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聊斋】在“301”遇见的,不仅仅是财富……文化大咖趣说金融往事

文│尹伯

复兴中路301号,现在主人是上海市银行博物馆,这幢建于1927年,外观洋气且大气的建筑,原是的上海律师公会大楼。而在银行博物馆入驻前,这里一直是银行办事机构所在地,“301”不仅是银行博物馆的门牌号码,也是这幢百年老建筑曾经在周边提供金融民生服务,老百姓寻求财富增值的财富代码。大家都习惯于将这家银行称为“301”。

今天,所请来的嘉宾都是与“301”有缘的名家,有的是这家网点的资深客户,有的曾经在这幢楼里留下过美好的童年记忆,还有这幢大楼华丽转身成为银行博物馆时谏言献策的金融史专家。今天,他们欢聚一堂,分享他们与“301”的缘分,分享他们的财富故事。

【金史聊斋】在“301”遇见的,不仅仅是财富……文化大咖趣说金融往事

邂逅“301”

《银行博物》:

复兴中路301号曾是银行办事机构所在地,从人民银行卢湾区办事处到工商银行卢湾支行。可以说从那时起,“301”就成为周边居民口中“银行”的代名词。请各位嘉宾分享一下,自己是在如何邂逅“301”的。

【金史聊斋】在“301”遇见的,不仅仅是财富……文化大咖趣说金融往事

【金史聊斋】在“301”遇见的,不仅仅是财富……文化大咖趣说金融往事

戴老与夫人沈嘉华

戴敦邦:我与复兴中路301号有着不解之缘。银行博物馆馆址的前身,是工行复兴中路支行,和银行内部的习惯叫法一样,我也称呼这家银行网点为“301”。当时我们家就住在黄陂路上,距复兴中路支行一箭之遥。当时画连环画蛮起劲的,一拿到稿费,就存进这里的银行,他们的服务态度很好。储蓄聚沙成塔,支援国家建设,所以我也成了这家网点的忠实客户。 当时银行有个姓李的工作人员,胖胖的,服务态度非常好,我所有的单子都是她亲自送到我家里来,后来我办理业务也都是在她手里,我对她印象非常深刻。之前银行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办的那个《遇见财富》展览,我也去了开幕式现场,我记得当时展柜里有一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民银行的活期存折,封面是粉色的。这张存折我一直蛮眼痒的,因为那时候我的工资和稿费,统统上交老太婆,她有银行存折,我只好在旁边看看。

2020年的时候,我把我的作品《生财有道图》捐赠给银行博物馆,我想,首先,银行是管钱的地方,财神又是传统文化中为百姓增添财富的神明,放在这里很契合。其次,银行博物馆不单单是一家银行的博物馆,而是反映中国银行业历史的地方。我让画中一文一武两位财神留在此地,很放心!

沈嘉禄:提到“301”,可以说是满满的回忆。银行博物馆是2016年搬迁到这栋建筑中的。刚开馆的时候我跑去一看,哇塞!这不是原上海律师公会吗?这幢大楼太有名了,太有历史意义了,太让我激动了!

小时候路过银行,发现是有军人在门口站岗,就觉得银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门。1965年的六一儿童节,我正在读小学,学校借了这幢楼里的大礼堂召开庆祝大会,老师让我们穿上白衬衫蓝裤子,在大会登台戴上红领巾。其实,当时蓝裤子我是有的,但买一件白衬衫绝对是超出了我家的预算。我姆妈让我穿其它颜色的衬衫,这我是万万不肯的,先不说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话就如同是一份“圣旨”,在我看来能在大会上戴红领巾是一件很庄重、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如果没有白衬衫,那这个红领巾我就不要了。后来,我是穿着一件借来的白衬衫在这里戴上红领巾的。再后来这里成了工商银行卢湾支行总部,当我走上文学道路之后,我还在这里领过一笔数额可观的稿费。一般情况下,我都是在八仙桥邮局领取汇款的,而这笔稿费是北京一家大型文学杂志社寄来的,可能因为数目比较大,指定在这里的工商银行领取。

【金史聊斋】在“301”遇见的,不仅仅是财富……文化大咖趣说金融往事

邢建榕

邢建榕:我与“301”的缘分,与我的研究领域和工作内容密切相关。上海档案馆前几年编辑出版了《中国近现代名人墨迹》,一共收录了200多位名人的墨迹,各行各业都有,但是其中大量是银行家。这套书编下来,我发现,现存名人墨迹档案,银行是最主要的来源。因为银行内部各类机构设置和工作流程远比一般的组织严谨和规范,因而银行的档案一般也做得细致规矩,而且注重保存。所以只要是银行拿出来的档案,每一件都比较完整。

前不久我出了一本新书,叫《黄浦的夕潮》,写金融业、银行家与城市社会的密切关系,我将此书赠送给了银行博物馆的金融藏书馆。我们以往对银行家墨迹的解读或研究,侧重于史料的内容和价值。我建议,应该从文化和文物的角度,进一步阐释金融业和银行家对上海城市文化生态和风貌的重要影响。

杨柏伟:我和“301”号银行博物馆馆长黄沂海是相识多年的老友了,可以说,黄馆长的所有著作我都是非常熟悉。黄馆长在银行工作期间,笔耕不辍热爱写作,由此成为主编、馆长、作家,正是热爱与坚持成就了梦想到现实的转变。

我这个人爱书,也爱淘旧书,经常在线上线下淘书之余,有意外的收获。去年,我“淘”得一组10张,写有民国年款的山东青州庆记钱庄发行的空白钱票。整个票面设计非常古典雅致,外围还印着一圈古代人物故事纹饰,十分精美。票面上还有“灯下不付”的业务提示,可以看出当时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规矩”是非常严谨的。当时我的第一想法,就是它们捐给银行博物馆,这样的资料对于研究近代传统金融机构发展历史是非常有意义的,也许博物馆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遇见财富

《银行博物》:

上个月,银行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联合主办了一场名为“遇见财富——人民金融与民生发展”的史料文献展,利用馆藏精品透物见人,讲述人与财富相遇的故事。各位老师遇见“财富”之时,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戴敦邦:我和财富的故事,就从画《资本论》说起吧。画《资本论》是我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深藏的一个梦想,甚至比画《红楼梦》《水浒传》渊源还早些。一开始我要画的时候,业内同行和身边亲朋好友均不看好,大家都认为我不擅长画现代的东西,更不要说是西方的东西。确实是很艰难,但我坚持下来了。

在做构思的时候,我画马克思的《资本论》必须要有气势,它描写了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人物角色相对属于比较底层的,过去工人阶级多是做配角,这次创作要颠倒过来,把工人画为主角。为了画好,我把自己的作息时间从清晨4时半起床,提前到3时半。以前创作古典四大名著,我不需要找太多的资料,脑子里都有,随手可以画。但这次不一样,每件东西,包括人物造型,我都必须找到出处,需要找寻大量的参考资料,这些花费了我不少的时间。这次采用的方式,是按照《资本论》的原文去做图说,不需要别的累赘。希望通过依傍经典,让自己的作品也接近经典吧。其实,不应该说我戴敦邦在画马克思的《资本论》,而是有个中国人在画《资本论》。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成功至关重要。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更加感悟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如今在国际舆论上,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中国制度泼脏水,我们更要抓住机会发出声音。

【金史聊斋】在“301”遇见的,不仅仅是财富……文化大咖趣说金融往事

沈嘉禄

沈嘉禄:我的财富故事和银行是分不开的。70年代的时候,我和同学路过金陵路上一家银行时,看到柜台后面二十几个出纳正闷着头在点钞,一大叠花花绿绿的钞票在她们手中犹如小鸟那样翻飞,刷刷刷的声音简直有点震耳欲聋了。二十五年后,我自己也点上了大钞票。当时,我曾经在附近的小绍兴饮食联营公司担任工会工作,发年终奖的日子里就有机会帮出纳点钞票。我虽然点得很笨拙,但手势还是蛮像样的。除了点钞票,只要我空着,就常常被出纳小姐拖着去银行解款。照规定,去银行解款必须有一个人陪同。这样,一大包沉甸甸的钞票就历史地落到了我的肩上。尽管路不是很远,但怀揣几十万营业款走在路上,还是非常忐忑。在出纳小姐的邀请下,我才能从从容容地观察银行的情景。柜台后面,与二十几年前大致相似,吃银行饭的出纳小姐们闷着头在飞快地点钞票。后来,银行里用起了电子点钞机,绿灯闪烁处,点钞机发出清晰的运作声,轻微而有规律,一百张百元大钞,十几秒钟就点完了,而且点得相当准确。再后来,银行又大力推广信用卡,我当时还没有能力办一张,但我太太有一张浦东卡,可以到银行门口的电子取款机提款。不过我这个人一直不善于操纵机器。有一次去提款,卡塞了进去,钞票就是不吐出来。我顿时热血上涌,怕被人误会是用捡来的卡冒领,后来还是旁边的人等不及了,教了我一下,才拿到五百元现金。花机器里吐出来的钱好像特别高兴,白捡似的,一下子就花完了。

邢建榕:我想从学术角度,谈一谈我遇到的“财富”故事。在诸多历史活动的背后,往往有金融这只手在舞动。由于工作,我看到许多著名的文化人士与银行家关系密切,有大量书信往返。当然他们也是银行家倾心请教的对象,弥足珍贵的是,他们的一些函札也留存在银行档案里,内容也与经济活动有关。

以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例。在他的身边,总有一大帮子朋友,人称“梅党”。梅党中,就有许多金融界人士,电影《梅兰芳》中有一位冯六爷,即是银行家冯耿光的原型。冯耿光担任中国第一大银行——中国银行总裁,此公一向喜欢与京剧名角来往,不仅是个终身梅党,而且是个地地道道、水平相当了得的票友。他在银行界、社会上带动一大批人捧梅,不仅在京剧艺术上,为梅兰芳出力指点,而且在经济上,常常不遗余力地予以资助。据说梅兰芳每当遇到经济问题,这位冯六爷都能出手相助,因此被封为梅党“老板”“钱口袋”。上世纪30年代后,冯耿光长住上海,梅兰芳经常去冯家,冯府就成为梅党在上海的聚集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还一直担任中国银行董事。

冯耿光对梅兰芳的扶持、关怀是多方面的,从经济资助、艺术创新到婚姻大事,都渗透着冯耿光的心血。解放后,梅兰芳说自己“一生的事业中受他的影响很大,得他的帮助也最多”。

【金史聊斋】在“301”遇见的,不仅仅是财富……文化大咖趣说金融往事

杨柏伟

杨柏伟:我遇见“财富”是在书里。前两年上海不少出版社都在忙着“搬家”,要从分散于市区的不同办公场所,统一搬迁到位于闵行区的世纪出版园。当时我在整理打包书籍时,从一本旧书中,偶然翻到了一张尘封已久的书签。从书签的图案和文字中可以判断,这枚书签应该是当时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储蓄宣传品,于是就拨通黄馆长电话表达了捐赠意愿。当时,黄馆长还把捐赠之事写成《捐物长宜放眼量》一文在“夜光杯”上发表,引起很大反响。见报翌日,我登门造访戴敦邦老爷子,老爷子手持报纸,喜出望外:“正巧,我从阿海文章里看到侬的爱心之举,我空时也要寻寻看,有啥银行旧物事可以捐给他们。”读书,淘书,还能有如此收获,何尝不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呢。

上海的金融记忆

《银行博物》:

上海金融行业的发展始终领全国风气之先,正如各位老师围绕“301”与“财富”所分享的,上海人天然与金融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许恰似那一日三餐,深深融入了上海人民的血脉之中,早已稀松平常而不可缺失。对此,各位又是怎么看呢?

【金史聊斋】在“301”遇见的,不仅仅是财富……文化大咖趣说金融往事

戴敦邦:我出生在上海,没有离开过这里,上海的文化海纳百川,就像我喜欢的砂锅饭店一样,它的本帮菜,本身也是吸收了来自于苏州、无锡、宁波,甚至徽菜的特色,融合在一起。“301”勾起我的许多回忆。以前走在外滩金融街的时候,海关大楼的钟声时常响起。而且我记得以前上海当铺的柜台非常高,老底子穷人要踮起脚才能够得上柜台。

不管是做金融还是艺术行业,一定要牢记为人民服务。1979年的时候,我跟随中国美协到敦煌采风,被古人留下的画作深深折服,找到了毕生努力的方向。不久后,我特地刻了一枚“民间艺人”的印章,告诉自己:余生要为人民画画,要用中国笔墨讲述中国故事。我是个民间艺人,我的画不是为了得到财富或荣誉,就是为原著服务,画的东西要老百姓看得懂。同时,我是个中国人,我所有的一切都应回报祖国。我不是为自己画,也不是为某一个地方画,我想为老百姓画。

沈嘉禄:上世纪九十年代,工商银行上海分行邀请了五十多位作家写与银行之间的故事,并出版《作家与银行》一书,我也是其中一位。我认为,当年推出《作家与银行》非常及时,回头看二十多年前的文章,大家很敏感地看到了金融与老百姓的关系。上海是最早成立外资银行和民族银行的地方,上海人骨子里非常讲信用,而银行则在其中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多年来,银行带来的变化是极具颠覆性和戏剧性的,我非常有幸成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金融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改变的见证人。

【金史聊斋】在“301”遇见的,不仅仅是财富……文化大咖趣说金融往事

再说点金融和日常生活的小趣事吧。我最近在做的一道菜,叫“虾片汤”,这道菜与上海金融家也是颇有渊源的。虾片汤是中国银行总裁冯耿光家厨子的拿手好菜,招待过各界名流。这个汤的做法是很讲究的。首先,把青岛对虾切成薄薄一层虾片,贴在大海碗的碗底和碗壁上,然后在碗底撒上些葱丝、姜丝、香菜末、胡椒面,倒上少许白兰地,再端来一碗烧得嘟嘟滚的老母鸡汤,“哗——”地往碗里一浇,那虾片就满碗沸腾,不仅碗里的虾片都烫熟了,而且满屋子都弥漫了白兰地和虾片的混合香味,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在家里尝试一下。

邢建榕:金融业的发展可以说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是离不开的。好多金融界的大事,还真离不开那张餐桌。银行家好吃、会吃,首先是他们有文化,或能吃出文化来;其次有财力,许多银行家雇了上海滩上的顶尖厨师,在家里请客,而这些厨师都有他们拿手的看家菜,例如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就喜欢在家里请客,解放后著名的“莫有财厨房”,在当时是李鸿章曾孙女婿沈京似的私家菜,几乎成为银行家们的“食堂”;再者,因为需要拉存款,或者有大佬需要向银行借钱,公私酬酢繁忙,多少事都是在餐桌上谈定的,自然练就了他们食不厌精的舌尖功夫。在上海市档案馆所藏银行档案中,我看见过银行家聚餐的一份菜谱,如果把以前银行家经常吃的菜谱加以收集,照此开发一套银行家食单,相信是很有吸引力的。这些银行负责人边吃边谈,其乐融融,席间敲定的几件大事,为近代中国金融业奠定了起步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效仿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上海外国银行公会,成立华商银行自己的上海银行公会,出版同业刊物《银行周报》,而上海无疑提升了作为全国金融中心的地位。

【金史聊斋】在“301”遇见的,不仅仅是财富……文化大咖趣说金融往事

【金史聊斋】在“301”遇见的,不仅仅是财富……文化大咖趣说金融往事

杨柏伟:说到金融与民生的密切联系,我想从前面提及的那枚书签说起。当时那枚书签正面上方是剪纸风格的灯笼,祥云与和平鸽的图案,下方是美术字“祖国万岁,和平万岁”,背面上方是储徽图案,下面写着一段“韵脚诗”:“庆祝国庆,锣鼓喧天。五年计划,执行四年,胜利在望,快马加鞭,多快好省,贯彻全面。安排生活,克勤克俭,踊跃储蓄,力量增添。加速建设,幸福无边”。从这张书签的内容,可以推断这是“一五”计划执行到第四年,也就是1956年国庆节时候,人行上海分行制作的一张储蓄宣传书签。主要思想就是国家发展,离不开人民勤俭储蓄,以此增添建设国家的力量。如今已是“十四五”,60多年前那张小小书签承载的国富民强梦想,许多都已经成为了现实。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93356.html

      
上一篇 2023-10-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