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0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78项

前海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0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78项

前海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0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78项

  前海打造了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发债等多个跨境金融特色品牌。这是建设中的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 前海管理局供图

前海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0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78项

  越来越多香港青年融入大湾区奋斗逐梦,这是90后创业港青郭玮强。 新华社资料图

  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重磅发布。《前海方案》聚焦“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扩展前海合作区发展空间,支持前海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大前海,向未来。2年来,扩区显著提升了前海的发展能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了前海新的发展活力。生机勃勃的前海,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担起示范引领的重任,写下了别样精彩的前海故事。

  “扩区”

  携手招商引资,“大前海”协同发展

  《前海方案》支持扩展前海合作区发展空间,合作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新增了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区22.89平方公里、宝安中心区及大铲湾片区23.32平方公里、机场及周边片区30.07平方公里、会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区29.36平方公里。

  前海合作区扩区,并非设立单独的行政区,新扩展区域涉及深圳宝安、南山多个片区,“大前海”的整体发展,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前海方案》发布当年,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便携手南山区政府、宝安区政府举办2021年前海招商大会,首次向外界全面展示“大前海”,重点推介“大前海”的未来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政策利好等,助力国内外企业把握机遇、赢得商机。此后,2022年的前海招商大会,同样由前海管理局联动南山区政府、宝安区政府举办。

  如今,为了推动“大前海”发展,前海、南山、宝安携手招商引资、加强政策协同,已经成为常态。

  2023年3月,“筑梦前海 益企向未来”前海合作区惠企政策宣讲会举行,宣传推介“大前海”最新利好政策和营商环境。会上,前海、南山、宝安企业服务中心共同签订企业服务合作协议,“协同”成为了本次合作协议的关键词。在政策协同方面,在“大前海”经营的企业,不仅可以申请享受前海扶持政策,还可以申请南山或宝安的政策。同时符合前海、南山、宝安同类性质扶持政策规定的,企业可以择优选择。在资源协同方面,积极推动资源要素跨区域协作,整合政府及社会资源,为企业提供特色增值服务。在服务协同方面,通过共享企业服务经验,共同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随着“物理扩区”的实现,前海“政策扩区”也稳步落地。《前海方案》发布后,国家相关部委、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支持前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政策举措,有关政策举措皆覆盖前海扩区后的全部区域。

  2年来,前海的各类产业政策进行了迭代升级,前海管理局在不同领域先后推出系列利好政策,涉及金融业、专业服务业、法律服务业、商贸物流业、科技创新、产业空间扶持等,绝大多数政策条款适用于扩区后的全部区域。若同时符合南山区、宝安区、前海合作区同类性质扶持政策规定的,则按照“择优不重复”的原则给予支持。

  发展能级提升,生机勃勃态势凸显

  扩区的落地,显著提升了前海的发展能级。一方面,扩区丰富了前海的资源要素,新扩展片区的加入,让前海产业发展载体更大、类型更丰富,有利于为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提供更大空间,让前海在更广的范畴里承担先行先试的使命。另一方面,有利于为港资、港企、港人创造更多机遇,深化深港合作,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如今的前海合作区,汇聚海港、空港、综合保税区、国际会展中心,禀赋优越,创新资源要素和头部企业集聚,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发展上有着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

  今年以来,多个重大项目在前海开工,扩大有效投资,并将带动产业集聚,为前海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位于前海合作区前湾片区的前海深港创新产业园项目,总投资73.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研发办公、配套宿舍、公共配套等。该项目建成后,将为前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20.3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其中60%的产业空间将专门用于引进港资机构,努力打造成为深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示范基地。

  位于前海合作区会展新城片区的前海深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厂房、研发用房、配套宿舍等。该项目建成后,将提供约23.4万平方米高质量、低成本、定制化的厂房空间,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

  扩区后,前海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持续生动显现。据统计,2022年,前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48.7亿元,同比增长5.2%。2022年,前海实际使用外资58.6亿美元,占全市53.5%、全省21.0%、全国3.1%。2023年上半年,前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3.05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第一大行业营利性服务业增长表现突出,增长30.9%;交通运输业持续恢复,增长13.2%;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增长25.3%。

  “改革开放”

  打造“一平台”制度创新领先,科技创新成为新看点

  《前海方案》赋予前海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使命,并就“一平台一枢纽”提出了系列支持政策措施。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一直是前海发展的关键,也是其鲜明特征。《前海方案》支持前海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制度创新备受关注。据悉,截至2023年8月底,前海在投资、贸易、金融、法治等领域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05项,其中在全国复制推广78项。  

  “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推广深圳经济特区共5方面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其中,“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法律规则衔接”“创新机制建设国际仲裁高地”“允许香港建筑业专业机构及人士在深提供服务”等多项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与前海密切相关。

  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案例是,过往香港建筑业专业机构及专业人士跨境执业面临障碍,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地与香港在工程建设领域执业资质、资格体系不同。

  而前海率先探索出台了对标清单,明确了香港哪种资质、资格对应内地哪种资质、资格,从而确定香港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在前海可执业的范围,打破了原先的执业壁垒,进而实现备案即可在前海执业。

  如今,前海在不同领域开展的先行先试探索仍在继续。比如,在便利港澳人士跨境执业方面,经备案可在前海执业的覆盖范围持续拓展,由港澳建筑业专业人士拓展到了港澳涉税专业人士、港澳导游及领队等多类人士,推动跨境执业最大程度“降门槛、增便利、促合作”,推动港澳专业人士跨境执业“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资源要素丰富,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  

  前海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涉及的领域包括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治理模式等。其中,科技创新成为前海扩区后新的发展看点。

  在现代服务业优势的基础上,《前海方案》赋予前海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新任务,拓展了前海的发展领域。

  2023年6月,首届前海颠覆性技术创新论坛在前海举行。前海以论坛为契机,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推动香港基础研究与深圳产业化能力、市场需求融合发展,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产业化为突破路径,努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在该论坛上,前海颠覆性技术创新联盟正式发起。联盟将致力于集聚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科技团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服务机构、创新人才等资源,探索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联盟成员间在创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国际技术转让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同时提升颠覆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及协同效应,推进社会创新文化建设。

  2023年9月,华为全球云工厂赋能中心落户前海。该赋能中心将通过整合产业运营商、云盟工厂、设计服务商、元器件供应商、物流供应商等多方资源,以新一代工业软件体系为基石,以产业数字平台为载体,构建工业大数据、训练工业大模型、服务产业大集群,造一批企业转型标杆,促进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扩区后的前海资源要素丰富,还可善用南山的科研生态优势、宝安的产业集群优势以至香港的基础研究优势,前海正在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探索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建设“一枢纽”金融开放试验示范,法规衔接取得成效

  《前海方案》支持前海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涉及深化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等。  

  打造多个跨境金融特色品牌  

  金融业是前海发展的重点产业,也是前海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在金融领域,前海被赋予“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的定位。首笔跨境人民币贷款、CEPA框架下首家港资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CEPA框架下首家港资控股的证券公司……多年来,前海在金融业开放上先行先试,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打造了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发债、跨境股权投资、跨境资金池等多个跨境金融特色品牌。

  202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提出30条金融改革创新举措,为前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提供金融支撑,发挥前海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作用。

  该意见从民生金融、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现代金融产业发展、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加强金融监管合作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强化前海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功能,支持香港融入国家金融改革开放新格局,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打造全国首座国际仲裁大厦  

  除金融业外,法律事务是前海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另一个焦点领域。法治是前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前海方案》赋予前海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任务。据前海管理局方面介绍,目前,前海法治建设已初步形成“四大体系”,包括门类齐全的商事争议解决体系、接轨国际的规则体系、全链条全周期的法律服务体系、充满活力的法治创新体系,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

  在前海合作区内建设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规则衔接,成为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据悉,目前,在前海注册的港资、澳资、台资及外商投资企业可协议选择域外法解决合同纠纷,前海率先探索的“建立跨境仲裁协作和国际仲裁合作新机制”“探索跨境商事规则衔接”等案例先后入选国家发改委、省大湾区办典型经验和案例。

  前海还打造了全国首座国际仲裁大厦,深圳国际仲裁院总部入驻前海国际仲裁大厦,大厦集聚了国际商事调解、域外法律查明、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机构。前海依托深圳国际仲裁院建设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国际化程度国内领先。

  焦点

  前海定位和发展与香港紧密相连

  为港资港企港人 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前海方案》中指出,开发建设前海合作区是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作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前海的定位和发展始终与香港紧密相连,支持香港拓展发展空间、促进粤港澳合作是其重要使命。

  2023年年初,深港口岸恢复通关不久,前海管理局便奔赴香港举办了“深港携手 共赢未来”前海合作区宣传推介会,诚邀香港及国际人才、企业到前海谋发展、赢未来。参会的香港嘉宾纷纷对前海发展表达期待和信心。嘉里建设高级顾问何述勤表示,前海嘉里中心作为前海第一个引入“香港建造模式”的建设项目,获得了前海管理局的鼎力支持和全方位服务,吸引了顶尖企业落户前海,已形成了一个国际化商务社区。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会长郭志华表示,期待可以组团考察前海,帮助香港中小企开拓商机。

  多年来,前海的开发开放为港资、港企、港人提供了更多发展的选择和机遇,推动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可以看到,前海推出的一系列产业政策均突出深港合作。一方面,不少扶持政策按照扶持标准的1.2倍“加码”支持港资机构;另一方面,面向港资机构、香港投资者、香港专业人士或香港青年,出台具针对性政策,引导其在前海集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深港两地采取了更多的协同行动,善用前海这一重大平台深化深港合作。2022年9月,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和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联手推出《关于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的十八条措施》。有别于前海的其他产业政策措施,该“十八条”措施由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和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共同研究推出,采取联合发布形式,在深港两地同步发布,深港合作的内涵得到了充分彰显。

  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就业创业,是前海贯彻落实《前海方案》、推动粤港澳合作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前海积极构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生态,搭建港澳青年就业、实习平台,其全力打造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被称作香港青年到内地发展的“第一站”,累计孵化香港创业团队数百家。梦工场在提供创新创业空间的同时,还提供政策扶持、投融资对接、创业辅导、公司落地等一站式服务,营造了创业型企业及人才集聚交流的良好氛围。

  在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郭玮强表示,前海的一流环境和友好政策给予香港青年有力的支持,助推了公司的发展,以前海为“第一站”,让个人事业发展找到了广阔的舞台。

  近年来,前海聚焦香港青年的重点关切,稳步推出了系列受益面广、关注度高的政策措施,有力支持香港青年逐梦大湾区。以住房为例,前海面向符合条件的香港人才配租人才住房,做好香港人才的住房保障工作,解决其后顾之忧,增强了港青的幸福感。 

  总第083期

  统筹:王睦广 董晓妍 李斌

  采写:南都记者 王睦广 南都深圳新闻中心出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72887.html

      
上一篇 2023-10-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