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实习生武佳颖 北京报道
10月17日,2023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建设银行首席信息官金磐石出席论坛,并就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融合创新这一话题发表演讲。金磐石表示,数字技术正前所未有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创新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是缓解金融供需矛盾的重要抓手,也是助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举措。
金磐石首先介绍,2018年建设银行率先将普惠金融确立为全行发展战略,秉持“数字、平台、生态、赋能”发展理念,通过数字技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更多市场主体平等、高效地享受现代普惠金融服务,保障新时代普罗大众的平等金融权益,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截至2023年9月末,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全市场占比约10%,服务客户近310万户,已成为市场上普惠金融供给总量最大的金融机构。”金磐石介绍道。
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个世界性难题,需求端表现为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供给端则体现为信用发现难、评价难、获客难,究其症结在于银企信息不对称,而金融科技给予了行业“破题”的机会和能力。
金磐石认为,以数字技术助推普惠金融发展,是打造新引擎、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银行综合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手段,分析用户沉淀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全面、精准的客户画像、需求识别与服务推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金磐石进一步介绍了建行的具体实践。金磐石表示,可以以数字技术开辟崭新路径,实现金融服务的“普”与“惠”。
一是以数字技术提高普惠客户洞察能力。建设银行突破了传统以财务报告为主的信用建构方式,对内将小微企业和企业主的交易流水、工资发放等多维数据进行系统整合,对外形成以政府及公共事业类数据为主体、特色场景类数据为助力的外部数据体系。通过内外部数据集成和交叉验证,精准洞察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构建普惠金融客户画像,通过数字化手段为普惠客群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找到了路径。
二是以数字技术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一方面是提供更加便捷的专业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客户点多面广,传统金融一直难以解决服务耗时长、半径小、成本高的问题。建设银行深度挖掘数据,提炼关键特征和信用评价要素,构建小微企业评分卡模型,并重塑小微信贷作业流程,支持客户自主申贷、自主办理,贷款效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是打造更加友好的金融服务体验。建设银行在业内首创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移动端服务平台——“惠懂你”APP。通过运用生物认证技术和数据模型精准化识别客户、自动化获取信息,将单点式、分散型的技术优势变成系统性、网络化的智能融合,让普惠群体获得7×24小时移动化服务。
三是以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服务拓维。在小微领域,“惠懂你”平台整合集团内外资源,以自研移动众研平台和开放银行为基石,构建“信贷融资+综合金融+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平台。在涉农领域,建设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依托“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集成“存贷汇缴投”等金融产品和民生服务功能,把银行网点的“窗口”延伸到“村口”。在科创领域,创新形成科创金融“价值”服务体系;建立“创业者港湾”,提供创业孵化、创投服务、产业对接等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
四是以数字技术增强普惠金融风控效能。利用多模态数据,使用流计算、内存数据库、小样本学习等技术,构建针对不同客群的集成模型,形成动态更新的信用评价体系,支持实时综合智能决策。创新“六位一体”风控体系,设计十大风控工具,提前揭示不良客户风险,以3%的月均预警率覆盖95%的不良客户,建构业务健康发展“护城河”。
“就在前几天,10月1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强调要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支持金融机构深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实现数字化转型,打造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健全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面对新阶段、新格局下的新要求,需进一步夯实基础,推动数字普惠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金磐石表示。
金磐石具体谈到三个方面:
推动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实现数据要素的价值最大化。数据要素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一是丰富数据要素供给,在企业数据、政府及第三方信息平台的公共数据基础上,融入实体经济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等诸多数据要素,补充信用评价依据。二是构建高标准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集成多源数字信息,在数据治理、数据资产运营、数据安全、数据价值评估等环节科学管控,夯实数据质量基础。三是推动隐私计算在普惠金融数据可信流通领域的广泛实践,破解金融机构基于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诸多因素考虑,无法采用传统数据共享方式进行信息互联的困局,实现数据不出门、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的目标。
强化先进数字技术的赋能应用,驱动多元化场景模式的研发创新。数字技术能够将现实物理空间、社会生活空间和虚拟网络空间进行多维联通融合,有效连接普惠金融相关市场主体,激发创新动能。通过运用开放银行、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聚合保险、信托、互联网公司等多方资源,将数字普惠服务无缝嵌入客户的生产生活场景中,以客户诉求触发金融服务需求,实现“无处不在的银行服务”。全社会各方携手共享科技成果,在深化技术合作的道路上推进普惠金融新模式新场景的持续创新。
坚守风险防控底线,护航普惠金融行稳致远。数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赋予普惠金融全新内涵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问题。如技术漏洞带来的黑客攻击、数据造假滥用带来的金融欺诈、客户信息泄露带来的隐私暴露等,需要全方位提升风控能力,在技术升级加固、反欺诈体系建设、消费者权益保护、模型算法安全、授信额度策略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夯实,守牢风险防控生命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7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