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经安论坛嘉宾建言跨境投资:期待开发“只要收益权、不要所有权”产品

10月29日下午,在长沙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第二届大会”期间,多位与会资本市场资深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中国资本市场仍可以积极乐观看待。

针对跨境投资,有业内人士建议,可以开发创新产品,比如“只要收益权、不要所有权”的产品,一方面丰富跨境金融产品品类,加强产品创新性,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投资中国;另一方面,可以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打包,提供给中国投资者作为投资产品,也享有相应收益。

对资本市场长远乐观

深圳道朴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红欣主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怎样的资本市场发展体系”圆桌话题讨论。贝塔斯曼BAI资本副总裁侯晓林、上海迈外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联合创始人张程、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严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韩乾、澳大利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及大中华区CEO何逸舟等参与讨论。

侯晓林认为,近日资本市场有一定的波动,但应该对长远表现保持乐观。“'一带一路'是双向的互动,近年来中东国家和中国的资本层面的交流是非常多的,一级市场最近几个月看到很多大额融资来自中东地区。比如蔚来汽车融到10亿美金来自于中东,包括自动驾驶的领头公司小马智行也获得中东资本投资。”他称。

王红欣表示,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社会财富需要投资,需要理财,需要大体量的多元化配置的途径和方法。一是要资产配置,就是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之间,房地产、股权、股票、债券、保险等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配置;二是全球配置,因为单一的国家投资机会是受到局限的,系统风险是比较高的,而全球配置可以降低风险,提高财富的稳定性、保值性。

韩乾表示,资本市场价格把信息融入进去,有时候市场过度反应,有时候反映不足,同一个信息对不同投资者而言,重要性不一样,不同投资者解读也是不一样。“比如做空机制的完善,如果一个资本市场的做空机制不完善的话,负面的消息反应不充分,同时也会产生对信息反应不同的问题,除了投资者结构以外,还有其他的市场结构的原因。”他称。

韩乾认为,由于政策限制等,目前跨境金融产品种类偏少,缺乏创新性,需要进一步改善。

创新“只有收益权”产品

有与会人士建议,可以开发“只有收益权、不要所有权”的创新跨境投资产品。

韩乾建议,可以把实体经济收益权打包做成证券化产品,出售给境外投资者,所有权则不要出售;此外,在“一带一路”推进当中,相应项目在沿线国家落地产生效益,可以打包做成产品让国内投资者参与,相应企业也可以及时回流资金,对沿线国家而言,对国家而言都是好事,能够分享到“一带一路”项目带来的红利,投资者享有另类投资收益,都是一举多得的措施。

“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经济范畴内理解其内涵,就是要同舟共济,要促进资本市场的融通发展,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何逸舟表示,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尽管面临挑战,但是三季度经济数据已经有所好转,外资对中国的市场都有参与的热情,二级市场如果有相应产品只有收益权,但是不实际获得国内这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可以规避相应部分海外政府的长臂管辖。

“近年来美元资金由于受到长臂管辖等影响,投资人被迫要调整战略部署,让自身投资组合受到影响,采取保守策略,失去了全球策略。”他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92148.html

      
上一篇 2023-10-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