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敏 北京报道10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与北京链家研究院联合发布《2023年北京老年居住需求洞察报告》指出,当前,超过77%的北京老年人居住在1998年房地产商品化改革前建成的住宅中,比重明显高于中青年群体。
《报告》指出,作为全国城镇化历史悠久且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的城市,北京市老年群体更早地拥有自有住房,如今则呈现出“老人老房”的突出特征。这种特征在其他城市同样存在。
还表现为,北京市八成以上的老年群体居住在城六区,其中海淀、西城、朝阳等区域明显偏高。
虽然区位优势明显,房屋单价较高,但由于居住面积小,超过7成的北京老年人现居房屋总价不超过600万。
《报告》表示,“老人老房”使得老年人享受到较为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与公共服务,同时也共享了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红利,获得房产价值的增值收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北京老人的住房已是公众眼里的“老破小”,其居住条件及周边配套在适老化与舒适度方面越来越难以满足养老需求。
《报告》指出,2022年北京市55岁以上老年群体购房占比达11.4%,比2017年提升了3.2个百分点。“老人老房”带来的人房需求不匹配问题,很可能是老年人置业的重要诱因。
按照上述《报告》的观点,对北京个案的研究,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当前中国老年群体在住房市场中的需求和行为特征。《报告》认为,中国老人是新时代推动住房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需要在顶层设计上,探索建立更加积极与科学的老龄居住保障体系与政策干预机制。
《报告》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培育多层次老龄居住保障体系。以北京为例,该体系既包括建立科学的老年住房空间规划机制,还包括引导培育老年住房经纪服务、老年住房物业服务、老年住房适老配套改造与居住规划服务等老年居住服务市场。
《报告》还表示,对老旧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是提升老龄人口居住质量的必然途径,这也将孕育庞大的住宅适老改造产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此,建议拓宽适老化改造资金的筹措途径,引入住宅公积金、个人养老金、商业保险资金等社会资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80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