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再保险“国际板”建设的“进度条”再次更新。
第一财经记者从10月26日召开的2023上海国际再保险会议上了解到,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正式迎来首批“住户”,15家入驻机构于本届大会举行集中签约仪式。同时,再保险业务平台及配套规则也正式发布。
上海保交所党委书记、董事长任春生在会上表示,再保险“国际板”将重点服务国内市场、国际分出和国际分入三个领域,其中国内市场是基础。
再保险“国际板”加速推进
作为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核心载体和加速引擎,再保险“国际板”是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发挥我国制度创新优势,集中开展国际分入、国际分出和境内再保险业务的交易市场,致力打造再保险内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其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由上海保交所运营管理。
在6月的陆家嘴论坛上,再保险“国际板”正式启动。之后,随着《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的发布、多家险企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等一系列动作,上海再保险“国际板”的建设不断迈出实质性步伐。
“今年以来,再保险‘国际板’加速建设,标志着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任春生在会议致辞中表示。
而在今天的会议上,再保险“国际板”也再次成为了“主角”。
据了解,15家再保险“国际板”的入驻机构于大会上举行集中签约仪式。上海保交所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15家入驻机构既有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平安产险等大型险企,也有三井住友、安盛天平等外资险企,还包括紫金保险、黄河财险等中小险企。首批“住户”入驻,意味着再保险“国际板”形成初步机构集聚形态。
再保险“国际板”的“数字内芯”——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也正式亮相。据悉,该平台是国际一流再保险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可在保证各方信息安全、加密和不可篡改的基础上,为再保险交易提供业务询价报价、签约存证、账务清算、跨境结算等数字化交易服务功能,并为全流程监管、穿透式监管和精细化监管提供更加有效的实施工具。
上海保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该平台实现多个“首个”: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再保险数据交互标准,完整覆盖再保险交易必需字段;首个再保险集中清算机制,指数级提升中后端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首个再保险交易履约风险管理工具,可基于实时大数据建立再保险主体的资信画像和更为精准的信用评价体系等。此外,平台还可为市场主体对接各项政策支持提供便利化通道,助力各项支持政策“精准落地”。
与此同时,再保险“国际板”的四项配套规则于会议上正式发布。这是再保险“国际板”的首批市场规则,以跨境再保险业务为主,涵盖登记管理、再保险交易、保费统计、差异化偿付能力因子等方面,助力打造交易风险更低、信息透明度更高、交易要素更为集中的对外开放窗口,为全球风险分散提供更为透明、有效的承保能力。
再保险“国际板”如何发力?
打造国际一流的再保险中心,一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
虽然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但在再保险方面,却存在较大的再保险逆差。国家金融监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分出至境外保费规模约1120亿元,境外分入保费规模约283亿元,再保险逆差近4倍,与全球再保险市场进一步深入双向融合仍需加强。巨大的再保险逆差以及再保险交易环节中的痛点催生了再保险“国际板”的诞生。
任春生表示,再保险的交易周期长、环节多,人员面对面磋商是行业惯例。从国际经验看,依托场内市场的集中交易组织方式,有利于信息交互和信用增进,更符合机构间大规模协作生产的客观规律。而再保险“国际板”,就是聚集国内外再保险经营主体、专业人才、风险资本、业务信息等要素的场内市场,填补了我国再保险市场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空白。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国际业务有向国内分保的切实需求。因此再保险‘国际板’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助力我国再保险市场由‘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型升级。”一名再保险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据了解,再保险“国际板”具备信息登记、撮合交易、集中清算、资信管理、跨境便利、承保能力整合、风险模型共享、新型风险分散、信用评价体系等多项功能服务,是承载政策落地、畅通要素流通、平衡效率安全、深化全球合作的有力抓手。
“根据规划定位,再保险‘国际板’将重点服务国内市场、国际分出和国际分入三个领域。其中,国内市场是基础。”任春生说。
具体来说,再保险“国际板”将以高效有序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增强对境外机构、人才的吸附能力。而对国际分出和国际分入市场,则将大力吸引海内外机构参与,依托交易所的系统、规则,创新试点“交易席位”“跨境资金结算便利”“场内公开挂牌询价”等机制,推动整合承保能力,促进价格发现,深化国际国内市场信息互通、业务融合、资金流动、技术交流和人才汇聚,打造保险业制度型开放的示范窗口。
再保险“国际板”在下一步的建设中该如何发力,使其在上述三大领域进一步发挥功能?
任春生给出了针对交易全链条的发力点:一是前端通过要素集聚为交易“促活”,提供集中办公场所和交易设施,提高信息交换的可持续性和交易达成率;二是中后端通过数字新基建为交易“提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化平台,专注提供标准化的中后端系统服务;三是完善规则机制为交易“拓面”,积极争取承接监管政策试点和地方营商政策支持,促进保险、再保险交易机制创新;四是加强监测自律为交易“体检”,强化系统风险防范;五是深化国际交流为交易“破圈”,加强与全球保险相关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参与度和话语权。
“我们将立足基础设施定位,充分尊重市场和行业运行惯例,不直接介入交易、不干扰价格形成,重点弥补市场不足,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场内市场价值。”任春生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86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