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徐州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发布→

徐州市统计局发布

前三季度我市经济运行情况

一起看看吧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稳经济促发展系列政策出台实施,“贴心交流、暖心服务、真心惠企”走访服务企业活动成果显著,推动经济运行在全省率先整体好转取得积极成效,前三季度全市经济持续恢复、稳步向好,呈现“生产供给平稳增长、市场需求边际改善、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积极因素积累增多”的发展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593.2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59.00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663.23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3471.01亿元,增长7.9%。

一、农业生产稳中有进,

畜禽供应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92.24亿元、同比增长4.5%、较上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14.9%。田间作物长势良好,秋粮生产形势整体好于往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4.29万吨、增长6.0%,其中猪肉产量25.69万吨、增长8.4%;牛肉产量0.77万吨、增长14.8%;羊肉产量1.33万吨、下降2.8%;禽肉产量16.49万吨、增长3.0%。9月末,生猪存栏256.36万头、增长2.2%,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23.10万头;生猪出栏326.54万头、增长8.5%。

二、工业运行韧性增长,

产业集群支撑有力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 %、较1—8月份提升0.3个百分点;9月份增长10.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0.7%;股份制企业增长12.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6.1%;私营企业增长18.6%。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7%;制造业增长8.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6%。从“343”创新产业集群看,规上工业“343”产业集群整体运行稳健、累计产值增长3.4%,除工程机械、医药健康、新材料分别下降14.9%、5.2%和2.6%外,其他七个集群均保持增长,绿色低碳能源产业产值增长11.5%,集成电路与ICT、安全应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6%、13.6%和10.2%,精品钢材、高端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1.6%、36.0%和7.9%。从产品产量看,纱、轻革等轻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0.8%和21.5%;水泥、铝材等建材石化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1%和12.1%;太阳能电池、多晶硅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4.9%和19.9%;起重机、挖掘机等机电产品产量分别下降7.0%和28.5%。

三、服务业经济较快增长,

生活服务需求反弹明显

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生活性服务业拉动有力,居民服务业、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3%和23.6%;现代服务业运行良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3%和7.6%。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6%。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前行,

转型类投资持续活跃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2%,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1.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7.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6%,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5%,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1.3%。从新兴领域投资看,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7.3%,其中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1.6%和22.9%。

五、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对外贸易总体平稳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3311.21亿元、同比增长8.5%;9月份增长3.6%。从商品销售看,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销售商品中,服装鞋帽类、日用品类等生活用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7.5%和23.9%,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等出行类商品分别增长10.2%和9.7%。从网络零售看,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17.1%,占全部限上商品零售额比重达到13.3%,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累计905.63亿元、同比下降3.3%,其中出口额743.67亿元、下降7.1%,进口额161.96亿元、增长18.5%。从贸易方式看,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643.39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71.0%。从主要产品看,机电产品进出口下降1.7%,农产品下降0.6%,高新技术产品增长23.3%。从贸易市场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额增长7.1%,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45.9%。

六、金融信贷总体稳健,

主要行业贷款较快增长

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1741.63亿元和10633.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5.9%。按贷款期限分,短期贷款3073.92亿元、增长25.9%;中长期贷款6928.49亿元、增长14.4%。按贷款投向分,投向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等行业贷款分别增长21.4%、21.5%、35.1%和25.5%,投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20.2%和47.1%。

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工业品价格环比回升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1%、1.6%、5.5%、1.6%和3.3%,交通和通信、衣着价格分别下降3.0%、0.5%。食品类商品中,粮食、食用油、禽肉、干鲜瓜果和蛋类价格分别上涨2.3%、4.3%、3.7%、4.5%和1.5%,鲜菜和畜肉类分别下降2.2%和3.2%。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购进价格下降8.5%。9月份,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1%,环比增长0.5%;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9%,环比上涨1.0%。

八、收入就业稳定增长,

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前三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26元、同比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02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19元、增长7.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1.67、同比缩小0.03。从就业看,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28万人、增长3.2%。从市场看,市场主体不断增多,累计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3.19万家,其中企业4.42万家、增长10.9%;快递业务较快增长,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6956.06万件、增长27.8%,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9132.31万件、增长33.0%。

总的来看,随着稳经济系列政策的协同发力,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整体保持恢复势头,三次产业增长提速,发展基础不断巩固。但受宏观环境波动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下阶段要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高站位大格局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克难奋进、承压前行,围绕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奋力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附注:

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存贷款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徐州中心支行,外贸数据来自徐州海关,外资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就业数据来自市人社局,贷款投向数据来自徐州银保监分局,快递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居民消费价格、工业生产价格、居民收入、农业生产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徐州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来源 | 徐州统计微讯

徐州广电编辑 | 王峤

一审| 曹健

二审| 朱宸昕

三审| 张清

最新!徐州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发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86657.html

      
上一篇 2023-10-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