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资金入市再迎新进展。
继前期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降低保险公司权益投资风险因子后,近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宣布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实施3年长周期考核。
保险负债具有长期性,从资产负债期限匹配方面来看,保险资金天然具有长期性,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短期流动性要求较低,具备投资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能力和条件。但是考核周期偏短,一直是保险资金入市有限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尽管监管部门放宽了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限制,部分偿付能力高的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可达上季末总资产的45%,但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基金的比例持续徘徊在10%~15%之间,并未出现明显增长,与目前考核周期较短存在一定关系。”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拉长考核周期,将有利于降低短期考核对保险资金投资行为的影响,提升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3年周期+当年度”
近期,引导、推动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积极政策正陆续出台。除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权益投资实施长周期考核外,2023年9月10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降低了对负债久期长的保险品种的偿付能力要求,进一步引导“长钱长投”,同时,降低了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公募REITs的风险因子,并要求保险公司加强投资绩效长周期考核。
为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提升保险资金权益资产投资积极性和稳定性,近日,财政部印发《通知》,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绩效评价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考核调整为“3年周期+当年度”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其中,3年周期指标为“3年周期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指标为“当年净资产收益率”。
《通知》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应当依法合规开展各类投资,遵守监管要求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相关规定,匹配自身投资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相关资质。偿付能力等监管指标不达标的高风险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不得违规开展股票等投资。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信息,截至2023年8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26.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21%,其中投资股票、基金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3.84%,占比12.94%。2016年以来,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基金的比例基本稳定在10%~15%之间,距离监管部门规定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还有很大空间。
目前,由财政部或中央汇金控股的保险公司主要有中国人民保险、中国人寿保险、中国太平保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中国农业再保险、中国再保险、新华人寿保险、中汇人寿保险等8家公司。
根据2022年报披露信息,截至2022年底,上述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规模共9.37万亿元,占全行业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约34.74%。
拉长考核周期,提升波动容忍度
根据保险资管业协会调查情况,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绩效考核周期以中短期为主,近七成机构采取年度考核方式。其中,不同规模保险公司的考核周期存在差异,超大型机构通常兼顾年度考核和中长期考核,大、中、小型机构均以年度考核为主。
实施长周期考核,有利于提升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投资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持续下行,可以为保险资金提供可靠稳定收益来源的‘安全垫’型资产越发稀缺,在刚性负债压力下,为避免利差损,保险公司加大权益类资产投资力度的要求更加迫切。但因为受限于较短的考核周期,保险公司为实现净资产收益率年度持续正增长,不得不降低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实施三年长周期考核,有助于降低短期考核对其投资运作的不利影响,提高其投资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积极性。
而且,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波动性较大,涨跌周期通常超过一年。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实施三年长周期考核,也将有助于提升保险资金对权益类资产短期波动的容忍度,缓解其为应对考核而追涨杀跌、频繁申赎等短期投资行为,增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投资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稳定性。
“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代表了我国保险行业的排头兵,其动向对保险行业其他公司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对其实施长周期考核,有助于引导保险行业全面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提高保险行业整体投资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将有助于增加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规模,提高机构投资者占比,改善市场结构,降低市场波动,优化市场生态,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9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