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一季度开局良好,二季度拿到了5.5% 的超预期恢复,但去年第二季度的增速仅有0.4%,GDP基数走高,之前我注意到多家机构预计三季度回落到4.7%,而实际数据是,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增速较二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环比来看,三季度GDP增长1.3%,比二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
在一季度时候,中国国家统计局曾表示,尽管第一季度“开局良好”,但内需依然“不足”,“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现在看来,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生产供给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更多积极信号不断释放。
之前国家定的小目标是,全年的GDP增速要达到5%。结合这个数据初步来看,Q4的增速要达到4.4%左右,就能完成预期目标。加之去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长是2.9%,因此今年四季度基数相对较低,整体来说,完成目标的压力并不算大。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374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53659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502993亿元,增长6.0%。
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仍有较大的回升空间。2023年1-3月,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为50.1%、52.6%和51.9%,连续三个月维持在枯荣线以上。四月开始后制造业PMI指数降至枯荣线以下,5月起连续4个月回升,9月再次升至扩张区间。数据显示,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0.6%、50.1%和51.3%,比上月上升0.6、0.7和0.3个百分点,均位于扩张区间。
分产品看,太阳能电池、充电桩、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63.2%、34.2%、26.7%,成为拉动装备制造业增长的主因。
去年需求受限的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去年同期数据是4.5%。9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9%,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增速连续2个月回升。其中,接触性服务业需求释放较快,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增长14.4%。紧随其后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实现12.1%的增长,较一季度数据均有上升,互联网广告业务需求得到增长。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75035亿元,同比增长3.1%,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投资增长的主动力依旧来自公共部门。去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从去年开始民间投资增速下行,依然没有止跌迹象。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2%,制造业投资增长6.2%,而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1%。去年同期这三个领域的投资增长率分别为8.6%、10.1%%、20.2%和-8%。对比来看,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数据亮眼,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房地产行业投资持续负增长,且下滑增速持续加大。
在房地产上,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23.9%,房屋竣工面积增长19.8%,住宅竣工面积增长20.1%。保交付依旧是房企的重心。房屋竣工面积、待售面积同比增长率相近,市场处于存量的消化阶段。进入九月,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推行“认房不认贷”的政策,政策层面的利好逐渐落地,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库存和去化问题,长远来看,保交付只是基本盘,地产也会走进更精细化运营的品质交付阶段。
细分来看,全国商品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5%,商品房销售额下降4.6%,房价得到轻微拉升。除东北地区房价有所下降外,其余地区房价均有小幅上升。东部地区仍是主推力,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占全国的45.8%、61.7%,但相比同期数据下降5.2%、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9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同比涨幅扩大,二手住宅环比转涨、同比降幅收窄;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有涨有降。
去年12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跌至94.36的阶段低谷后,在今年一季度企稳回暖,今年三月达到94.71,但依旧处于较低景气水平,三四月一波小阳春后,这一指标持续下跌。去年八月这一指标为95.03,处于适度水平,之后一年一直处于较低景气水平。
房地产景气度指数从适度水平转到较低景气度。与之对应的是,上游家装耐用品行业持续承压。房地产的政策将持续影响上下游需求的释放。
投资增长较快的是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1.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3%、11.8%,去年同期分别为23.4%、13.4%,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加20.7%。我们正面临很多复杂的挑战,科技、制造、能源都关乎我们的产业安全,是经济恢复的重中之重,而目前这些领域都呈现强势增长劲头。
1—8月份,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30.8%,而作为间接预示经济走势的两个先行指标——社会用电量、货运量,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08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第二产业用电量395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第三产业用电量110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37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1%。
国家铁路局披露,2023年前三季度,国家铁路运输货物总发送量373555万吨,同比增长0.3%,铁路运输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112.4%,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111.3%。去年同期则分别为37.2亿吨,同比增长5.9%。
在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上,今年前三季度,该指标仅1月44.7%,其余月份则均在50%的枯荣线以上,物流供需恢复乐观。
出口方面,前三季度出口总额达176025亿元,增长0.6%,去年同期增长率为10.7%。进口131996亿元,下降1.2%,去年同期增长率为7.5%。进出口总额308021亿元,同比下降0.2%。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1%。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3.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5%。按美元计,今年三季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进口有所下降,但出口大幅下降幅度较大,贸易顺差下降了13%。这是三个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2万亿美元,相较年初的3.18万亿美元,有小幅波动。
在出口结构中,电动车出口成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0.2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占出口总值的58.3%,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及其零配件、船舶、电工器材分别增长48.2%、26.8%、16.2%。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07万亿元,占17.5%。
而外部市场的稳定性,对于出口的后续增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前后对比来看,作为经济晴雨表和国际贸易先行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在去年前三季度的指标表现,高于今年。此外,在经历一段波动后,去年五月这一指标达到年内峰值。但就今年前三季度趋势来看,该指数仍有较大的上扬空间。
看完外需,再回到内需。
在收入端,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8元,同比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去年同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5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2%。
在居民收入结构中,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6747元,增长6.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0%。去年同期,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678元,增长5.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7%。
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1%,衣着价格上涨0.9%,居住价格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4%,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2%。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鲜菜价格下降,粮食、鲜果价格上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2%。
在储蓄上,今年前三季度存款增加22.48万亿元,同比少增2737亿元。
再看消费端,今年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107亿元,同比增长6.8%。去年同期增速为0.7%,上年四季度为下降2.7%。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增速连续2个月加快;环比增长0.02%。
按消费类型分,前三季度商品零售305002亿元,增长5.5%,餐饮收入37105亿元,增长18.7%。去年一季度商品零售98,006亿元,同比增长3.6%,收入10,653亿元,降低4.6%。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商品零售额增长12.2%,去年同期增长2.2%,其中黄金占据大头。
此外,全国网上零售额108198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0435亿元,增长8.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4%。去年同期全国网上零售额达95884亿元,同比增长4.0%。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7%。
而与餐饮对应的,还有旅游需求的释放。民航局数据显示1-8月,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61.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9.7%,行业总体运输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8.9%,较2022年四季度大幅提升38.5个百分点。
另据国家铁路局披露,2023年前三季度,国家铁路运输货物总发送量373555万吨,同比增长0.3%,铁路运输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112.4%,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111.3%。
其中,航空客运需求快速恢复,国内客运规模恢复至疫情前九成。1-8月,民航共完成旅客运输量4亿人次,同比增长122.4%,旅客运输规模约2019年同期的92.8%。
其中,国内航线、国际航线分别完成3.9亿人次、1536.7万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115.2%、1591.2%,国内航线旅客运输规模微超2019年同期的39244万人次,国际航线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30.8%,但较之一季度数据均有显著提升,国际航线后续的增长仍有待观察。
伴随经济持续复苏,就业形势也总体稳定。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录得5%,较8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为2021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
积极的信号已然出现,复苏的顺序总有先后,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悲观,不迷茫,抓住长期的确定性。
编辑:徐图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75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