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减税富民来启动内需

本文节选自《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逻辑》 ,作者:韦森,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与其采取再刺激九大产业的宏观经济措施,不如采取减税富民的基本国策,把财富留给民间,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增加全体国民,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份额。只有这样,才能预期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逐步富裕的同时,让全体国民享受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彻底消除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需不足的瓶颈问题。

在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上,有一个显见的事实:经过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在中国经济体内部出现了自1998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生产能力过剩。譬如,2007年,中国的钢产量已经达到4.89亿吨,比日本、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的总和还多,已经占世界钢产量的40%。中国的水泥产量在2007年也达到13.5亿吨,占世界水泥生产总量的大约一半。中国煤炭产量在2008年也高达25.23亿吨,亦占全世界煤炭产量约60亿吨的42%以上。尽管2007年中国仍然进口优质钢材和煤炭,但许多研究均表明,中国目前的低质量粗钢材和大部分地区煤炭生产能力已经过剩。

这几年经济高速增长,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水泥。但整个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方面一出现不景气,巨大的水泥生产能力过剩也很快地昭显出来了。除了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整个宏观经济基础的产业外,中国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在过去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也基本上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包括化工、家电、纺织、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

譬如,目前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已经高达年产量1200万辆,但据估计目前每年大致只能销售800万—850万辆。在过去内需疲软的情况下,中国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大规模生产能力过剩,为多年来持续和强劲的外贸出口增长所缓解。

然而,在目前全世界经济放缓和美国、欧盟与日本等发达国家陷入经济衰退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制造业大范围、大规模的生产能力过剩问题极其明显地凸现出来。在此格局中,大规模的生产能力过剩渐渐失去了向外“泄洪”的出口,未来中国经济能否保持一个相对高的速率继续增长,或者能否保持宏观经济增速不至于急剧下滑,关键就在于如何“向内”启动内需来“消化”了。

中国大规模生产能力过剩条件下如何才能启动内需

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看,内需有三个要素,因而要启动内需,也要从三个方面分别有所动作:

第一,政府财政购买和政府投资;

第二,企业投资;

第三,家庭消费。这三个方面,无疑都与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密不可分。

首先,2008年11月上旬,中央政府决策层推出高达四万亿元的刺激经济计划,各级地方政府又在加码配套加入这项刺激经济增长的宏大计划。根据对已公布投资计划的24个省市的合算,全国投资计划总额已经接近18万亿元。然而,问题是:这4万亿乃至18万亿元资金从何而来?又有多少能付诸实施?如果绝大部分投入基本建设或按发改委的意向投向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等9大“支柱产业”,又能在长期中拉动多少内需?

在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中又会挤出多少民间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归根到底,这巨额的政府刺激经济的投资计划,有多少来自政府的财政预算?如果这样来追问,我们就会发现,在2009年以及今后数年中,政府投资方面能真正促动内需的,实际上在于在2009年以及今后数年中能有多少预算赤字,其他方面均是虚的。

然而,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是:2009年上半年,尽管中国企业运营的国际国内环境极其险恶,尽管有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仍然出现了5073亿元的财政盈余!到9月,财政盈余竟然扩大到6316亿元。到10月,全国财政收入5836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87.99亿元,增长7.5%,国内消费税同比则增长83.8%;全国财政支出49886.04亿元,政府财政盈余竟然增加到8478亿元!从2009年1—10月中国政府的实际财政收支执行情况来看,很难说在世界衰退的国际大环境中决策层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实际上我们采取的反而是紧缩性的宏观财政政策。

其次,要想拉动内需,单靠政府购买和政府公共投资增加这一因素“唱独角戏”显然不够,还必须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界,尤其是关系到经济增长的房地产行业和民营企业的企业家信心。在目前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和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尤其是出口需求持续减弱的情况下,要提高企业家的信心指数,从而敢于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显然不是件容易事。2008年11月决策层提出的数万亿元刺激经济的计划,从目前来看对提升企业家信心指数收效甚微。

在目前的格局下,由于中国企业实际上已经税负过重,合宜的政策选择是:与其通过高税收、高财政支出来拉动政府方面的高投资——从而实际上是政府替企业花钱,不如采取大幅度地降低企业各种税负,把资金留给企业自己去花、去投资。尤其是考虑到目前很多中国企业——特别是许多民营中小企业——资金链短缺,经营困难,政府目前最适宜的政策选项,恐怕莫过于降低经营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其他各种税负了。只有企业税负真正减轻了,企业有赢利的预期和“理性计算”了,看出了赚钱的商机,企业家的信心指数才会提升,企业才会扩大投资和改进技术,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和企业技术升级,从而才能真正启动企业投资扩张所引致的国内投资需求的增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无论政府在多大规模上采取赤字财政政策,也不管企业投资和扩张是否有新一轮的启动;无论是从长期来讲,还是从短期来看,如果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继续疲软,在国内生产能力大规模过剩而世界经济又濒临衰退,从而中国产品出口增长将进一步下滑的情况下,任何启动内需的政策都将会落空或收效甚微。换句话说,改变多年来国内居民和家庭消费持续疲软的状况,是拉动内需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能否收效的最终决定因素。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改变居民消费需求多年持续不振的格局?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还在于弄清近些年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居民消费需求一直不振的现状及其原因。

从国际比较和当代中国经济的演变历史两方面来看,目前我国消费率均太低,而固定资产投资率太高,积累与消费比例已经严重失衡。按照当年价格计算,2003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5.4%,资本形成率为42.9%,其中固定资本形成率为42.8%。近年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最终消费率却不断下降。按照商务部最近的统计数字,2007年,中国最终消费率只有36%左右,三年时间下降了19.4个百分点。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目前全球的平均消费率约77%,固定资本形成率为23%。

结果,2007年,我国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41个百分点,固定资本形成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0多个百分点。更令人感到有些触目惊心的是,目前的中国消费率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比较也有相当大的差距;不仅低于过去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大跃进”之后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对于这一点,美国著名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拉迪曾在2008年10月1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经济放慢脚步》的文章中称:“中国的家庭消费支出在过去10年中增长较慢,现在仅占总产出值的三分之一略高,是全球所有国家中最低的。”

为什么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最终消费率——尤其是居民家庭的消费率——不断降低?这里大致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最近几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却不断下降。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低于同期的政府财力增长。按照美国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的研究,自1995年到2007年的12年里,政府财政税收年均增长1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的纯收入年均增长6.2%。其间,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0.2%。

近些年中国政府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所导致的一个结果是,从1995到2007年,去掉通胀成分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了5.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加1.6倍,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才增加了1.2倍。

近些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劳动者报酬所占的比例下降更快。譬如,在中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已由2000年的51.4%降低为2007年的39.7%,7年中下降了11.7个百分点。在政府财政收入超高速增长、企业利润率也有所攀高的同时,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不断下降,结果自然是“国富民穷”。这是近些年中国的最终消费率不断下降的最根本原因。

以减税富民来启动内需图1 政府财政、城镇居民收入、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第二,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来说,各阶层和各地区居民的收入都增加了,但是由于我们现存的体制和制度原因,一些人在近些年的市场化过程中积累社会财富极其迅速,而大多数民众的收入增加速度相对而言比较缓慢,这就导致自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社会收入分配和社会财富占有中的差距不断拉大。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仅为0.23;到1990年就增加到0.35;到200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攀升到0.42。自2005年以来,来自国内机构和国际组织的数据均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已在0.47以上,超过了美国、俄罗斯,更超过印度的0.36,已经接近拉美国家的平均水平。

另外,按照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的一项研究,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与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的比率,中国是11.37倍,远远高于印度以及印度尼西亚的5.52倍和菲律宾的9.11倍。

中国的社会财富占有和社会收入分配收入差距拉大,尤其是社会财富向直接掌握着权力以及与权力有关系的人们的手中快速积聚,就在我们的宏观经济格局乃至社会的基本安排上产生两个明显的后果:

其一,由于富人过富和穷人太穷,就会出现“富人有钱无处花,穷人有钱不敢花”的情形,从而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长期经济增长乏力——这正是拉美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情形。近些年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居民家庭消费一直疲软,这也应该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二,收入差距过大,尤其是机会不平等所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自然会加大低收入群体的不满,从而加剧社会冲突,如游行、罢工,乃至社会动乱。这无疑对实现政府所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中国宏观经济放缓、企业倒闭、失业增加的现存格局中,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了。

第三,即使低收入家庭收入增加了,大多数低收入家庭还是不敢消费,而是将有限的钱存储起来。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体制改革不到位,导致大多数低收入家庭有钱不敢花,而是存起来以备生病、失业和支付子女教育方面的开支以及其他不虞之需。

从社保方面来看,按照一些国际组织的最近数据,发达国家用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一般在30%—50%,而连续几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仅11%—12%。另外不得不指出的是,尽管GDP猛涨,政府财政收入自1994年以来几乎每年都双倍于甚至三倍于GDP的增长,但在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直接维系民生的公共文化与公共卫生等财政投入却落在世界各国的末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新近数据,中国目前投入医疗的钱还不足GDP的1%,在196个国家的排名中排行第156位。医保、社保不到位,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比较低,更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和储蓄倾向。

譬如,按照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所给出的数字,多年来,我国国家财政性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在3.0%以下徘徊,2005年仅为2.82%,2006年为3.0%。2007年,这一比例有所提高,达到了3.32%,但还远未达到政府前些年提出的在20世纪末要占GDP的4%的目标。从全世界来看,目前各国仅投在高等教育的经费占GDP的平均值就为4.8%,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也为4.2%。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在教育方面经费总投入比例实在是少得可怜。

以减税富民来启动内需图2 中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

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该指标反映了各级政府该年度内对教育的总支出情况。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一方面导致全国各地各大学几乎普遍出现了巨额的负债,另一方面也使高校对学生的收费在学校实际经费运营中的比例不断攀高。譬如,国内有研究发现,1995至2000年,中国高等教育政府投资占高等教育全部经费的比例,由70%下降到56%,而学生交费占高等教育全部经费的比例则由30%上升到44%。家庭个人培养子女上学,尤其是上大学所需的费用大幅度增加,也自然会影响中国普通家庭的消费倾向。

以上三个因素综合起作用,中国居民收入即使增加了,也不敢消费。最终所导致的结果是,居民家庭的消费率在近些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持续下滑,导致中国最终消费需求疲软。

理清了制约和决定国内总需求不足的最终消费需求疲软并且多年来持续下降的原因,也就大致知道我们的经济体系和制度的问题症结之所在了。2010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只不过把这些问题鲜明地暴露了出来而已。

基于上述因素分析,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宏观经济格局中,要启动内需,以确保中国经济在一个相当长时期中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可持续的增长,关键就在于要根本调整我们的宏观政策基本导向,并相应地改革我们的财税体制和政治体制,解决以上制约国内最终消费不足的三个体制和政策导向上的深层次问题。只有彻底扭转了劳动者收入在国民经济份额持续下降的趋势,采取并真正贯彻了实实在在的“富民”政策,才能有望真正启动内需。

如何启动中国家庭的居民消费需求快速增长

根据上述导致近几年中国最终消费不断下降的三个因素,在“切实富民”和启动国内最终消费需求方面,目前看来大致也有三个可能的政策选项:

第一,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降低劳动收入税率和增加工资等多项政策选择,较快地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尤其快速提高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尽快并迅速扭转劳动收入占GDP份额下降的趋势。在这方面,要学习日本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做法和经验,制定鲜明且切实有效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富民”计划。

第二,要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上做些文章,扭转并切实改进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在快速和较大程度地提高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民收入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大幅度降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和份额,并通过推出一些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提高政府财政收支的透明度,加大人大代表对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的监督,推行依法行政和阳光财政,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政府官员权力寻租的渠道和可能。这将是改进中国社会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并仍在不断拉大之现状的根本之策。

第三,尽快推出能使全社会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得到真正实惠的医改方案,并投入巨资加强社保体制的建设。譬如,在未来的财政预算支出和诸如“四万亿”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方案中,要真正舍得切出一大块来用于医改和社保方面的支出。

在目前财政状况相对还比较宽裕的情况下,与其花巨额资金扶持生产能力已经大幅度过剩的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九大产业,与其把巨额资金投向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码头等已经相对宽余的——如果说还没达到过剩的程度的话——大型工程和设施的建设,不如把巨量资金投向医保、社保、教育以及科学、文化等公共服务部门,从而提高全国的医疗效率、教育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以及教科文卫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反过来说,只有医保、社保搞好了,普通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的私人花费相对减少了,人们才会对未来有确定的预期,才敢花钱,才敢消费。也只有这样,居民家庭消费和国内需求才会被真正撬动,中国的经济增长才会是可持续的,才会走向一个财富增加拉动消费、消费增长拉动投资、企业投资扩张推动整个经济增长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反,如果把这“四万亿”乃至“18万亿”诸如此类刺激经济增长的巨额资金仍然投在什么九大产业和大型工程项目上,结果将会是内需依然拉动不起来,却加剧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过剩。这样做下去,即使在短期内保住了经济增长的速率,却把更多的经济与社会问题推向未来,使我国经济在未来陷入更加严重的危机和更长久的问题。

最后也必须指出,除了上述三个可考虑的宏观政策选项外,深化金融体制建设与改革,使金融市场尤其是股市更加透明、规范和公正地运作,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保持股市稳定的增长,对拉动内需也有诸多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只有社会绝大多数人觉得手中的财富不断增加了,经济才会走向一个良性的循环。

因为,只有当人们时时感到手中的金融资产和财富不断增加,并对未来有较为确定的预期,他们才敢花钱,才敢消费。由此来看,尽管股市的稳定和繁荣乍看来与内需没有直接关系,但在现代实体部门和金融部门千丝万缕地联结在一起,从而人们手中的金融资产和货币资产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分不清的情况下,只有股市的持续繁荣,才会有持续的消费增加和持续的投资增长。

从这一视角来看,在实体部门经济步步趋冷的格局中,决策层应该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推动股市、期货市场发展以及债券发行规模,并积极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从而通过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来提高人们的信心,切实增加人们手中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财富。这样做了,会进一步促进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投资欲望,从而提高人们的信心,促使整个经济尽快复苏。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在目前国内宏观经济的基本格局和世界经济趋于衰颓的大环境中,要真正启动内需,确保中国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的长期增长,在目前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实施新的“减税计划”,大幅度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负,并加大在医保、社保、城乡公共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改变目前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以及再分配向政府倾斜、财富越来越向国家转移和集中的趋势,并要彻底改变积累率远远高于消费率的现实格局,真正实现“让利于民”和“藏富于民”。

只有这样,才能预期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逐步富裕的同时,全体国民享受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这样才能够彻底消除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目前所面临的内需不足的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1]Lardy, Nicholas R. 2008,“中国经济放慢脚步”,《华尔街日报》10月1日。[2]陈志武,2008,“百姓收入为何赶不上GDP增长”,陈志武2008年8月2日在“燕山大讲堂”的演讲实录。[3]陈志武,2009,《为什么中国人勤劳却不富有》,北京:中信出版社。

以减税富民来启动内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76958.html

      
上一篇 2023-10-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