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明
编辑:方展博
来源:定焦
比亚迪正在成为全球人数最多的汽车公司。
去年,比亚迪新招20万人,一举超过京东,成为中国员工数量最多的民营企业。今年,比亚迪继续扩张,新招大学生超过3万名,有消息称,其秋招一天之内收到12万份简历,网站一度卡顿。
一位参加了秋招的大学生说,200人的阶梯教室,人多得都站不下,想投简历还不一定收。
而在三年前,则完全是另一幅光景。当时应届生更青睐互联网大厂和国企,比亚迪去高校宣讲,有人随便聊了聊就给了offer。现在,“人给我说面试得三轮,还有无领导小组讨论”,“ 真是从‘迪子’进化到‘迪爹’了。”
过去三年,比亚迪以火箭般的速度增长。它在2021年的新能源车销量只有60万台,今年预计300万台,稳坐全球第一。
伴随销量增长,比亚迪的工厂在扩张,组织在膨胀。全国20多座工厂,超过60万名员工,规模远超一般车企。
一位去年9月入职比亚迪的员工对「定焦」说,他的工号已经排到七位数,五开头。这意味着,当时比亚迪已经入职过五百多万人。
员工超过60万以后,如何管理这些人,对任何公司都是一个挑战,更何况比亚迪是在极短时间里“膨胀”——过去十多年里,比亚迪一直只有20万人左右。
40万人涌入比亚迪,他们会改变比亚迪,还是被比亚迪改变?
一个微小的细节是,创始人王传福一直倡导的“家文化”,被更具狼性的“竞争文化”替代。比亚迪的员工发现,公司核心价值观中排在第一位的“平等”,突然有一天被换成了“竞争”。
仿佛一夜之间,所有人都被卷入了一场未知的浪潮。
“流水兵”
“实话讲,刚来的时候我被吓到了。”去年初入职比亚迪的肖通,对第一天的场景印象深刻。
在深圳坪山比亚迪总部,入职现场人山人海,“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估计有几万人”, 肖通回忆。
那是比亚迪扩张最迅猛的时候。当时比亚迪不到30万人,年底达到57万人,翻了近一倍。肖通就是新入职的三十万分之一。
比亚迪太大了,不仅人多,工厂也多。它所有的工厂面积加起来,超过曼哈顿的2倍。
在坪山工业园,“这里有六七个食堂,很多栋办公大楼和很多厂,可想而知部门和人员有多少了。”肖通说。
在深圳,比亚迪还在宝龙、葵涌、坑梓有工厂,在深圳之外,还有20多个工厂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中。从坪山工业园往东不到20公里,就是惠州工业园。在山东济南,去年底刚投产的比亚迪工厂,是当地近年来落地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
济南工厂去年上半年启动大规模招聘。电池项目首批招聘2065人,年底又招了3620人;整车工厂首批招聘1万人。整个项目预计需要2.5万人。
“产业园很大,奔着八大基地干的。”济南工厂设备科的一线员工赵寒宵对「定焦」说,“人太多了,面试的时候,每天跟赶大集似的。”
比亚迪急需快速扩大产能。每个月暴涨的订单,让工厂的交付压力陡增。此前,蔚来、理想、小鹏等车企,都经历过产能供应不上的窘境,导致一些用户流失。
在济南工厂启动招聘的同时,比亚迪宣布彻底停产燃油车,全力投入新能源车生产。当时,比亚迪新能源车的月交付量刚跨过10万台大关,还有大批订单待交付,处于产能爬坡的关键阶段。
压力给到了工厂一线,但新招的工人上手还需要时间。“开始是入职人员不断,然后是不断走人缺人,就开始了流水兵,干活的人很紧缺。”赵寒宵对「定焦」说。
他认为,“流水线作业+流水兵,跟当年的富士康很像。”
停产燃油车5个月后,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跨越20万台,整整翻了一倍,超过国内所有造车新势力的销量之和。
今年,比亚迪冲刺月销30万台目标,更多工厂开始投入生产,济南工厂便是其中一个。国庆假期,上千辆新车在济南工厂北侧排列得整整齐齐,等待运到全国各地交付。与此同时,比亚迪又耗资8.2亿元,在工厂附近拿下2343亩工业用地,以扩建新工厂。
一切都在快速膨胀。
肖通觉得,办理入职的过程非常“流水线化”,几万人的现场,“第一次有不被重视的感觉”。他安慰自己:每天都有很多人办理入职,HR可能也早就麻木了。
一位今年离职的比亚迪前员工也有同感,“不知道是不是部门太大、人太多,一个办公室接近50个人,我们部门坐了三个办公室,坐在位置上也没人搭理。”
加入比亚迪,就像被扔进了一个巨大的工厂。这里的员工和车辆川流不息,但又井然有序。
园区周边通常很荒凉,没有什么消遣购物的地方,比如从坪山工业园去深圳市区,地铁加公交得一个半小时。但比亚迪自成一体,加入比亚迪的新人,会被分配员工宿舍,吃饭有食堂,交通有公司班车和比亚迪自己研发的云巴,需求都能内部消化。
比亚迪重庆工厂的员工厉飞雨,在正式上班的第二天,打了一辆顺风车回宿舍取东西,来去都是比亚迪公司的员工开车接单。有一次他打到一辆奔驰,打开车门看到司机是一位穿着蓝色工服的一线操作工,让他大为震撼。
甚至员工出差,都可能是在体系之内循环。据员工讲述,比亚迪在各大工厂都有员工宿舍,还建了一些招待所,员工出差一般就住在这里。至于吃饭,可以在园区刷饭卡,饭卡直接从工资里扣,比亚迪的地盘通用。“比亚迪出差,就是换个地方办公。”一位比亚迪前员工对「定焦」说。
这里又像一所学校。有员工称,食堂和高校食堂很像,早餐是四块钱的套餐,工作餐两荤两素不到十块钱,宿舍-厂房-餐厅三点一线。
今年7月入职比亚迪的应届生布易,感觉毕业后生活似乎没有发生太大改变。大学时住宿舍,工作了继续,大学宿舍的四个兄弟,都加入了比亚迪,大家还是在一起。
人海战术
比亚迪的招聘分为校招和社招两大类别,其中社招占主导。
「定焦」翻阅了比亚迪过去十年的财报,拆解了其员工结构,发现比亚迪具有典型的制造业特点。
过去十年,生产人员的数量在比亚迪一直是最多的,最高占到八成比例。从2015年开始,随着更加自动化的生产线引入,生产人员的比例持续降低,到2020年降到了66%。
2021年比亚迪开启激进扩张,当年净增超过6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生产人员。2022年比亚迪净增28万人,为历年之最,其中22万人从事生产岗位。生产人员在比亚迪的人数占比,再次攀升至78%的高位。
工人基本通过社会招聘,这个群体普遍学历不高。比亚迪公布的数据显示,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数量占比高达87%。
随着比亚迪销量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销冠,另外为了配合品牌高端化战略,王传福要求加大对高学历应届生的引进,以补充研发人员的储备,保持颠覆性迭代的能力。
校园招聘成为比亚迪这两年的一大重点。再加上互联网行业遇冷,互联网大厂对应届生开放的岗位减少,甚至有一些大厂对应届生违约,这都让比亚迪的吸引力增加。
“比亚迪去年很容易进,而且待遇还不错,收留了很多秋招心碎的人,应聘的人非常多。”有人这样评价。
应届生令洁,今年6月加入比亚迪规划院,成为一名硬件工程师。“一起进来的应届生基本都是华五C9硕士,同宿舍的有一个复旦计算机硕士,一个东南大学管理学硕士。”她说。
C9指中国九所顶尖高校联盟,包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五、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据令洁透露,她所在的部门主要做研发,现在基本不招双非的毕业生,“招我进来的面试官说,我要换成今年根本进不来。”
这是比亚迪“人海战术”的一部分。
根据多位比亚迪员工对「定焦」的说法,应届生在比亚迪的薪资待遇,直接跟其学校、学历、专业挂钩。首先硕士的底薪比本科高,然后C9高校联盟的比普通高校高,如果是F类专业会更高一些。
有人总结:“比亚迪校招都是打包价,按学校和专业划分,清北一档,C9一档,985一档,211一档,双非一档,外加是否是F类专业。”
这种“盛况”对于比亚迪而言,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还是因为踩上了政策的东风,现在是比亚迪的巅峰。”赵寒宵说。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景气度,加上“民族品牌”的标签加持,让比亚迪的风头一度比肩华为。非汽车背景的人,也争相加入比亚迪。
布易在今年7月入职比亚迪工程院,他的大学专业是土木工程,学长学姐过去会优先选择建筑工程类企业,比如中建八局等国企,但今年他们班很多同学都去了车企,尤以比亚迪居多。“想转行不想干土木了,师弟们好多也想来。”他说。
应届生大部分被安排在研发岗,如工程院、规划院、弗迪电池、弗迪科技等事业部。他们将来可能成长为比亚迪研发的中坚力量。
分配岗位不一定按专业来。布易和令洁的专业就与岗位不对口,令洁是计算机专业,而她实际分配到的岗位偏硬件方向。
截至2022年底,比亚迪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数量为76604人,创历史新高,其中硕士及以上11088人,而在过去很多年里,这个学历层的员工一直只有几百人。
广纳人才,比亚迪为冲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比亚迪机器
从20万人到60万人,对比亚迪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多位员工称,比亚迪实行严格的打卡制度,每个工作日早中晚三次打卡,直接跟绩效挂钩。忘记打卡有一次补卡机会,第二次就会扣绩效。
比亚迪下属的弗迪科技员工刘颖对「定焦」说,部门每周都有5S检查,桌面必须按照标识摆放整洁。
“可能欣欣向荣的企业就这样,靠着这些规矩和纪律起来的。”她说。
有些部门的管理制度很严格。刘颖透露,她所在的岗位,上班不能刷手机,玩游戏、刷视频被监控拍下了会向全体员工通报。根据她提供的一份文件,比亚迪会不定期公布员工违纪榜,上榜原因包括刷视频、看小说、看热点新闻、躺着玩手机等,榜单会附有监控拍下的照片、时间、地点、事业部等信息。
“所以要买防窥膜,还要买反光镜。”她调侃。
不过,每个部门的管理方式略有差异。也有比亚迪员工对「定焦」说,日常管理相对宽松,会有“摸鱼”的机会,具体要看部门领导的风格。
比亚迪的组织架构非常庞杂,以事业部为主体框架。从最早的第一事业部,一直发展到第二十三事业部。
各大事业部的业务范围,非常直观体现了比亚迪的扩张路径——比亚迪是以手机电池起家,第一事业部管理手机电池、金属部件、充电器等;2003年比亚迪进军汽车领域,于是从第十一事业部开始都是汽车相关;从第二十一事业部开始,新增了轨道交通相关的业务。
每个事业部有一套硬性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事业部的总经理,是比亚迪的中坚力量。比亚迪现任的多位副总裁,都是从事业部总经理的位置上提拔上来。
这个架构存续了20多年。直到2017年11月,比亚迪进行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架构调整,王传福把1000多名高管召集起来开会,宣布了全新的“事业群+事业部”的组织架构。
按照业务相关性,比亚迪把一些事业部合并进事业群,新成立乘用车事业群、商业车事业群、轨道交通事业群、电池事业群、电子事业群。王传福说,此举是为了打通各产业、事业部间的界限,提升比亚迪的组织运作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
在那次架构调整之前,王传福从七位副总裁中,提拔了公司历史上第一个高级副总裁。
2021年,比亚迪开始明显扩张,在2月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成立王朝网销售事业部、e网销售事业部、品牌及公关事业部、售后服务事业部,同时将赵长江从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的位置上调离,负责高端品牌的筹建。
品牌公关和高端品牌,在比亚迪集团内部获得空前重视。
这一年,王传福提拔李柯、廉玉波为执行副总裁,初步形成了总裁+执行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副总裁的高层架构,以适应日益膨胀的组织。
过去两年比亚迪的大规模招聘,新增的40万人,全部纳入到这个体系之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下,原第二事业部的电池、第十四事业部的三电系统等部门,开始能够独当一面,且具备了相当的规模。
于是在2019年底,比亚迪将这些事业部拆分,成立了五家“弗迪系”公司,产品涵盖动力电池、三电系统、车用照明、模具等,可对外销售。比亚迪半导体拆分之后,已经启动IPO。
图片来源 / 海通证券
比亚迪就像一部庞大的机器,各大部门像齿轮一样,精准咬合,高效运转。
对于新入职的员工,比亚迪通常会配备一个导师。在“培训课程+导师制”的培养机制之下,比亚迪希望新人能快速上手,以适应公司高速扩张的需要。
厂还是家?
将几十万人凝聚在一起,力往一处使,并不容易。
“家文化”曾是比亚迪企业文化的核心。王传福畅想着给员工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解决他们的日常所需,实现所谓的“平等”——比亚迪的公司曾经的价值观“平等、务实、激情、创新”,“平等”排在第一位。因此,员工也应该“以厂为家、爱厂如家”。
多年以前,比亚迪就在深圳和惠州的工厂附近拿地,为员工兴建福利房,现已建成亚迪村、亚迪二村、亚迪三村,这些房子距离最近的工厂平均路程10公里。
亚迪三村 图片来源比亚迪官网
员工可以低价购买亚迪村的房子,但需要签订较长年限的劳动合同,与公司绑定。
比亚迪还与深圳中学联合建立了深圳亚迪学校,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全日制寄宿民办学校,附设幼儿园,员工子女符合条件可入学。
对于一些老员工而言,在比亚迪一直干到退休,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比亚迪上班,买比亚迪的房,开比亚迪的车,子女在比亚迪的学校上学。这样的民营企业不多。
变化发生在2021年。公司开始施行“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文化,比亚迪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二字,被“竞争”替代。
王传福要将比亚迪改造成一个更具狼性的组织,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特斯拉、“蔚小理”、吉利、长城,甚至华为,都对比亚迪的市场份额虎视眈眈。今年4月,长城汽车公开举报比亚迪,引发一波舆论风暴。比亚迪无法掉以轻心。
随着越来越多有才能的大学毕业生加入,比亚迪被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原有的企业文化被稀释,新的企业文化尚在形成中。一些不适应的人选择离开。
一位今年下半年离职的比亚迪员工,就对公司日益严格的管理制度感到不满。她最难以接受的是繁琐的报销流程。公司规定,出差可以报销差旅,但要求是两地高铁二等座票价,机票需要自己补差价;公交、地铁可以报销,需要有票;打车报销要写报告,流程会很繁琐。
“没人因为几十块钱找大领导”,她告诉「定焦」,比亚迪的工厂位置通常很偏,小交通一般得打车,高铁有时候没有直达,得换乘两三趟,出差时常要自己搭钱。
“成本控制得很死,领导说,规定就是这样。”她说。
不过,比亚迪不同城市、不同部门的报销制度可能不同。
赵寒宵进入设备科之后,觉得公司很正规,“分工细,部门多”,但他也有些迷茫,进工厂半年了,具体做啥、未来目标是啥还不太清楚。
比亚迪对员工有明确的等级划分。按照多位员工的说法,比亚迪内分IHGFEDCBA九个大级别,A最高,每个大级别里还有3个小级别,123依次上升。G级是助理工程师,E级和F级主要是工程师,本科应届生进来一般定级在F,硕士应届生是E。晋升要看年限和工作表现。
比亚迪试图用多种激励手段留住人才。去年,比亚迪拿出1000多万元奖励员工,耗资18亿元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覆盖1.2万人。
与员工的高流动性相比,比亚迪的核心高层极其稳定。在总裁王传福之下,比亚迪现有两个执行副总裁,三个高级副总裁,五个副总裁。
他们全部是60后-70后,平均年龄50多岁,有一半是在比亚迪1995年刚成立时加入,还有一半是比亚迪2004年进军汽车行业时加入,属于一起打天下的元老。
在比亚迪成立以来的28年里,只有极少数副总裁级别的高管主动或被动离职,如此低频率的高管变动,在行业里实属罕见。
当然,这一切的核心都在王传福。这个出身贫困,在上世纪80年代靠哥哥姐姐的资助念完大学的安徽人,凭借敏锐的嗅觉、超前的战略定力,利用中国的人口红利,打造出一个民营汽车帝国。如今借着新能源的大势,成为风口上的宠儿。
60万人不是比亚迪的终点,它还在飞速扩张。只要风继续吹,战车就不会停。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魏建军留不住“空降兵”
地产二代,沉浮在2023
快手董事长不干了
服装大佬,排队杀入新能源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授权。一切形式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合作。
投稿、约访、合作,联系邮箱:bizleaders@qq.com
添加微信biz-leader,获转载授权或邀您加入商友群
微信名:商业人物
微信ID:biz-leaders
2.期待您置顶与星标。欢迎分享与评论,欢迎通过留言或私信方式给我们提供选题线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86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