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11月7日,李蓓发文《站在新一轮牛市的起点》过去了快一年,李蓓又在月报里写道:将来这一轮牛市行情的级别,大概率超越5年一遇,可能是10年甚至20年一遇的级别。
过去一个月,李蓓发文密度陡增。国庆假期期间,《美元黄昏》、《美元黄昏人民币资产崛起》两篇10w+爆文,成为蜂拥印尼火山、大阪环球的金融人士们必看的飞机读物。
但李蓓倾心倾力熬制的这两碗做多中国、唱空美国的正能量宏观大餐,并没有得到圈内人的广泛认可,反而怀疑李蓓在恶意唱多。
对其质疑的,不乏金融圈的专业人士,郭磊指出李蓓「若干年」的表述有些宏大叙事,刘煜辉则不点名评价——经济体潜在增长是上升势,还是下落势这个核心命题都没搞清楚,「好多专业同学需要回炉」。两位虽不赞同,也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有理有据的讨论。
当然,由于李蓓的文章采用了一种相对来说「专业降维」的笔法,读者一多,招来的非议里,也就有什么论据也不提,上来就先把她归到地摊文学作者的评论。
二级市场的基金经理,李蓓是少数具备招黑体质的人。过去,她说不买蚂蚁,被私募大佬嘲笑「李蓓是谁?这种水平观点还有外号」;她号召卖出A股,买入港股,又被基金经理发朋友圈嘲讽:「五年前也有个娘们号称要南下拿下定价权,然后牛市就没有然后了」。
似乎每发表一个观点,无关对错,都免不了被指点和抨击。
也许在金融行业,不说话、装高手是一种美德;也许寥寥无几的旗帜鲜明的投资观点和稀缺的女性基金经理身份,本就更容易被拿来做文章。但把这些零星的碎片拼补完整,李蓓身上的特质,恰巧是整个二级最为欠缺的东西。
站在流量的中心
一直以来,李蓓都是一个善于驾驭流量的基金经理。她不介意别人给她打标签,只不过,比起常被使用的「私募魔女」,她更倾向于称自己是「陆家嘴李子柒」。毕竟,比起大部分没什么兴趣爱好的同行,李蓓既养花又种树还做饭,枝繁叶茂的小花园里还倒饬了一个漂亮的秋千。
作为最早一批互联网玩家,李蓓在科网泡沫破裂后混迹于水木清华BBS的股票版,ID为「Purplemm」,像现在一样点评熊了好些年的A股,并做了一段时间的版主。这个传奇版面后来诞生了不少百亿私募创始人,比如ID为「Rick」的汉和资本罗晓春,ID为「taohua」的合晟资本胡远川。
曾经是BBS版主,现在是公众号大V,不管是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李蓓都把上网玩得很明白。
就本身特质来说,李蓓不缺话题,北大学霸、期货大佬、百亿私募女掌门、夫妻店分家……随意排列组合,都够媒体写好几篇文章。她自己也不避讳去谈及女性与情感话题,相比投资策略,而人们也总是对八卦更感兴趣。
2017年10月,李蓓将自己与泓湖投资梁文涛个人关系说明挂上了公众号,表明两人分开的原因之一在于,梁博士指责李蓓的研究和策略建议是他基金回撤的罪魁祸首,该文引起业内轰动。对于一个自信的基金经理来说,你可以说性格不合,但绝对不能说她研究能力不行。
后来的采访当中,李蓓回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煤炭基本面很好,还是暴跌了。当时李蓓很难过,哭了。梁文涛生硬地说:「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创立半夏后,李蓓放飞了自己驾驭文本的能力。2021年双十二之前,李蓓公众号阅读量大都2-8万不等,自《再也回不到从前》一文发出,情感真挚,衔接巧妙,感情生活与地产趋势双线叙事的颠覆写法,一度让财经记者和地产分析师同时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空间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此为转折点,半夏公众号步入10W+领域。
点评了仁恒河滨城的基金经理密度、外资的搅屎棍程度和某位量化人士的腹肌,也在众人缄默时撰文《灏同学》表达对洪灏的赞赏和惋惜……李蓓总是能精准出现资管舆论的中心。
在征婚帖宣告退网后不久,不想当金融圈八卦女王的李蓓带着更劲爆的内容回归。接下来的主题也更聚焦研究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方向上:做多中国,唱空美国。
笔者曾问过李蓓写文章的初衷,李蓓回答诚恳,「刚创业时规模不到10亿,想广告宣传一下」,说直接些是为了募资。后来写着写着,文章下面从不缺席「爱生活,爱李蓓」的留言,以及素不相识的读者分享自己的经历,都给予过她许多感动,就坚持写下来了。
而作为交易者的李蓓,也会借助这个窗口,去判断市场多数人的想法。
当财经大V们因为实名制战战兢兢,已实名5年发表尖锐观点的李蓓,不会不知道自己已屹立于资管流量的中心。此后,每一次旗帜鲜明的表态,都必然会迎来如潮水一般的口舌。
被质疑的宏观研究
前段时间富国基金孙彬说过一句话:就像沉迷短视频里不断推送你想看的东西,如果看太多经济悲观的观点,也会陷在里面。轮到李蓓写「美元黄昏,人民币资产崛起」的观点,也就引起了许多套牢资金的抵触心理。
具体的省流版如下:美国量化宽松导致通胀高企,持续加息支付的利息过高,利息支出占据大部分赤字空间,强财政刺激难以为继,明年转向实际的财政收缩,美国经济大概率衰退,只能继续降息,因此中必赢。
其实,对于所有宏观分析师来说,静态的判断只是对市场已知信息的推演。不动态调整观点,都经不起后视镜的考验。
比如在最近被删文章里,李蓓提到过去密密麻麻看对过的判断,只不过3月坚称房地产迎来十年一遇级别的机会,却被现实打脸,做多玻璃,遭遇「围猎」。再比如去年所说——站在新一轮牛市的起点,一年过后,迎来的却是第52次3000点保卫战。
与其把李蓓的深度长文当成投资建议,不如应该当成一种买方逻辑看。再退一步讲,就是当作历史读物也会有所收获——李蓓至少详细拆解了上世纪70-80年代,日美是怎么博弈,美股、日股,美元、日元是如何此消彼长。
李蓓文章的正确阅读方式是,注重分析框架、研究内容,淡化结果。没必要看到文章的观点和自己账户的颜色大相径庭便愤然作色,上纲上线地看了开头就得出结论:半夏网红,70-80年代美国经济上主要竞争对手不是日本,是苏联,开头就错了,后面不用看了。
至少在本土宏观策略上,李蓓的半夏有一席之地。
就像一位大型券商财富条线的产品引入曾对远川评价道:「你看现在几乎所有代销,必须要上的两个产品就是仁桥和半夏。不是说他们两家就不会有波动或者就一定是所有私募里最好的。这两个私募有太多的不一样了,但有一个共性,他们各自都太特别了。你一个代销货架就不能缺少这种识别度非常高的管理人」。
而从业绩上看,在宏观策略这个细分项之下,半夏的长期表现足以让很多动辄抨击她的PM同行闭麦。
往近期看,旗舰产品半夏宏观对冲成立近6年近200%的业绩,高于不少百亿私募,包括很多打上宏观策略标签的管理人。3年前,在与远川的交流中,李蓓自信认为,「桥水到中国来,我业绩大概率会比他好」,话音落地至今,「大概率」也站在了半夏这一边。
往早期看,李蓓曾向笔者分享过她的战绩:螺纹钢期货09年上线时,李蓓拿出全部积蓄大约100万下注,几个月涨到300多万。当吨钢盈利大于1000时,市场陷入疯狂。她把多仓平掉,慢慢翻空,一年下来100万变成了500万,用自己的钱和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管理费分成,赚到了生涯的第一桶金。
李蓓是投资痴迷的,普通人上厕所是刷短视频,李蓓上厕所是刷行业数据[1]。李蓓曾告诉笔者,「第一次生孩子之前,想着手里还有很多焦煤空仓,打电话让交易员把仓位平掉;生孩子几个小时后,就抱起了iPad看盘。」
不论如何,至少相较于一些放言3100点以下永不再见的宏观艺术家,李蓓有一根优秀的净值曲线来证明自己的判断高下。
这个市场需要PM发言
一个拥有顶级流量,具备足够专业水平的女基金经理,却反常地引来了整个二级市场的「猎巫行动」。
金融行业对于女性总是更容易找到苛责的地方。从没有弄清真相的上市公司老板,对患上鼻炎的某谭姓基金经理网络暴力;到有文章把全行业净值倒数女基金经理们的照片挂出来,安上一个毫无尊重可言的标题;再到现在深圳地区基金投总股票亏钱,怪卖方研究员长得漂亮。
但在投资能力上,女性未必是弱势群体。
对冲基金硏究公司追踪了2000年-2009年10月对冲基金管理人的表现,其中女性管理的基金,自基金成立日起平均收益率9.06%,其他则为5.82%。更为尴尬的是,2008年金融恐慌时,其他基金平均下跌19.03%,女管理人的基金仅下跌了9.61%[2]。
而她们却承受着额外的舆论压力。
2021年初至今,男基金经理高位没限购,暴跌30%以上的占绝大多数,但他们所受的舆论打击远没有某医药顶流那么沉重。
抛开对女基金经理的偏见,金融圈也从来不喜欢观点鲜明和开卷作业的基金经理。
也许不发声,低调做事更能加深自己扫地僧般的神秘感。季报复制粘贴,把态度藏在车轱辘话里,就算净值腰斩,至少不用遭受「上次说的那些观点都错了,一点水平都没有」的凌辱。
然而,I 惯了的二级圈,正需要李蓓这样基金经理还能出来发 E 声。
万家基金叶勇说,「以2021年初为分水岭,市场长期大风格或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预测2020-2030年间,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持续运行在上行通道中。」不管是否属实,可以确定的是,宏观分析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愈发重要,但像叶勇《大宗商品牛市与股票风格大切换》与李蓓《美元黄昏》这样刷屏朋友圈的买方观点却少之又少。
更多的基金经理还是在季报里讲着那些永远正确永远不露锋芒的话——长期持有、价值投资、穿越周期,好像基金行业的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投资者不够支持巴菲特,而不是因为基金净值还在很深的水下。
李蓓愿意把自己的研究框架曝光,耐心给读者做宏观投教,填补这一块内容供给的不足,本身就跑在了很多基金经理前面。在基金经理吐槽国内市场不成熟时,自己又为这个市场变成熟付出了多少真知灼见?
舆论环境总是更偏爱内敛的人,并把低调视为一种更可靠的品质。但对所有基金经理来说,现在都不得不面临着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市场已经跌到汪峰底,在各个行业拥有研究alpha的基金经理们,是该I起来躲躲闪闪,还是E出来旗帜鲜明地表达观点,然后给予市场、给予行业、给予投资者信心?
就像Nova Heart的主唱冯海宁在《乐队的夏天》舞台上所说:有时候这个世界就需要上媒体这么大的一个平台,来说出你想说的话,你不要躲在你自己的人群后面觉得你说的就对,其实这个世界需要你去发言。
参考资料
[1] 为什么人人都爱李蓓,交易门
[2]巴菲特像女人:巅峰常识的性情投资心理学,劳安·洛夫顿
编辑:张婕妤
视觉设计:疏睿
制图:沈晖
责任编辑:张婕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88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