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爆发力与定力

阿里的爆发力与定力AI创新背后的长期力量训练

作者丨叶增文

封面来源丨 阿里巴巴官网

“我们要打造AI时代最开放的云。”10月31日,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云栖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阿里对当下趋势的判断是,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时代正在开启,AI将成为各行各业的新型生产力,并对算力提出更高要求。

开放,成为蔡崇信致词中最高频的词语。他坚信,“不开放就没有生态,没有生态就没有未来。”

如何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深意?一组数据或许可以管中窥豹:中国超一半大模型公司跑在阿里云上;阿里发布AI开源社区“魔搭”仅一年后,便汇聚了280万开发者、2300多个优质模型,以及超一亿的AI模型下载量。

AI大模型是过去一年来科技领域最显性的创新之一。百模大战之中,阿里云要做一朵“AI时代的云”,阿里巴巴要作为科技平台支撑更多创新,“只有站在更先进、更稳定的技术能力之上,才有更大的开放底气。”

爆发力

今年来,阿里AI技术开发与应用一直在快速奔跑。这次云栖大会上,阿里又一次集中展示了自己的爆发力,宣布AI云计算全栈升级,发布了千亿级参数规模的大模型通义千问2.0,还升级了阿里大模型“全家桶”,并推出一站式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阿里云百炼。

阿里云CTO周靖人在会上宣布,阿里大模型家族全面升级发布,通义千问 2.0 正式升级发布。在他身后的屏幕上,是包括通义千问2.0、通义万相两款基础大模型,以及基于通义千问开发的8款行业AI大模型应用,涵盖了绘画、金融、办公、角色创作等领域。

据了解,通义千问 2.0 模型参数达到千亿级别,不管是阅读理解还是逻辑思维、数据,都有大幅度提升,“能够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阿里的爆发力与定力

阿里也将AI能力陆续在各大业务场景中落地。今年9月,阿里集团CEO吴泳铭在全员信中表示,要让阿里各个场景都变成AI技术的应用场。如今,淘宝天猫、钉钉、天猫精灵、斑马智行等均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先后发布了适合各自业务场景的AI应用。

阿里的爆发力与定力

这是阿里巴巴面向AI驱动的未来,最具想象力的部分——下一个十年,最大的变量毫无疑问是AI带来的全行业深刻变革。能否通过AI重构业务,创造更多增长机遇,迸发新的发展动能,至关重要。这一轮变革中,阿里巴巴除了深厚的技术积累和“AI时代的云”带来的发展机遇之外,最突出的优势就是丰富的业务场景,这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一些积极的变化已经发生:今年双11,电商AI迎来首次大规模应用。“淘宝问问”内测开启以来,使用人次已达500万,高活跃用户平均每天和淘宝问问互动8次。双11前,淘宝问问还上线了新的“大促模式”。在商家经营侧,淘宝天猫推出系列AI工具,阿里妈妈发布万相台无界版、阿里妈妈百灵、万相实验室,提升商家经营效率。

阿里巴巴国际站先后推出面向海外买家的AI采购助手、面向所有外贸商家的OKKI AI,并将于11月1日正式上线面向中国外贸商家的AI生意助手。内测数据显示,AI生意助手能帮外贸商家提升约19%的曝光量,有商家表示,内测期间订单数提升了20%……

国泰君安研报认为,在AI升级长效驱动及日益完善的生态体系推动下,阿里有望步入增长新阶段。

定力

爆发力背后,是多年来持续对前沿技术保持投入和战略定力的厚积薄发。

阿里巴巴最广为人知的技术理想始于阿里云。彼时,国内还没有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先河,不乏一些国内技术公司认为“做云还太早”、“云只是旧瓶装新酒”。在巨大的争议之中,阿里巴巴选择了坚定的云计算信念:“必须要做,客户需要,市场需要”,“每年给阿里云投10个亿,投个十年,做不出来再说。”

如今,云计算不仅成为全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也为今天热潮翻涌的AI大模型创新提供算力底座。

而阿里巴巴完整的AI技术体系,正是建立于自研云计算的基础之上。

阿里的爆发力与定力

阿里巴巴过去24年的发展,从电商、支付、物流到云计算、AI,阿里发展的每一个脚印背后都是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的结合。这背后,是始终敢于自我迭代更新,把握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带来的机遇,并为之坚持投入。

这一轮AI技术创新便是如此——早在2014年,阿里巴巴就成立了数据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并在当年打造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平台PAI;2017年成立达摩院,继续把AI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2019年启动大模型研发;2021年阿里先后发布国内首个超百亿参数的多模态大模型及语言大模型,此后还训练实现了全球首个10万亿参数AI模型;直至2022年阿里推出了通义大模型系列,2023年通义千问面世。

但阿里对技术和创新的追求,不止于此。

独行快,众行远

阿里的爆发力与定力

云栖大会的前身是阿里云开发者大会,2015年正式更名为“云栖大会”,这一改动体现了阿里对开放的追求。

在蔡崇信的开幕致辞中,“开放”一词被多次提及。开放一词同样也高频出现在阿里新任CEO吴泳铭的第一封全员信中。他在信中称,“我们必须更加开放。各业务要主动以用户为先的视角,寻求最广泛的开放与合作。”他甚至表示,合作可以“包括传统意义上竞争关系的公司”。

阿里坚信,只有开放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今年4月,通义千问发布后,阿里先后开源70亿及140亿参数规模的大模型版本,供全社会免费商用。11月还将开源通义千问720亿参数模型,继续支持全球开发者开展模型和应用创新。8月,达摩院免费开放100件AI专利,成为中国人工智能规模最大的一次专利开放行动。

云栖大会上,阿里寄望通过这朵“AI时代最开放的云”,让开发AI、使用AI变得更加容易和便宜,帮助各行各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把AI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希望在AI时代继续支持所有开发者的创新和梦想,共同创造更多无法计算的价值。”

通过开放AI基础设施和大模型能力,为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共同探索和创新AI技术应用,激发整个产业的创新活力,这不仅是多年来技术和能力积累的结果,更是一家大型科技平台的行业担当。

“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致辞末尾,蔡崇信如是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95196.html

      
上一篇 2023-11-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