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读
在9月20日,本人曾经发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没想到只是短短一个月,事情就发生了剧变,不仅仅是理财产品不卖,现在连赖以维生的保险产品也不卖了。究竟是产品有问题,还是行业有问题?这下子作为普通消费者是否可以看清楚,谁才是行长的真爱?是客户吗?
银行行长为什么突然不想卖保险了?
近两年,银行财富管理中间业务收入普遍承压,多家银行出现下滑。而作为非利息收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稳住中间业务收入,提升其收入贡献占比,成了各家银行深度思考的问题。一家城商行的客户经理用“卖保险是每个理财经理必须攻克的难关”,来表述银行渠道对保险销售的重视程度,甚至是依赖程度。
然而,银行人疯狂卖保险的行为似乎在10月戛然而止。近期,监管重磅新规靴子落地,为杜绝保险公司以高手续费换取保费规模的现象,今年8月下旬,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向多家人身险公司下发通知,对银保业务手续费等问题进行规范。
其中,要求保险公司细化完善费用结构,要求列示佣金上限并执行佣金费用“报行合一”,坚决杜绝银保“小账”。目前,多家保险公司收到了监管部门的要求,保险公司在产品变更手续费后,应与银行按照重新报备的手续费签署合作协议。
如果以上内容你看不明白,我用通俗易懂的话跟各位解释一下:
“保险产品,特指财产险,关于人寿、重疾、意外之类的商业消费型保险不在讨论范围。财产险本质是一种长时间的投资,你把钱交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约定的未来返还你利息和保险金,并且这个收益基本是锁定的。因为近几年投资市场普遍缺乏赚钱效应,而银行的存款利率又持续下行,所以很多人就把钱投到能够锁定明确收益的保险产品当中。
实际上,保险产品是用时间换空间,现在的承诺很可能在未来20年后才兑现,这无形中也给保险公司的理财能力带来潜在的考验。毕竟,谁能够保证未来20年都能够赚钱,且赚足够多的钱来兑付呢?然而销售端却不管这些,只要当下有钱赚,有佣金提成就拼命卖保险,至于将来能不能兑现,险资的资金盘子是否太大可能导致丧失赚钱效应,这些问题销售端全部不管。反正佣金越高,卖得越卖力。”
监管部门要出手,不能把社会财富的普遍盈利压力全部压在保险这个产品上,将来会构成大问题的。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规范佣金机制,避免为卖而卖,让保险产品回归真实理性的需求,而不是成为一个抢钱的工具。当然,结果很显然,就是银行人的保险销售佣金机制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这个年头,银行人真的很难,现在都不知道卖什么产品有钱赚了。
销售金融产品的内在核心是什么?
因为没有了巨额的佣金机制,所以你会发现银行的理财经理没有了销售保险的热情。以前,天天给你邀约买保险的事开始变得生疏,主要原因当然是没有了赚钱的动力,谁愿意卖这些烫手的香饽饽呢?这里恰好反过来说明,其实产品销售的内核还是赚钱,而不是所谓的“科学配置”。你和我,是不是顿时感觉过往被套路了?我曾经跟大家分享过,银行理财经理推荐金融产品的顺序:
佣金提成最高的产品--当期考核最重的产品--最好卖
最受欢迎的产品--最适合你的产品
所以,可以看出所谓的为你量身订制,科学配置的理财方案背后只有一个根源,赚钱。哪个产品最赚钱首推的就是那个产品,我展示一下销售话术给大家看:
如果存款奖励高:“在市场波动频繁的阶段,定期存款是一个最好的理财利器,因为可以锁定收益。一顿操作猛如虎,不如定期二点五。”
如果理财奖励高:“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定期存款无法对抗通胀,资产配置当中,优先选择份额最大,甚至全部份额都应该放到理财产品。期限短、收益高、够灵活。”
如果保险奖励高:“所有的理财产品当中,只有保险是可以把收益写进合同,保险产品是你未来生活的最佳保障。对抗存款利率下行趋势,唯有保险产品是首选!”
果基金奖励高:“低位布局正当时,别人贪婪我回避,别人恐惧我抄底。配置基金产品是当下最佳的选择,在低处再怎么走都是往上爬的。学做时间的朋友,哪怕只是定投!”
这下你可全懂了,如果你想对自己的财富负责,请自己学习足够多的金融知识,充分分析后学会自己给自己定方案,而不是听命于人。这一刻你才会发现,客户并不是销售端的绝对真爱,激励政策才是。当然两者有时候是不违背,长时期是可以共存的,但是难得的是:你在认清销售的真相之后,仍然保持对理财的热爱,对投资市场的信心。
胜手金句
回归理财的本源:牢牢地守护好财富!
更多理财妙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6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