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Severn
编辑|S
1986年,中国正式向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组织递交申请,要求恢复中国GATT缔约国的身份,双方就此展开长达近十年的谈判。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在GATT的基础上宣告成立,中国的谈判诉求更改为“入世申请”。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第143位成员国。
而后不到十年时间,中国经济陆续赶超法英德日,一跃坐上世界第二把交椅。
那么,WTO为中国带来了哪些实惠?
我国经济规模又如何接连超越一众欧美强国,来到世界第二?
十年打造全球第二经济体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国民生产总值3679亿元,全球排名第11位。
而后二十余年,走向世界的中国经济迈入发展快车道,1986年GDP突破1万亿元大关,1991年上升至2万亿元。
2001年入世之际,中国经济规模全球排名第六,国民生产总值来到惊人的9.59亿元。
20年时间,中国经济增长了近30倍。
然而还未等我们从巨大的经济进步中回过神来,与世界经济接轨所带来的经济活力,就开始刺激中国经济的繁荣了。
入世的初始十年,是中国经济迅速增长、重新树立全球经济定位的十年。
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中,中国未雨绸缪、卧薪尝胆,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
2001-2011十年间,中国GDP平均增长幅度达到10.5%,全球经济排名一路高歌猛进。
2005年超过法国、2006年翻越英国、2007年将德国甩在身后,2010年中国经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跃将日本踩在脚下,坐上世界第二的位子。
十年时间,初入世贸的中国在关税减让、消除贸易壁垒、开放市场等方面,兑现了入世时做出的承诺。
同时中国也收获到了想要的结果,官方统计显示,中国这十年的进口贸易年均增速21.4%,超过全球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中国进出口总规模由5098亿美元,上升至接近3万亿美元。
此外,与世界市场接轨的中国,开始呈现出更大的消费潜力,国内制造业由此迎来空前发展。入世短短十年,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得到空前增强,成为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另一方面,这十年也是中国完成产业变革的关键阶段。
中国积极推动企业改革、鼓励企业参与到全球竞争,在中外企业的融合交流中,我国迎来了巨大的产业改革潮流,产业规模与日俱增。
以汽车产业为例,中国汽车工业总产值10年增长10倍,并催生出了一大批本土汽车企业,中国也在这一时期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
此外,我国的装备制造业、金融业、凝噎、钢铁、交通等行业,均呈现出大规模、高增长趋势。
而各行各业井喷式的发展,最终造就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出现。
可见,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空前的。
那么,中国究竟从WTO中获得了哪些优惠?
总体经济受惠
从整体经济层面来看,WTO带给中国的一大优惠在于,为中国提供了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的机会。
中国向来以地大物博著称,但由于人口规模较大,人均资源自然相对稀缺。
在以往的封闭经济中,我们只能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给自足。
可事实上,中国稀缺的自然资源并不意味着全球资源的不足。
一旦中国被纳入世界贸易体系之中,美国、加拿大的森林资源,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都能为改善中国的资源配置助力。
理论上看,中国即便不入世也能与各国进行外贸往来,可现实情况却远没有这么简单。
缺少机制与法律保障下的交易,极易出现价格高昂、市场垄断、贸易冲突等恶性贸易情况。
而加入WTO后,中国将会获得高效率配置资源,以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其次,开放市场、融入全球经济,将会迫使中国产业参与到全球竞争中,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竞争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挑战,但站在一国经济整体来看,企业间的竞争将会成为提高效率的动力。
靠中国国内市场自主加强竞争,并非易事,尤其是国内存在大量国有垄断企业的情况下。
打破垄断企业仅靠改革行不通,必须打开市场、引入外国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建立起一个良性的竞争经济体制。
尽管开放市场前期会对中国产业界带来冲击,但从长远经济发展来看,这也是WTO给予中国企业的一次机会。
大浪淘沙,对于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来说,这未尝不是一项实惠。
此外,参与WTO意味着中国获得了制定世贸规则的机会。
身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全球排名前列的超大经济体,中国注定将会成为世贸组织的规则制定者之一。
加入世贸后,中国可直截了当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的决策过程,摆脱过去单方面受限于外贸规则限制的被动地位。
同时,参与规则制定过程中将会加深中国对外贸规则的理解,把握对外经贸关系的主动权。
入世之初,欧美世界掌握着国际贸易的绝对话语权,巴西、印度则是发展中国家的引领者。
然而20年后,积极参与世贸工作、致力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国,已成长为WTO中话语权最强的力量之一。
近年来,西方绞尽脑汁想要推翻中国入世之初签订的协议、重新定义中国在WTO中的地位,就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崛起的体现。
再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二十多年时间。
时值新世纪来临,全球经济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下一阶段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应走向何方?这一点在理论上仍存在争议。
而WTO则给了中国确定下一步改革方向的机遇。
我们可以不必再拘泥于理论上的争论和探讨,融入世界市场、在实践中看清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到最佳前进方向,或是应对经济改革转型的最好办法。
不仅如此,WTO对于中国引进外资、扩大跨国经营,减少与别国贸易冲突等方面,均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除了WTO对中国整体经济给予的实惠,中国民众同样从入世之举受益良多。
百姓受惠
就业岗位的增多,是WTO带给中国民众的一大显著实惠。
入世后,世界500强企业中480多家迅速涌入中国市场,其在华投资企业多达几十万家。
这批企业的到来,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工作岗位。
加入世贸之初就有人预测,入世后中国GDP将会增加3%,GDP每提高1%将会解决400万人的就业问题。
理论上讲,WTO将会为中国带来1200万工作岗位,而实际数字远不止于此。
入世5年时间,中国在外资企业就业的中国员工就超过2500万人。
仅外国棉纺织业,就为我国提供了约300万就业岗位。
截止2020年,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已发展到63.5万家,投资总额高达13.6万亿美元,带动约4000万就业岗位。
其次,WTO将会给中国民众带来更丰富、更物美价廉的商品选择。
与世界市场接轨后,大量便宜“洋货”将会涌入中国市场,汽车、家电、食品等等。
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来说,外来商品的涌入会在初期冲击本土市场,甚至引发垄断、破产。
可这同样会逼迫本土企业提高效率、降低价格。
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商品的选择性会大大增多,面临的市场将会空前广阔。
除传统产品外,教育、旅游、住房等商品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
且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增强市场信誉,使假冒伪类商品无法进入有序市场竞争中,最终物美价廉、货真价实的商品会充斥整个市场,在商家与消费者中间建立起更好的信誉。
再者,WTO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内的整体薪资水平,增加百姓经济收入。
入世后中国的劳动报酬也要与国际市场接轨,改善过去中国劳动力市场薪资较低、跟不上通货膨胀速度的情况。
中国加入WTO初期,人均收入水平远低于西方世界,一旦双方在劳动报酬、人工成本领域实现接轨,国内企业劳动工资势必上涨,否则将会出现劳动力大量流失的情况。
目前,在华外资企业最吸引中国劳动者的一大因素,仍是高薪酬、高回报。
同时,劳动成本与国际市场挂钩,能进一步促进国内相关工会部门的职能转变,促使其朝着真正代表劳动利益的方向发展。
最后,WTO将会极大惠及中国的农民群体。
入世前,规模小、效率低的中国农业,与西方集约化、机械化大农场相比无疑处于弱势。
一旦直接放开农业市场,大量进口的农产品将会冲垮本土农产品市场,伤害农民的利益。
然而在入世以前,中国就“农产品保护”一事已与WTO达成协议,即政府可以对本土农产品予以一定保护、补贴政策。
一系列惠农政策下来,中国的农产品竞争力明显提高,发展前景一片明朗。
棉花、大豆、羊毛、牛奶产量迅速增长,21世纪初期我国农产品净出口额就高达几十亿美元。
200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已跃升至272亿美元,而后十几年间这一数字不断飙升,至2020年已来到760.3亿美元,这极大改善了农民群体的收入情况。
结语
入世短短10年时间,中国经济几乎一年一个台阶,将原本领先中国一两百年的欧美国家先后甩在身后。
这一方面得益于WTO给予中国的各项实惠,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在明知经济水平远不如欧美强国的情况下,敢于进入国际市场放手一搏,并通过不断的锐意进取跨过一座又一座山峰。
截止目前,中国跃居全球第二已长达十余年之久,尽管中美经济规模仍存在一定距离。
但在中国经济始终保持健康、高效发展势头的情况下,中美差距只会越来越小。
中国拿下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位置,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89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