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梦圆 于娜 北京报道
10月20日,君实生物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股东质询函》,《股东质询函》要求君实生物说明标的无形资产是否为公司核心研发项目,并说明本次交易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影响。
对此,君实生物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上述问询函回应是针对公司9月披露的一个早期临床前尚未确立候选分子的管线研发合作,已通过君实的董事会以及临时股东大会决议,相关审议流程严谨合规。从长远考虑,公司后续也能分享合资公司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带来的股权增值收益,取得投资回报。此外,本次增资预计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关联交易
记者梳理发现,上述质询函中所列问题主要指向君实生物此前披露的一笔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
9月10日,君实生物发布《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称,为加快推进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研项目的研发,优化资源配置。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君实工程、苏州君盟拟与上海安领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及公司非执行董事冯辉签署《合资协议》,公司拟以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的2个在研项目的相关资产和部分专利权益作价人民币3059.78万元出资认购安领科生物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14万元,其余部分计入安领科生物资本公积。
公告进一步表示,合资公司作为一家初创的生物制药企业,目前尚无任何药物处于商业化销售阶段,公司标的无形资产中的在研产品尚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其业务未来能否成功取决于相关在研产品的研发结果。
尽管该公告已经提示风险,但依然引来了股东的质疑。
10月20日,君实生物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股东质询函》,《股东质询函》要求君实生物说明标的无形资产是否为公司核心研发项目,并说明本次交易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影响。
有股东质疑称,从财务数据看,君实生物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相对稳定,目前货币资金远高于历史年度平均研发投入额。《股东质询函》中要求君实生物结合标的无形资产已经投入及未来仍需投入的研发费用情况、标的无形资产研发投入占公司总研发投入的比例说明,本次交易如何起到缓解公司研发投入压力的交易目的。
君实生物回复称,截至评估基准日,标的无形资产的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人民币2153.38万元。按照研发计划和历史经验数据初步预计,未来产品上市前仍需投入的研发费用金额约为人民币5.3亿元。
对于本次交易如何起到缓解公司研发投入压力的交易目的,君实生物则解释称,公司48.81亿元的货币资金余额主要构成为A股首次公开发行、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募集资金及合并范围内非全资子公司募集的少数股东投资款,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相应的募集资金应运用于具体募投项目的研发和建设中,而上述标的无形资产不在募集资金使用范围内,故其研发需要使用公司自有资金,且预计研发投入金额相比公司自有资金比例较高。
“该合作涉及的项目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尚未确认最终候选分子,不在公司早研产品开发计划的优先级当中,不属于君实的核心研发项目,不会对君实后续研发工作和企业经营产生影响。且君实研发管线丰富,通过自研、合作研发等多种研发模式,亦可有效缓解未来的研发投入压力,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集中推进公司核心项目的研发。”上述君实生物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指出。
回购
据财报数据,2022年度君实生物营收14.53亿元,同比减少63.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23.88亿元,同比扩大231.25%。这是君实生物自2019年以来,营业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归母净亏损也自2021年收窄后,再一次大幅扩大。相比之下,投入研发费用23.84亿元,研发营收比为164.07%,而从现金流来看,截至2022年底,君实生物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约59.97亿元,以研发投入成本推算,也仅够维持其两年半的研发费用。
2023年上半年,君实生物业绩仍然出现疲软,仅实现收入6.70亿元,同比降低了近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9.97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9.32%,对此,君实生物称,系与礼来制药、Coherus的合作协议相关的许可收入及特许权收入减少,故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有限的现金流显然不足以支撑高昂的研发支出,半年报发布后,君实生物随即宣布回购股份,以充裕现金流。
9月11日,君实生物宣布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人民币58元/股,回购资金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取得的部分超募资金。
最新的进展是,10月9日君实生物公告称,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约3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394%,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人民币38.99元/股,最低价为人民币37.91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约1503万元。
当日,君实生物方面也在投资者平台回应称,公司将在回购期限内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做出回购决策并予以实施。
“毫无疑问,‘体外孵化’和回购股份都是君实生物为挽救业绩进行战略部署的一部分,biotech企业极力寻求与其他生物医药企业、大型制药公司或投资机构的合作,可以共享资源和风险,从而减轻资金压力。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企业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减轻融资压力,并更好地应对挑战。但需要指出的是,每个企业的情况和资源都可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财经评论员张雪峰曾对本报记者表示。
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8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