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lululemon平替”
以“买买买”见长的安踏,近日又拿下了一家公司。
10月16日,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已通过集团一家间接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与玛伊娅服饰有限公司的若干股东分别订立若干买卖协议,有条件购入公司75.13%的股本权益。
对于收购金额等具体细节,安踏并未过多披露。MAIA ACTIVE亦对媒体表示,“具体以安踏集团公布的信息为准”。但这并不妨碍投资者们用脚投票。公告当天,安踏体育港股开盘拉升,涨幅一度超4%,最终每股报收90.6港元,总市值2566亿港元,10月17日开盘安踏体育股价再度上扬。
▲
安踏“赶耐克超阿迪”的叙事里,收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FILA、迪桑特、始祖鸟、萨洛蒙等众多品牌,无一不是收购得来的。早在2015年,营收刚破百亿元的安踏就将“多品牌”确定为集团战略。
但在安踏的收购版图里,MAIA ACTIVE却有着特殊性:其一,是国产品牌;其二,女性用户居多。
公开资料显示,MAIA ACTIVE品牌于2016年在上海成立,创始人是两位女性:欧逸柔和王佳音。欧逸柔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曾加入美式休闲品牌J.CREW的设计团队,目前为MAIA ACTIVE的设计总监,主管产品与设计;王佳音曾为“维多利亚的秘密”的第一位亚裔买手,小红书电商部门二号员工,目前为MAIA ACTIVE首席执行官,主导品牌销售和门店扩张。
在不少瑜伽爱好者眼里,MAIA ACTIVE则有个更醒目的标签——lululemon的平替。
消费者李萌2022年接触到这个品牌。她告诉「市界」,lululemon太贵了,一条瑜伽裤得上千元,相比之下,MAIA瑜伽裤只要399元或者400多元。在小红书等平台上,大家提及MAIA,说的最多的也都是“性价比高”“打折入划算”。
从发展路径来看,MAIA ACTIVE也与lululemon相似,先做声量,再开设线下门店。2017年4月,MAIA ACTIVE开设了天猫旗舰店。2018年8月,品牌登陆上海时装周秀场。到了2019年4月,第一家线下店才开在上海新天地广场。
回溯MAIA ACTIVE过往8年的品牌发展史,其对资本的需求一以贯之。
2016年品牌刚成立不久,两位创始人踏上了寻求融资之路。当时,lululemon虽已进入中国市场,但还在前期蓄力阶段,并未开设线下门店。没看到成功案例的投资人们,坚定给出两点拒绝理由:其一,瑜伽服饰赛道太小;其二,国内该品类没有新品牌立足的机会。
当年12月,lululemon一口气在上海、北京两地的重点商圈开出3家门店,迅速破圈后又开启疯狂扩张。紧接着,同属瑜伽服饰赛道的MAIA ACTIVE终于受到了资本的青睐。
2017年到2021年,MAIA ACTIVE以“一年至少一轮”的节奏,先后拿到6轮融资,其中来自华创资本和百丽国际的B轮和C轮融资金额接近亿元。
而今,MAIA ACTIVE总算找到了安踏这颗大树。而从MAIA过往的融资金额看,本次安踏付出的真金白银应该不菲。
瞄准女性市场
收购MAIA ACTIVE,安踏瞄准的是品牌背后的女性消费市场。
对此,安踏丝毫不藏着掖着。“MAIA ACTIVE在女性消费者中,尤其是在瑜伽运动品类方面已形成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建立了消费者心智,并具备未来增长潜力。收购事项对集团旗下女性业务板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对于收购原因,安踏如是表示。
▲
安踏已有业务主要分三大模块:安踏主品牌、FILA、包括迪桑特等在内的“其他品牌”。每一业务模块下又细分为服饰、鞋、配件等品类。长久以来,国产品牌如安踏、李宁,国际品牌如耐克、阿迪都是如此划分的。直到lululemon横空出世,给行业带来关于“女性消费力”的震撼。
2022年6月,卖千元瑜伽裤、做女性生意的lululemon,市值一举突破500亿美元,超过德国老牌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坐稳“全球第二大运动品牌”的宝座,远超安踏体育的市值。
被lululemon上了一课的运动品牌们,开始“疯狂补漏”。2019年,耐克推出首个瑜伽系列服饰,随后不断加码;2020年,李宁旗下高端女性运动服饰品牌丹斯金推出瑜伽裤、运动内衣等,意图入局赛道;2021年6月,阿迪达斯宣布推出新的瑜伽产品系列;同年7月,安踏发布“未来5年战略目标”,提出要深度发力女子运动品类。
行至今日,被巨头们围攻的lululemon,依旧能打。9月1日,lululemon公布了2023财年第二季度财报——销售额同比增长18%至22.1亿美元,约合161亿元。其中,表现最好的中国市场营收约20亿元,同比增长61%。10月16日收盘,lululemon的股价依然稳定在416.64美元的高位,总市值为505亿美元。
lululemon业绩大好背后,究竟是瑜伽赛道足够优质,还是中国女性消费市场足够庞大。来不及多想,安踏便直接出手收购了。
事实上,国内“瑜伽裤”玩家不止MAIA ACTIVE一家。过去几年,投资圈曾掀起过一轮“寻找中国版lululemon”的热潮。2022年,20多家获得融资的服饰品牌里,有超过一半都是以“一条瑜伽裤”为卖点的。
相比起同行竞品,MAIA ACTIVE能受到安踏青睐,或许因其“做对”了两件事:DTC、能赚钱。
DTC转型是安踏过去几年的主旋律之一。早年间收购FILA后,安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淘汰经销商,转直营。这么做的好处很明显,一来能调控销售节奏,二来方便调高售价。有FILA的成功经验打板,安踏随后又对安踏主品牌、始祖鸟等进行了DTC转型。
MAIA ACTIVE则不同,其从创立之初就把DTC当作品牌发展核心战略,并曾强调:“公司没有过任何一个经销商,不论线下门店还是线上平台,全部自运营”。
更重要的是,根据MAIA ACTIVE方面披露的数据,品牌从2022年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全面盈利阶段。截至2022年底,MAIA ACTIVE的销售额达到了5亿元。
再加上有线下社群、做品牌渗透等举措,MAIA ACTIVE有着成为下一个lululemon的可能。
但在MAIA ACTIVE消费者眼里,哪管它品牌战略、收购行为,“只要MAIA ACTIVE被安踏收购后不涨价就行”。
作者 | 李丹
编辑 | 陈芳运营 | 刘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7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