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国GDP为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增长4.9%。这意味着,只要四季度GDP能够实现同比增长4.4%以上,就可以保障完成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
“今年是我们国家遭遇三年疫情冲击经济恢复的第一年。国民经济顶住了来自国外的风险挑战和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总体上持续恢复向好。”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这样评价。
从前三季度宏观面上的数据来看,整体判断是“好于市场预期”。无论是制造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城镇调查失业率等多项指标,表现都超出此前市场预期值。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连续三个月降幅收窄,9月份同比下降2.5%,这说明国内总需求稳中向好。
信心的恢复也在进程之中。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同比虽然仍为负增长,但降幅已经比1-8月收窄了0.1个百分点。如果扣除房地产投资,民间投资增长9.1%,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尽管在微观和某些具体产业层面出现了一些预期偏差和调整,但整体来看,2023年的经济增长已经基本回到了常态轨道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一度被市场所担忧的通缩风险,并没有出现,这也再一次展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复苏能力。在全球政治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的当下,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澎湃复苏动能到底从何而来?其实在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中,也能够找到答案。
比如,从工业行业视角看,9月份,汽车制造业增长9.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5%……部分行业有压力、挑战,也有新的亮点。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是一个大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工业能够稳步增长,经济发展就有保障。
而从消费端来看,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8%,全国网上零售额108198亿元,同比增长11.6%;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在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行业出现了转型压力之时,这些产业事实上接过了增长的接力棒。这些接近甚至超过两位数的高增长,都是我们理解经济复苏的观察窗口。
如果穿透行业和数据,回到底层逻辑来看,会发现当下这些行业和产业高增长的逻辑其实都是一致的:向更活跃开放的市场要增长,向知识密集型的先进制造行业要增长。经济转型升级阶段当然会有阵痛,但新机也正孕育其中。
当经济增长走出因疫情带来的特殊压力,回归到此前市场所熟悉的新常态之中,我们也必须重新审视此前经济转型升级中遇到的“三期叠加”等压力。这些压力其实从未消失,当下也正在进一步提示我们,需要不断通过改革调整结构,通过开放促进发展,以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型升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7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