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丹青镇是知名的“美丽苗乡”,有着“水墨丹青”的美称,然而距市区63公里的距离和近2个小时的车程,以及受地形地貌限制,劳动人口外出务工、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也被戏称为吉首市的“西伯利亚”。
近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吉首农商银行丹青支行持续发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坚持“生于本土、长于本土、回报本土”价值理念,专注服务“三农”,结合“一乡一业”产业布局,将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浇灌本地辣椒种植和特色加工产业,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就业脱贫、创业致富。
一把辣椒泡出“苗族风味”
辣椒虽小,却是致富宝。在大多数人眼里,辣椒只是配菜,是饭桌上的装饰,但在吉首市丹青镇很多农户的眼里,辣椒却是他们增收致富的密码,一颗颗小辣椒饱含着他们的希望、承载着他们的期待,一瓶瓶由小辣椒制作而成的“泡椒”,拓宽了吉首市丹青镇村民致富增收的路子。
“我们的丹青泡椒,采用的是本地土生土长的‘长线椒’,这种辣椒既大且长,肉头厚,饱满壮实,籽少肉多。以这种长线椒为原材料经苗家传统工艺加工和天然发酵后,不仅保留了辣椒的原汁原味,还独具清、香、脆、辣的别样口感,便于保存、十分好吃而又物美价廉。”家住丹青镇清明社区的张清菊介绍道。
张清菊便是丹青镇上制作“泡椒”的能手。前些年,为照顾孩子和老人,张清菊没有继续选择外出务工,然而丹青镇“八山一水一分田”,光靠粮食蔬菜种植仅能勉强糊口,单一的收入来源更谈不上增收致富,穷则思变,为进一步提高家人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勤劳肯干的张清菊将目光投向了“泡椒”制作。
一份初心守护“苗乡百姓”
万事开头难,由于缺乏经验,张清菊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选种、耕地、播种、施肥、收割,再到如何将辣椒塞入瓶中、放入香料等环节,张清菊都仔细钻研,通过持续的加工制作和改进优化,张清菊制作的泡椒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本地打响了自己的名号,有了一定的市场,每年都不断有客户慕名购买她家的泡椒。
然而在张清菊欣喜不已,准备适度扩大规模时,却因在购买辣椒种子农药化肥和预包装等方面缺乏流动资金导致进度受到了影响。正当她一筹莫展时,吉首农商银行丹青支行经理主动上门了解情况,通过开展实地调查和市场调研,及时为其“量体裁衣”,为张清菊发放了5万元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正是这笔资金给张清菊带来了“及时雨”,为其后续创业增收提供了保障。
“等今年的20000瓶泡椒销售完,我就先把贷款还了,待来年需要的时候再贷出来,行情好的话,我还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到时候还得需要你们支持我呐。”说起对未来的规划,张清菊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并激动地表示,她非常感谢吉首农商银行在创业支持提供的5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并贴心为其授信20万元,有了可以循环使用的信贷额度,张清菊对未来的泡椒产业更有信心了。
一汪活水润泽“苗乡振兴”
作为偏远乡村的普惠金融“耕耘者”,吉首农商银行丹青支行在积极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致力于“助农、惠农、富农”的共同富裕目标,以产业振兴为突破口,优化服务方式,借助“整村授信”、普惠大走访,主动来到农户家中,去到田间地头,深入了解农户需求,为符合条件的农户办理贷款授信和用信签约,并根据每家农户的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的金融服务方案,实现差异化服务;以“湘西快贷”“惠农贷”“乡村振兴贷”“农担贷”等核心惠农信贷产品,不断满足农户的个性化金融需求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要求。
为加大对丹青特色农产品的支持力度,吉首农商银行深耕本土,全力推动金融服务与辣椒种植和加工产业融合发展。从农户购种、购肥、收购原材料、建厂、购买设备,到引流扩销等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吉首农商银行为丹青镇经营辣椒产业的村民提供了整链金融服务。如今,丹青镇的辣椒种植从最初的100亩到扩大到了1200余亩,泡椒生产作坊和企业由最初的1家增为5家,泡椒年产量高达10万瓶,扶持种植大户、产业带头人13人,直接带动当地150余户农户就业和增收。
现在行走在吉首市“西伯利亚”的土地上,诸多优质土地成片连线地种植着特色小辣椒,点点翠绿与“农商红”一横一竖一点互相交织,汇成了丹青土地上独特的“红绿网格”,以实际行动助力“美丽苗乡”产业共富,打造“丹青泡椒”土特产名片,持续将有温度、有养分的金融“活水”引入田间地里、农户心头,助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百姓生活红红火火。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78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