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重要性银行”光环下,南京银行的重重忧思

撰稿|行星

来源|贝多财经

南京银行喜忧参半,提名系统重要性银行,还面临信誉老题、业绩新题难解的问题。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展了2023年度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认定20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南京银行首次入选该名单,成为第五家入选的城市商业银行,也是江苏省内第二家入选的法人银行。

“系统重要性银行”光环下,南京银行的重重忧思

然而,一直引领城商行脚步的南京银行近年来焦虑不少,其光环下的阴影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一显现。

一、业绩陷入失速,行业优势不显

南京银行半年报显示,该行2023年上半年收入243.04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35.32亿元微增3.28%;归母净利润106.85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01.51元增长5.26%;扣非后净利润103.78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99.97亿元增长3.81%。

“系统重要性银行”光环下,南京银行的重重忧思

截至2023年6月30日,得益于发放贷款和垫款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增加,南京银行的资产总额为2.22万亿元,较2022年年末的2.06万亿元增长7.92%;其中贷款总额达1.06万亿元,较2022年年末增长12.36%。

“系统重要性银行”光环下,南京银行的重重忧思

虽然南京银行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与利润均保持增长,但其反映盈利能力的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其中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2022年同期下降0.60个百分点,总资产收益率下降0.11个百分点。此外,该行的拨备覆盖率亦从397.20%下降至380.11%。

“系统重要性银行”光环下,南京银行的重重忧思

不仅如此,南京银行2023上半年的业绩增速也明显放缓。贝多财经了解到,该行2019年中期至2022年中期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3.29%、6.60%、14.09%和16.28%, 2023年中期的收入增速则如同踩下“急刹车”般跌至3.28%,为五年间的最低值。

“系统重要性银行”光环下,南京银行的重重忧思

数据显示,南京银行2020年中期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仅为4.98%,较2019年中期15.07%下降10.09%,2021年中期则迅速增至17.07%,又于2022年进一步增至20.07%。截至2023年中期,该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为5.26%,再度出现下滑。

“系统重要性银行”光环下,南京银行的重重忧思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常熟银行于2023年上半年以12.36%的增长率位列银行收入增速首位,市场平均收入增速为2.47%;江苏银行以27.20%的增长率位列归母净利润增速首位,市场平均归母净利润增速为8.94%。

虽然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各家银行2023年上半年的增速趋于平缓,但相较业绩增速大放异彩的常熟银行和江苏银行,同位于江苏省内的南京银行表现难言可观,归母净利润增速甚至低于市场均值。

业绩阴云下,南京银行的股价也持续走低。截至10月17日,南京银行股价报收7.97元/股,总市值约为824.40亿元。而其今年年初的股价约为10.10元/股,总市值1112.98亿元。也就是说,南京银行的市值在十个月的时间内缩水近300亿元。

重重困局下,南京银行背后的隐忧或能从其颇为波折的发展史中读懂一二。

二、屡受大企牵连,信誉恐遭波及

据了解,南京银行于1996年2月8日成立,注册资本本3.5亿元,资产规模超60亿,是一家由国有股份、中资法人股份、外资股份及众多个人股份共同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体制。

自成立以来,南京银行便前瞻性地进行优质客户群体的扩容,先后于2001年、2005年引入国际金融公司和法国巴黎银行入股。2007年7月,南京银行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城商行。

立足“市民银行”定位,南京银行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在全国率先尝试城商行异地参股其他城商行的发展模式,辐射多点布局,于2016年实现京沪杭及江苏省内设区市全覆盖。

同年,南京银行突破万亿资产规模大关。2016年4月27日披露的年报显示,该行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28.30亿元,同比增长42.77%;归母净利润70.01亿元,同比增长24.82%,各项业绩增速迅猛。

随着资产规模的增长,南京银行也暴露出其作为地方性银行的风险与局限。据媒体报道,2014年8月,南京银行与雨润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南京银行称将积极帮助雨润集团拓展新型融资渠道,并授予后者50亿元授信额度。

然而,雨润集团最终没能跨越破产重组的“罗生门”。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南京市内的另两家企业身上,2018年末,丰盛集团爆发债务危机,与丰盛集团旗下中国高速传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南京银行再度被波及。

2018年7月4日,在三胞集团陷入600亿债务的背景下,“三胞集团联合授信机制工作推进会”召开,南京银行等相关负责人明确表态,将与三胞集团共渡难关,支持三胞集团战略转型。此前,南京银行已对三胞授信10亿元。

对南京银行而言,多次在债务危机中充当“白马骑士”却屡屡失败一事虽然并不存在经营活动上的实质性损害,但其信誉与口碑却难免会受到影响。

三、信任危机频发,曾连收12张罚单

2022年6月29日,随着一则公告的发出,南京银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公告称,董事、行长林静然因工作需要、另有任用,于当天向董事会提交辞职报告,辞去董事、行长以及财务负责人等职务,董事长胡升荣暂时代为履行行长职责,而彼时的林静然仅在南京银行任职两年左右。

南京银行又于官网发公告称,因“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印章使用年限较长、磨损严重,为便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决定更换印章,新印章名称不变,已备案登记。然而不久后,该公告又被官方撤下,“换章事件”不了了之。

与此同时,这场危机的“导火索”林静然被曝出出任南京东南国资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委员。种种不寻常的表现引起了业界猜测,一位傅姓首席分析师在某个微信群中与其他人时探讨称“据说南京银行窟窿很大”。

最终,这场危机随着南京集团以恶意造谣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散播不实信息的分析师公开道歉画上了句点。但负面舆论难免对南京集团产生了影响,6月30日,南京银行的收盘价报10.42元/股,下跌6.46%,又于7月1日再跌1.25%。

贝多财经发现,南京银行还屡屡领到罚单。仅在2020年6月4日至5日两日内,南京银行就连续收到了来自江苏银保监局的21张罚单,罚没总金额超1400万,信贷违规和同业投资为其受罚“重灾区”。

其中,南京银行江北新区分行工作人员陈浩在任职期间向亲朋好友宣传南京银行内部协议存款,承诺年化利益9%-14%不等的高息,使用虚假存款协议书与被害人签订合同,先后骗取28名被害人存款,金额共计人民币1329.82万元。

上述事件被江苏银保监局判定为内部控制不到位、对员工持续实施合同诈骗行为长期失察,南京银行被罚款60万元,该事件甚至上榜了第三方机构推出的“2020年315银行欺骗客户榜”,影响之恶劣不言而喻。

今年8月25日,南京银行又因办理经常项目资金收付,未对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进行合理性审查;未按规定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统计报表等资料;违反外汇登记管理规定被罚款60万元。

南京银行曾公开称,其始终坚守做强做精做出特色,致力于成为中小银行中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商。而在市场增速放缓、经济形势诡谲多变的情况下,南京银行的未来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71608.html

      
上一篇 2023-10-1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