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欣 北京报道
“所有问题的解决都要通过发展的方式来进行,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应该采取措施巩固前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同时要进一步夯实经济恢复的基础。”10月16日,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举行的《中国宏观金融分析》2023年第三季度发布会上,作出如上表述。
针对大家经常讨论的资产负债表的衰退,有人表示,如果杠杆率下降,似乎就是资产负债表的衰退。但管涛认为,这个结论似乎过于简单。“资产负债表的衰退,如果仅从杠杆率的变化来看,似乎欧美日比中国的情况还要严重,显然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
从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变化来看,2021年—2022年,中国累计下降了0.8个百分点,美国下降6.6个百分点,日本上升2.7个百分点,英国和欧元区分别下降14.6和8.5个百分点。
从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变化来看,中国2021年—2022年累计下降0.6个百分点,美国下降4.5个百分点,日本上升8.0个百分点,英国和欧元区分别下降7.5和4.6个百分点。
从整个宏观杠杆率变化来看,中国2021年—2022年两年上升3.1个百分点,美国下降38.4个百分点,日本下降6.3个百分点,英国和欧元区分别下降69.5和38.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是,疫情三年中国宏观杠杆率升幅高于大多数的美西方经济体。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后,中国无论是财政政策或是货币政策都保持着相对克制。第一年中国宏观杠杆率设升幅小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但三年下来以后,中国宏观杠杆率上升了30个百分点,日本是33.7个百分点,美国只上升0.7个百分点,英国下降了20.9个百分点,欧元区下降了7.7个百分点。
为什么中国第一年杠杆率变化不大,但是三年下来杠杆率变化比较大呢?管涛分析认为,主要原因不是“分子”的收缩,即债务的负增长,而在于“分母”。一是实际经济增速下降比较快,二是GDP的平减指数增长比较慢。
2020年—2022年这三年,美国、英国、欧元区的GDP的平减指数复合增长率分为是4.4%、3.4%、2.9%,中国和日本这一数据分别是2.6%、0.3%。如果加上实际经济增速差距的收敛,2020年—2022年美国、英国、欧元区和日本,与中国三年复合平均名义经济增速的差距相比2017年—2019年三年复合平均增速,分别收敛了4.2、2.7、2.9和1.8个百分点。
管涛认为要关注宏观杠杆率上升,提出了建议:
第一,应该跳出“通货紧缩、流动性陷阱、资产负债表衰退”等概念之争,研究真问题,拿出真的解决方案。当前的情况其实反映的还是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要及时采取措施遏制这种势头,否则将来治理起来会更困难。此外,最近大家讨论比较多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提法,一些人不去肯定其合理的方面,而是吹毛求疵,这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第二,从实际情况来看,任何事情,政策、决策都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做选择的。物价低迷反映的问题是国内需求不足,是复苏面临的挑战。但另一方面,也表明通胀不是经济复苏的掣肘。我们应该增加对通胀的容忍度,基于将来有可能出现的通胀,更多要考虑的是用财政政策工具去应对结构性通胀问题。
第三,要抓住低物价的有利时机,用好正常的财政货币政策空间。保留政策的财政货币政策空间是留着用的不是攒着看的,“该出手时就出手”。更重要的还是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近日,IMF在10月的《世界经济展望》里对于中国的政策建议中,提到了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发力,同时更多的财政政策用于支持消费,实际上就是帮助市场主体改善资产负债表,改善偿付能力。
最后,在扩投资的同时要更加重视促消费,通过最终消费需求带动有效供给,进而带动民间投资。今年前8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比2015年—2019年同期的平均水平高了4.8个百分点,但是民间投资占比下降了8.9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固然堪忧,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民间投资下降得很快。民间投资比较低迷除了行业发展出现波动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最终的消费需求,民间投资缺乏扩大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70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