在现场演讲中进一步分享道,为了深入研究各类客户的全生命周期保险需求,今年上半年阳光保险对超2万名客户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客户对各类专业保险产品的差异及功能缺乏清楚的理解认知,特别是在家庭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该如何科学配置寿险产品,更是缺乏基本的概念。
为了让客户明明白白买保险,并买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保险,阳光在反复研究、打磨的基础上,推出了“三五七”产品体系:即“三张保单保一生,五张保单全家福,七彩阳光满堂红”。
李科指出,这套产品体系从客户需求视角设计保单,更加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让保险的保障功能最大化、最优化,让阳光保险的“爱与责任”向善文化扎根落地。未来,阳光保险将始终坚持做有特色、有价值、有温度、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企业,以保险为民谋福,让更多人拥有更好的保险保障。
当前我国保险业从高速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行业主体而言,如何把握机遇,直面挑战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保惠美好”节目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与知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当下保险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谈及我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机遇,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认为主要机遇有两方面,其一是国家现在非常重视保险业的发展,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来支持,特别是支持保险业参与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希望能够有保险业的参与;其二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从国际上来看,人均收入GDP超过1万美元,是保险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开始。
当然,随着如今客户需求日趋个性化、多元化,叠加内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我国保险业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杨燕绥就指出,社会风险越大,人们对保险的需求就越高,低收益时代来临,居民也随之关注保险,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确实到来了。
在杨燕绥看来,面对市场更多元化的需求,保险企业在发展战略、生产平台以及对队伍的人员培训上,要走向规划师、工作室的综合规划模式,而非单单卖一项产品。如果年金产品能够附带医疗绿通、家庭照护、健康体检等健康管理服务,就会更有吸引力。
中金公司研究部保险行业首席分析师毛晴晴也认为,从过去三年整体来看,内外部的因素并重,直接的影响是疫情对人身险业的冲击。保险的品类里有一类是含有一定消费属性的,而当大家的消费能力受到影响之后,对于这类保险的有效需求也是有一定的抑制,这也给行业经营带来了一些挑战。此外,还有行业内生的挑战,过去三年人身险业在积极主动地去做供给侧改革,改革或多或少也给各家公司的经营层面带来了挑战。
其实,除了上述机遇与挑战外,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保险在参与养老三支柱建设、丰富养老服务供给中,也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对于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优势,陈秉正总结了三点:一是和其他产品相比,商业养老保险具有风险保障功能,养老年金险可以实现终身领取,能够保障人们的长寿风险,这是其他金融产品没有的;二是养老年金险的风险和收益配备较好,不会波动太大;三是商业养老保险保障期限长,预定利率是确定的,回报长期稳定。
从服务角度看,毛晴晴指出,商业健康险等本身是一个支付方,而从支付方延伸到服务提供方是一个很顺畅的逻辑,特别是在养老方面,由于保险资金有着长期投资属性,与养老产业特别契合,虽然这是一条很难走的路,可以说是任重道远,但保险公司在这条路上具备天然优势。
总体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之下,保险业向高质量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而心怀国之大者,积极服务健康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国家战略,融入社会民生,创新产品与服务内容,将成为关键抓手。
一周回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95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