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个省份前三季度GDP揭晓:超半数增速跑赢全国

10月26日,随着西藏、新疆公布2023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全国31个省前三季度GDP数据已经全部出炉,数据显示,共有17个省GDP增速跑赢全国,经济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梅新育在接受银柿财经采访时表示:“几个经济大省、财赋重地保住了足够的增速,撑起了全国经济的台面;其它省市各尽其力,但是分化比较明显。整个增速与我们自己前些年高增长时期纵向比较,有不如人意之处;但与别国横向比较,算是好的。”

01 广东江苏山东稳居三甲

从经济总量看,2023年前三季度,广东、江苏、山东排在前三位,GDP分别为96161.63亿元、93180亿元、68125亿元,三省占全国GDP总量的28.20%,接近三成,其中广东和江苏GDP均超过9万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发挥了经济“顶梁柱”作用,位居第三的山东GDP也已逼近7万亿元大关。

浙大城市学院商学院青年英才、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冯履冰向银柿财经表示:“从省域经济来看,广东、江苏仍旧强者恒强,反映出这两个省份在经济发展上的强大实力和深厚底蕴。其中,广东有望成为全国首个年度GDP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山东、浙江你追我赶,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尤其是浙江省,尽管其在GDP总量上稍逊于山东省,但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却领先于许多其他省份,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前三季度,浙江GDP为59182亿元,增速为6.3%。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民营企业的贡献。“民营经济是浙江的一张金名片。”浙江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王美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浙江民营经济主角、主体、主动力的地位非常稳固。从企业层面看,民营企业占比93%左右,还有600多万个体经营户,可以说整个市场经营主角是民营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浙江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6%,民营工业企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5.7%,非常高。对此,冯履冰表示:“这表明民营工业企业在浙江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增长表明了企业能够适应市场需求、采用新技术和管理实践,以及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梅新育也表示:“这表明浙江经济活力充裕,内生动力强劲。”

冯履冰进一步指出:“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浙江政府的支持和民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浙江省一直以来都以其繁荣的经济和活跃的商业环境而闻名。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之一,浙江自改革开放初期就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大力推广农村经济改革、推动乡镇企业发展,为区域经济腾飞奠定了制度环境基础。”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应深入剖析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的政策机制,在‘引导’和‘减负’两条路径上协同探索和创新。一方面需要持续在优化政府服务、完善法治保障、降低企业负担上想办法,另一方面要在鼓励原始创新、激发创业活力、着眼可持续发展上动脑筋。”冯履冰补充道。

此外,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进入4万亿元梯队的省份共有3个,分别是河南、四川和湖北,GDP分别为47785.44亿元、43387亿元和40237.97亿元;福建、湖南、安徽、上海、河北和北京6个省市进入3万亿元梯队,其中福建GDP已逼近4万亿元大关,达到39120.75亿元;GDP跻身2万亿元俱乐部的省市共有5个。前三季度,GDP突破万亿元的省占比八成。

02 17个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从各省发布的数据看,GDP同比增速快于全国水平的共有17个,低于全国水平的共有13个,河北GDP增速与全国持平。

前三季度GDP增速最快的省份为西藏,同比增长9.8%,其次是海南,增速为9.5%,内蒙古紧随其后,增速为7.2%。对于海南的高增速,冯履冰表示:“这可能部分受到政府政策和投资的推动,尤其是海南自贸港政策的实施。”

长三角“三省一市”前三季度GDP增速均超过全国水平,其中浙江以6.3%的增速位居第一,安徽第二,增速为6.1%,上海和江苏的增速分列第三、第四名,分别为6.0%和5.8%。相比上半年的GDP增速排名,浙江由第二跃居第一,安徽由第四跃居第二,上海由第一降至第三,江苏由第三降至第四。2023年上半年,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的GDP增速分别为9.7%、6.8%、6.6%、6.1%。此外,从经济总量上看,长三角“三省一市”前三季度GDP合计为221034.23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24.21%,接近四分之一,继续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东北三省中,吉林和辽宁前三季度GDP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分别为5.8%和5.3%,其中辽宁是十年来同期首次超过全国水平。

03 五大因素影响经济增速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我国不同省在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上存在差异,对此,梅新育表示:“各省经济规模的巨大差距是历史积累的结果,不是一下子能够改变的,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改变。”

关于经济增速的差距,梅新育指出:“除长期积累的内生动力差异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各地支柱产业增速差异,前几年受疫情影响,旅游业受创最重,今年旅游业从低谷急剧回升,旅游业主导且经济体量不算太大的省份增长率就比较可观,比如海南、西藏增长率分别高达9.5%、9.8%;二是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去年年底以来全球贸易增速就进入低谷状态,中国作为第一出口大国,在这种环境下难以独善其身,必然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比如广东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也是第一出口大省,前三个季度GDP增幅4.5%,低于全国总体增幅,外需的下降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三是此前经济风险暴露的拖累,比如贵州多年经济增长率都比较高,今年前三季度为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要原因是它的地方债风险暴露比较突出。再如房地产的问题,作为全国头部房地产公司最集中、负债规模最大的省份,广东是恒大、碧桂园等公司总部所在地,这对于广东今年经济增速肯定是有一定程度影响的;四是人口流失等痼疾影响,比如黑龙江增长率仅有2.6%;五是自然灾害冲击,如河南、黑龙江、河北等省份应该都是受到了影响。”

冯履冰认为:“不同省份在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上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产业结构、资源禀赋、政策环境、创新能力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差异和‘新质’动能的比重差异。”

本文源自银柿财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90397.html

      
上一篇 2023-10-2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