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客户需求不变,需要改变的是服务方式和能力模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

10月17日,“2023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以“金融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王洪栋代表该行财富管理部出席,并谈到了该行对于管理行业的最新思考与探索。

王洪栋首先谈到,今年以来,财富管理行业整体“增长压力比较大”。具体表现包括,中高端客户数量和管理资产规模同比增速趋缓;存款规模增长尚可,但成本压力较大;理财市场受债市波动影响较大;A 股市场处于波动期,公募基金特别是权益类基金募集量不及预期;7月31日后人身险产品定价利率调整,加之后续行业自律手续费变化,短期内银保业务承压。整体来看,营收增长的挑战较大。

那么该如何看待当前形势?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认为,当前是财富管理行业转型期遇上了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波动期,又遭遇了新冠疫情等外部冲击,多个不利因素“几碰头”。财富管理行业总体向上的趋势不会变,渡过转型期后会越来越好,仍然具有成长性。

“这个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依据就是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朴素愿望始终存在,不会改变,应该被充分满足和尊重。‘通过银行理财产品获得稳健收益、通过保险产品获得风险保障、通过公募基金获得超额回报’的需求不仅不会变,还会进一步增长。”王洪栋分析道。

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认为,因为过去一段时期,财富管理行业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是相对容易的。而在当前的环境下,过去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方式难以为继。“因为,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是,既要满足客户需求,也要管理好风险。高质量发展阶段,财富管理机构需要做出一系列的主动改变。”王洪栋表示。

这些改变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银行理财业务方面。要体系化地围绕债券市场构建专业服务能力。产品研发上,低波稳健产品的重要性,需要得到更高的重视度;投研能力上,要加强对债券市场的研究,尤其是对信用风险的跟踪,要形成House View;在客户服务上,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补上债券知识,能够用专业而通俗的解读,让客户更好地理解市场和产品的波动;在客户细分上,净值化转型后,一部分客户因净值波动而不再接受银行理财产品,所以我们要找到适配该业务的客户。净值化转型后,零售业务增长的核心竞争力,将从“高收益产品单力拉动”转变为“净值产品和顾问服务的双力拉动”,从“客户触达能力+信息分发能力”转变为“投资研究能力+数据驱动能力”。在完成上述转型后,理财业务的质量将得到明显提升。

二是在保险业务方面。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保险业务应回归风险保障的本源。“保险姓保”,客户经理需要聚焦资产安全、养老规划、收入补充、资产传承四大类保险场景,为客户做好全面风险管理。

三是公募基金业务。这两年来,基金经理明星化的认同感下降,甚至有些投资者对主动管理产生超额收益的性价比产生质疑。今后,公募基金还是应该回到顾问式服务上。顾问式服务的体系到底应该怎么建立,始终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总体来看,顾问式服务在私行领域相对容易实现,但面向亿级全量客户提供服务的难度较大。目前,中信银行的探索方向是围绕“顾问式管理”这样一种介于中心化和分布式之间的模式,通过建立多层次的顾问体系,面向全量客户提供顾问式管理服务。

四是在数字化方面,做好做精银行理财、保险、公募基金三大业务的共同要求是,客户分层分群经营要做得更加细致。因为过去类刚兑产品几乎可以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净值化之后,只有精准找到目标客户,准确识别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状况、投资偏好等信息,通过精准匹配提高销售效率,这就需要夯实数字化这一基座,关键是业数团队深入融合。中信银行已经建立了多个业数融运团队,实现业务和数据的深度融合。今年,中信手机银行 APP 中推出了数字人财富顾问,为千万级客户提供千人千面的顾问式管理,通过解决投前、投中和投后三个环节的痛点问题,有效提升客户投资体验。这些都是数字化驱动下客户精细化经营的落地实践。

“当前,财富管理行业,变的是市场环境,不变的是客户需求,需要改变的是服务方式和能力模型,不变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初心。改变就需要攻坚克难,行业实现转型之后,财富管理将真正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全量客户的需求在数智化的支持下被充分地、便捷地满足,从业者专业水平不断提升、顾问服务能力可以一技傍身,财富管理机构的业务规模和盈利收入能够熨平周期稳步增长。让我们为此而努力!”王洪栋在演讲最后表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71748.html

      
上一篇 2023-10-1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