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宇丹
山东在新能源产业上的大布局大项目将带来2.5万亿投资规模,谁能吃到红利?
赛马制下,山东省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短短三年间“跑”出近千家规上企业,总产值超4000亿元。枣庄、泰安、滨州、菏泽四个省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快速崛起,走出了一条区域经济抓住新兴产业机会逆袭的经典路径。
1.一个地级市办会,引来千亿投资!
前不久举行的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山东省新能源产业推介会上,山东省能源局局长胡薄在推介会上透露,目前,山东已经形成了枣庄、济宁、泰安、滨州等省级新能源产业集群,集聚规上企业近千家,总产值超4000亿元,涌现出的国家级、省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50余家。
区域新兴产业集群聚集的能量,体现在“办会能力”上。
今年6月举行的2023中国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上,42个投资项目签约,总投资1267.04亿元。这个大会是滨化集团与滨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滨化氢能源公司董事长陈磊磊说,滨化集团计划将这一国家级盛会永久落户于滨州,每年举办一次,明年还将在“一带一路”沿线举办海外论坛。
2022年9月举行的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一共招引了 38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2700亿元。2023年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累计签约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165个,投资总额达1380亿元。
仅凭一个地级市力量,就能撬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造一个国内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高端产业合作平台,体现了这些区域产业集群的行业影响力。
2022年,欣旺达将供应商大会放在枣庄举行,显示出对于这座布局在最北方的生产基地的高度重视。
2月14日,山东集中开工1000个重大项目,16市比拼“开门红”,公开报道中提及的6个百亿项目中,4个与新能源有关。
山东省能源局局长胡薄在推介会上透露,在新能源产业上,山东总共规划了九大工程,十四五期间已公布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和鲁北盐碱滩就达到1.25亿千瓦。山东充分利用广阔海岸线,优质核电厂址和丰富的盐碱滩涂地,建设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鲁西南五大千万千瓦级的清洁能源基地,总规模超两亿千瓦。
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新能源装机达到86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较2020年翻了一番。今年1-8月,实现发电量10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4%,较2020年同期翻了一番。其中,光伏发电5145万千瓦,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风电2430万千瓦跃居全国第四位,生物质发电422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
胡薄在推介会上说,山东在新能源产业上的这些大布局、大基地、大项目直接带来2.5万亿投资规模,配套装备产业发展空间超万亿元。
2.2.5万亿投资规模,谁能获得“加速度”?
全球新能源产业战局中,谁能跑得更快成为决定性因素,产业竞速在这些新崛起的区域性产业集群体现得分外明显。
去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份“重磅大礼包”特别强调“赋予山东更大的改革自主权”。
山东16市,谁能把“更大的改革自主权”用足,把政策红利发挥到极致,谁将会获得更快的“加速度”。
枣庄是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枣庄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枣庄锂电产业产值仅有11.9亿元。
2021年3月,枣庄启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锂电产业所属的新能源板块承担300亿发展目标。
在《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规划》中,山东省首次明确要把枣庄打造成中国北方锂电之都,枣庄因此享受国家和省级专项政策扶持。
“去省里申报项目,省厅也是看实力给资源。”今年3月,记者赴枣庄采访时,枣庄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在这次推介会上,胡薄表示,为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式发展,山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通过“积分制”“赛马制”“亮牌制”,支持投资力度大、推进速度快,贡献程度高的开发企业更广泛、更深入参与山东新能源产业发展。
“枣庄路径”最显著特点是突出锂电产业首位度,动用全市所有行政资源为一个产业服务。
枣庄市副市长左文透露,2021年以来,枣庄市共实施引进亿元以上的锂电项目79个,投资规模超过1400亿元。今年以来,枣庄新签约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66个,总投资额达1225.69亿,同比增长30.7%。
截至目前,枣庄市新能源及锂电企业共有188家,其中新能源企业71家,锂电企业117家。2021年以来,锂电产业营收年均增速达121%。2022年,枣庄锂电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枣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中对锂电产业发展划定了明确目标,2023年产值达到300亿、2025年800亿、2030年1500亿、2035年3000亿元。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吸引了吉利、欣旺达、科达利、韩国亿恩科、创普斯新能源等国内外行业龙头在此投资布局。抱紧这些“大树”,成为枣庄发展锂电产业的关键。
2022年5月,亿恩科与山东天润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亿恩科天润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2022年亿恩科天润营收8.27亿元,在全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九。
亿恩科总部在韩国,是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电解液添加剂制造商,目前与中国多家新材料上市企业达成战略和股权合作。
目前,亿恩科天润已建设枣庄市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平台,核心技术团队包括山东大学张建新教授的研发团队和亿恩科株式会社研发团队共计40余人。
对于枣庄来说,寻找明星企业不是为了急功近利突破产值,带动产业链向上突破才是更具战略价值的事。
2022年12月,由吉利欣旺达牵头申报的山东省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获山东省政府批准。这个创新共同体聚集了吉利、欣旺达、中科院、浙大等108家产学研用领域的企业和科研院所,枣庄当地龙头企业精工电子、天瀚新能源、泰和新材料等都纳入到这个创新共同体中。
同样,菏泽、济宁“无中生有”发展锂电产业,走的也是“把大企业引进来,围绕大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上下游谈项目,政府把服务跟上”的路子。
济宁引来宁德时代,围绕宁德时代进行产业链招商。
菏泽从江苏引来国内精细化工和新能源电池材料龙头企业龙蟠科技,投资55.7亿元在鄄城建产业园,又围绕龙蟠科技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从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电芯制造、锂电池回收的产业链条。东明石化负极材料等11个、总投资260亿元的强链补链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同时,精进电动、英博尔等一批新能源汽车发动机“三电”龙头企业投资均超过10亿,在菏泽打造了北方生产研发基地。
产业竞速下,山东锂电产业竞争分外激烈。
拥有高端铝业、精细化工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滨州,将新能源产业圈定为第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厚重的工业“家底”让滨州在这场产业竞速中游刃有余。滨州市副市长屈跃宽透露,2022年,滨州产业集群营收1.22万亿,规上工业营收9955亿元,增长11.32%,分别位列山东省第三位第二位。
屈跃宽表示,滨州市正在搭建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材料、储能电池生产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一旦完成,将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和产能全国领先的负极材料生产基地。
而当前竞争态势下,山东新能源产业抓住机遇,快速形成产值,形成产业集群,快速占据市场地位,在当下最热的产业赛道形成“关键竞争力”,打造一个上万亿“产业航母”,也为山东锁定了未来20年的发展通道。
3.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这四大省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的鲜明特征。
政策引导下,原本无人问津的盐碱滩涂地、采煤塌陷区、废弃矿坑成了稀缺资源,成为地方在招商引资中的优势,引来大批央企落地大项目。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年,山东省累计新增光伏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在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山东以济宁、泰安、枣庄、菏泽等地区为重点,打造集光伏电站建设、生态治理等为一体的百万千万级“光伏+”基地。
泰安利用大面积采煤塌陷地,打造了山东省最大采煤塌陷区农光互补基地,同步实施3个整县制分布式光伏试点,全市光伏装机规模近300万千瓦。
这次推介会上,泰安市副市长姜宁透露,目前泰安市可用于光伏建设的土地约15万亩,可承载装机容量约750万千瓦。
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泰安提出要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构建抽水蓄能、盐穴储能储气、电化学储能为主,制氢储能、储热储冷等为辅的多元储能体系。目前,泰安市新能源装机量达470.5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55%,居全省第2位。
在抽水蓄能方面,泰安借助泰山、徂徕山区的地理优势,沿山系布局抽水蓄能工程。
大汶口盆地是山东最大岩盐矿床,储量75亿吨,经多年开采形成了密闭性优良的盐腔70余对,同时周边有6条长输天然气管线过境,适宜发展盐穴储能储气。
这一稀缺资源吸引了中储国能、中电建、中能建、鲁银等多个投资巨大的储气项目落地开工。中储国能在肥城30万千瓦岩穴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将于年底建成,将实现单机功率、转换效率、储能规模三项指标全球第一。
菏泽新能源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目前全市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连续两年增幅超过30%。
菏泽是全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年产能1810万吨,未来十年内将形成8万亩塌陷区水面。现在,这一塌陷区水面已被山东省确定为重点建设的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首批投资25亿元,涉及1万亩50万千瓦的采煤沉陷区光伏项目已列入国家大型风光基地建设项目。
而鲁北地区丰富的盐碱滩涂地,使得滨州在这一轮“光伏+储能”浪潮中拥有了巨大的产业空间。
滨州市副市长屈跃宽在推介会上说,滨州拥有167万亩未利用土地,可开发风电、光伏,总装机规模6000万千瓦;到2030年,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总规模将达到2118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1800万千瓦,风电318万千瓦,是山东省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主战场之一。
土地资源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要素。枣庄、菏泽等鲁西南地区土地资源供给丰富,给这些三四线城市发展新兴产业中留下了空间。
枣庄市副市长左文透露,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枣庄调整出3.1万亩建设用地可供使用,建成标准化厂房近1000万平米。
菏泽市常务副市长聂元科说,2022年,菏泽结合三区三县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在农田中提前规划预留了风电装机点位1890个,土地性质全部调整为设施用地,已编制完成山东省陆上风电开发方案中,菏泽规模763万千瓦,超过全省规模1/4,居全省首位。目前,菏泽还有五个县区被列为整县光伏开发基地,上游超过800万千瓦的开发潜力。
4.新产能新优势,出海抢单!
在新能源产业的“大干快上”,使得山东这个装备制造大省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上快速建立起优势。
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
菏泽市常务副市长聂元科透露,近期,山东省规划启动的陆上风电项目菏泽765万千瓦的陆上风电即将开工建设,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光伏项目陆续开发,单体规模5兆瓦、100个分布式储能项目试点启动,目前仍有330万千瓦以上的储能配件需求。
泰安市副市长姜宁说,现在,泰安正在以光伏发电撬动相关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聚集了晶优、瑞晶、皇氏等光伏组件、电池片生产企业10余家,规模达40GW,建成山东省重要的光伏装备制造业基地。
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上,目前枣庄市的太阳能光热产品年产能87.3万台套,空气源热泵年产能达到100万台套。
远景集团、阳光电源、福建巨电等一大批头部企业在滨州投资布局,加速新能源上下游产业在滨州集聚,目前滨州每年可生产各种风电铸件30万吨,结构件3000套,产能居全国前列。
在菏泽,围绕风光储装备制造,鄄城风电制造产业园已形成以材料研发、生产制造、安全运维为主的风电装备全产业链链条,研发了全球首座160米构架式钢管风塔,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全球能源转型和国际局势变化也带来很多新增市场机会。这次推介会上,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王星透露,俄乌战争之后,国际能源价格高企,欧洲建筑能源使用的热泵市场快速发展,预计2030年至少会有新增8000万台的空气源热泵和水源热泵安装到欧洲或美国市场。但这与国际能源署提出的碳中和阶段性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未来额外还有3亿到3.5亿台市场容量。
去年底中国企业出海抢单潮中,广东佛山一家采暖设备厂商就凭借空气源热泵产品斩获德国一单2200万欧元新增订单,独占佛山经贸团1/5“业绩”。山东这些新增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能如何快速出海,在欧洲、中东等国家寻找产业机会,也成为必须迈出去的一步。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70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