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召开2023年前三季度北京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朱燕南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稳增长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落实显效,北京经济呈现出持续恢复向好的发展态势,“两个支撑”和“两个增强”成为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主要力量。所谓“两个支撑”,是指生产和需求两大领域在共同支撑;而“两个增强”是指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都在增强。
三大经济指标表明北京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为什么说北京持续恢复向好?朱燕南从三大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加以说明。
第一是看经济增速。今年一季度全市GDP增长3.1%,实现平稳开局;二季度经济加快回升,上半年GDP增长5.5%,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是经济自身在进一步恢复,另一方面也是受去年二季度基数走低的影响。进入到三季度,经济表现出持续稳步恢复,前三季度GDP增长5.1%,比上半年略微回落了0.4个百分点,朱燕南指出,其中有去年三季度基数走高的影响,但更多是经济内生动力和政策措施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是看就业。9月份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1%,连续四个月环比回落,反映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第三是看价格。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6%,保持了温和的涨势。
生产领域:工业生产稳步恢复 多个服务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谈到“两个支撑”时,朱燕南表示,生产和需求在共同支撑,这两个领域也是经济恢复的重要基础。
从生产领域看,一方面,工业生产稳步恢复。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略降0.7%,降幅持续收窄,月度生产连续两个月保持增长。37个行业大类中,22个行业实现增长,13个行业较上半年增速提高或降幅收窄;五大装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发挥带动作用,同比分别增长12.7%、7.9%和7.5%,合计上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服务业持续向好,增加值同比增长6.1%,继续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作用。14个服务业行业门类中,13个行业实现增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7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接触性服务行业继续恢复,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北京市统计局同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361.3亿元,增长13.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85.6亿元,增长19.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50.6亿元,增长20.7%。
需求领域: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时尚类、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
从需求领域看,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有效投资形成支撑,反映实物工作量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反映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的设备购置投资合计占比达到52.6%,较上半年提升0.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市场消费逐步恢复,市场总消费额增长8.4%;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在交通、文体娱乐领域带动下增长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时尚类、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金银珠宝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等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北京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0.9%、22.8%和13.8%,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5%,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45.6%。
新兴领域显现活力 数字经济同比增长8.3%
在介绍北京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时,朱燕南介绍了三大亮点。
一是数字经济赋能发展。前三季度全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4060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8.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3%,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8226.7亿元,增长10.6%,占数字经济增加值的比重接近6成。
二是新兴产业表现活跃。聚力研发创新,工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大中型重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均增长1成以上,期末有效发明专利增幅超过10%。聚焦新兴领域,规模以上工业中,医疗器械、半导体装备、新型储能等行业加快发展,风力发电机组、液晶显示模组、3D打印设备、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产量增长均超1成。文化新业态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近2成,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比重接近7成。
三是“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壮大。强化资金支持,北京“专精特新”企业专板正式开板,首批50家企业登陆专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专精特新工业企业产值增长4.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6个百分点;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专精特新企业收入增长5.5%,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收入增速4.1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活力逐步增强 全市货运量恢复至疫情前的8成以上
朱燕南表示,北京的经济活跃度显著增强。暑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前三季度全市客运量3.7亿人次,同比增长62.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餐饮收入985.3亿元,增长28.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663.7万人次,增长25.2%。需求逐步回升,全市货运量1.5亿吨,恢复至疫情前的8成以上;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在电子行业带动下连续5个月增长。
市场主体活力恢复。前三季度,全市新设企业超过22万家,同比增长2成以上。新纳统规模以上企业增势良好,新纳统工业企业产值增长近3成,大幅高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新纳统服务业企业收入增长近2成,明显高出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持续实施助企纾困政策,1-8月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企业盈利面同比分别提高1.5个和3.6个百分点。
在介绍了市场主体在企业端的表现后,朱燕南又指出,北京的居民端同样有活力增强的表现。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718元,同比增长5.3%,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783元,同比增长9.8%,比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北京经济将会保持稳步回升态势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在持续恢复向好,发展质量也在进一步提高,但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还是非常地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朱燕南表示,下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发挥稳增长政策措施的作用,要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扩大市场内需,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对于北京经济的未来走势,朱燕南表示,今年全球经济是缓慢复苏的态势,但中国经济在持续恢复向好,前三季度全国GDP增长5.2%,多个领域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同时预测四季度全国经济会继续企稳回升,这是北京经济发展所处的大的内外部环境。
她指出,从北京自身来看,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发挥作用,北京主要领域的指标总体都在改善,积极因素明显。在经济恢复的同时,北京的新兴动能在成长壮大,发展动力在积蓄,发展活力在释放,这些都为四季度、全年经济运行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朱燕南认为,下阶段,在全国经济持续企稳回升的大环境中,随着稳增长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发挥作用,市场预期会进一步地改善,生产需求将加快恢复,市场主体的活力也将持续恢复,有利于北京经济发展的因素逐步增多。同时去年四季度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基数相对较低。“所以总体判断,全年全市经济还会保持稳步恢复回升的态势。”朱燕南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7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