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等多重政策叠加机遇,大力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城乡融合发展。成都作为西部地区人口超过2100万的超大城市,乡村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20.1%,具有“大都市带大农村”的鲜明特征。2022年,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88.4亿元,同比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931元,同比增长6.2%;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78:1,农业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强化金融赋能支撑,推进“天府粮仓”建设
一是加强经营主体培育。组织开展链主企业申报评选,遴选出通威、新希望、中粮、巨星农牧4家链主企业。现有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45家,市级及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52家,市级及以上家庭农场示范场625家,实现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据全入库。二是强化公共平台孵化赋能。引进高水平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和创新团队112个,引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07家,组织实施协同创新重点项目111个,大力推进重点涉农领域项目库建设。三是发挥中介机构纽带效应。搭建起经营主体、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三农”人才等多方对接交流平台,举办创客沙龙、创新资源对接会、企业科技需求调研、“三农”人才专场招聘等多场活动。分别围绕粮食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科企资源共享、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农业创业等主题举办7场都市农业产业建圈强链“蓉易见”活动,提升优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性。四是深化关键人才引领带动。引导和鼓励在蓉高校设置涉农专业,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等高校每年培养1万名以上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创设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制度体系,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24026人,乡村振兴领头人“头雁”136人,围绕关键人才积极创新多层次的专属金融产品。五是加快建设全国种业强市。成立成都种业集团,培育打造“立足成都、服务西部、面向全国”的现代种业综合投资服务平台。稳定扩大邛崃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完善提升彭州大宗蔬菜种子基地,推动建设简阳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成立西南首支1.5亿元天府种业产业基金,为落户天府现代种业园的10家科技型初创企业、10个科研创新团队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创新推出专项“种业贷”,支持种业贷款1.2亿元。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城乡要素配置
一是以确权颁证为突破口明晰农村产权。2008年率先在全国启动以“还权赋能”为核心的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六权”确权,进一步完成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养殖水面经营权等新“六权”确权,累计颁发各类产权证895万余本。二是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印发《成都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优化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顶层架构,利用成都农交所“五统一”流转交易服务模式,累计成交项目3.65万宗,成交面积442.14万亩,成交金额1779.94亿元,交易规模位居全国同类交易机构首位。三是探索推进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抵押贷款。明确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农交所、收储公司等链条企业核心职能,逐步打通抵押贷款关键环节,积极推出相关配套措施,明确抵质押登记机构、价值评估、资产处置等制度体系,探索农业设施资产抵押贷款风险防范等机制。四是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探索“闲置资源+”模式,积极引进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参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彭州市创新推出“定制式”产权民宿新模式,颁发全国首张民宿产业集体商服用地不动产登记证书。
发挥产业基金效能,提振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组建百亿规模的成都乡村振兴基金。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重点行业领域,组建成都乡村振兴基金,做强农业薄弱产业链环节,打通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关键脉络,实现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提振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构建“1+N”基金体系。“1”指成都乡村振兴基金,首期规模25亿元,“N”指行业子基金和区域性乡村振兴子基金,现有子基金规模16.5亿元。
成都乡村振兴基金及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2个,总投资额超9.9亿元,带动项目总投资额超6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超50亿元,财政资金放大8倍以上。三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重点领域。都江堰弘业基金投资1亿元支持都江堰兴市污水公司乡村水生态修复,构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体系,加快推进农村绿道蓝网景观体系打造和天府水源保护建设,助力提升都江堰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四是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在彭州市以“镇政府+村集体+成都市级投资平台公司+彭州市级平台公司+市场化运营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直接投资天府梦想田园·彭州鹭溪项目。在金堂县以“基金+金堂国企”的合作模式,投资农业装备产业园,进一步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发展。
增强金融支持力度,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一是用活强农惠农政策。用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相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贷款贴息。对粮油种植、现代种业和生猪养殖流动资金贷款项目,特色种养项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分别给予100%、50%、30%贴息,累计贴息5254笔,金额7000余万元,极大降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融资成本。二是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保障需求人群的金融服务可得性。通过修订完善成都市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优化风险补偿金与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担比例,细化风险补偿金申请审定流程,引导金融资金向农业农村流动。三是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引导保险机构持续加大对农村保险服务网点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投入。逐步提升与信贷、担保、期货等其他金融工具的融合度,进一步探索开展“保险+期货”“保险+担保+信贷”等创新产品和服务,打通农业产业金融一体化实施路径。2022年3月,中航安盟保险公司向龙泉驿区十陵禽业合作社金堂分社支付当期鸡蛋“保险+期货”赔款45.7万元,是成都市开展鸡蛋期货价格保险以来的首单赔付。当前,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共13个中央补贴险种,22个地方补贴险种,今年已为117万余户次农业经营主体提供1939.84亿元风险保障,支付赔款4.34亿元。
大邑县10万亩粮经高产高效示范基地
提升数字科技水平,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根据智慧蓉城农业农村城运分中心平台上收集的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数据、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经营现状等数据,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需求特点,挖掘耕地金融属性,制定针对性支持方案,推出专属金融产品,加大金融服务供给。二是扩大金融覆盖范围。实施“农贷通”平台优化提升三年行动,实现用户融资需求与银行产品精准匹配,增强普惠金融数字化服务能力,累计放款4.74万笔、金额564.76亿元,其中,2023年新增贷款金额76.25亿元。在双流区完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搭建,为双流入库主体专属开发定制优惠金融产品,已实现首批贷款发放84笔、金额3260万元,平均利率较同类贷款利率下降0.54个百分点,形成县域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样板。三是拓宽金融服务半径。优化提升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站,制定《村站三年优化提升方案》,全面推动村站标准化建设,累计建设完成线下农村金融服务站57个,覆盖10个涉农区县,进一步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四是强化金融宣传力度。开展“支农惠农尽知晓 金融保险助振兴”农村金融下乡活动和金融支持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政银企农”对接会等系列活动,利用活动现场和线下村站累计分发宣传材料超5万余份,金融下乡活动累计授信金额135亿余元,现场集中承保金额3亿余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83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