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金融行|十年共建路 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何以创记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人民币在国际市场正得到广泛使用。

9月28日,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发布最新报告称,8月份人民币的国际支付份额占比由7月份的3.06%升至3.47%,创下纪录新高。尽管人民币在全球支付排名仍保持在第五位,但距离第四位的日元仅一步之遥。

这背后,是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加大人民币跨境贸易投资结算规模。

10月10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丛亮透露,2013-2022年期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背后,是越来越多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的双边跨境贸易采取人民币结算,且使用范畴日益广泛,主要受到五大因素影响:

一是越来越多共建国家纷纷推进双边跨境贸易本币结算,带动人民币在相关国际贸易投资领域的结算金额持续增加;

二是中国持续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操作,令越来越多海外企业愿意尝试人民币结算;

三是越来越多共建国家银行纷纷加快设立人民币业务并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为人民币在当地的普及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是海外离岸市场人民币投资渠道不断多元化,令海外企业储备人民币的意愿水涨船高,吸引他们在更多业务场景使用人民币;

五是美联储大幅加息令美元筹资成本居高不下,不少缺乏美元的共建国家正加大力度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令人民币在这些国家获得更广泛的使用。

“尽管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所下跌,但共建国家地区企业对人民币的使用热情并未减弱。”一位中国外贸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究其原因,众多海外贸易商打算使用人民币向中国购买更多商品,这无形间进一步加深中国与共建国家的经贸往来。

一位跨境电商支付服务商向记者透露,尤其在东南亚国家地区,人民币的普及度与使用范畴正在不断延展,当地企业已尝试使用人民币开展上下游供应链资金结算或供应链融资;在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当地银行正尝试积极接入CIPS系统,为当地企业使用人民币开展跨境贸易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份额的占比将持续上升。因为在国际形势骤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已将人民币视为跨境贸易投资的主要结算货币。

“一带一路”双边贸易人民币结算“突飞猛进”

一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主要以资本项推动为主,即海外投资机构积极兑换人民币配置中国境内金融资产,带动人民币在境外的使用范畴扩大。

如今,经常项人民币结算规模正在“迎头赶上”。

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同比增长 37%,高于资本项目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的15%同比增幅。

这背后,一是相关部门推出多项措施推动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便利化过程的结算,鼓励越来越多企业与海外贸易伙伴磋商使用人民币结算。

二是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积极推进双边跨境贸易本币结算,令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的受欢迎度日益增加。

一位股份制银行跨境业务部门人士告诉记者,为了推进共建国家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他们一面结合重点企业的外贸业务收支状况与资金周转需要,提供定制化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产品,一面则与海外银行积极合作,向更多海外企业推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在他看来,相比两三年前,当前共建国家当地企业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接受度明显增加。究其原因,是他们发现此举带来三大好处,一是有效降低二次换汇所带来的汇率风险,二是跨境资金收付到账效率进一步提升,三是可以加深与中国企业的跨境业务合作,抓住新的商机。

“今年以来,跨境领域还呈现两大新趋势,就是DTC电商和OTA行业均出现强劲增长。这也带动相关人民币在这些领域的跨境结算规模水涨船高。” 上述跨境电商支付服务商向记者透露。究其原因,不少交易企业均认为美元融资成本太高,不如使用人民币结算更加便捷划算。

记者获悉,在一些美元流动性相对紧缺的共建国家,当地企业使用人民币与中国企业开展跨境贸易结算的意愿更强。具体而言,这些国家因美元头寸管控需要,规定进口企业需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凭借进口合同将本币兑换成美元用于支付进口货款,此举不但导致贸易双方的资金结算周期被大幅拉长,不利于贸易往来,还导致彼此的资金周转压力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共建国家企业主动向中国企业能否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一方面他们可以尽快支付进口货款,与中国企业加大贸易规模以创造更多业务机会,另一方面还能减轻自身的资金周转兑换压力。

上述股份制银行跨境业务部门人士指出,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使用日益广泛,还得益于人民币外汇避险衍生品工具的日益丰富。如今,越来越多银行海外机构都能提供远期结售汇、人民币外汇期权、人民币外汇掉期、新兴市场货币无本金交割远期等外汇衍生品,帮助境内外企业规避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

此外,近期港股人民币柜台交易开通拓宽了海外离岸人民币的投资获利渠道,令不少共建国家当地企业更有兴趣留存更多人民币开展贸易结算。

共建国家人民币储备投资意愿持续升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与众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这些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与央行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热情相应增加,带动资本项下的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提速。

近年来,沙特、阿联酋等主权财富基金纷纷在中国设立投资机构,积极参与中国股票、债券、企业股权等金融资产的投资。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6 月底,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以及存款等金融资产余额合计约 10 万亿元。

多位银行人士透露,在境内人民币债券投资领域,约50%的海外资本来自境外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等长期投资者,其中共建国家相关机构占比不小。

一位新兴市场基金负责人向记者直言,尽管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但不少共建国家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使用人民币配置中国资产的额度仍然逆势增加。

究其原因,一是在西方国家将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作为金融制裁手段后,越来越多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加快了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配置步伐,纷纷增加了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比例;二是中长期而言,中国经济增速仍位列全球前列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吸引共建国家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看好中国资产的收益性与安全性;三是随着双边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规模持续增长,不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留存了大量人民币资金,也需要通过配置人民币资产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与共建国家地区经贸往来日益紧密,越来越多国家地区也看到储备人民币的价值,包括有些国家已使用人民币偿还IMF贷款等,这都吸引他们愿意吸收更多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带动离岸人民币回流投资需求持续旺盛。”他告诉记者。

与此对应的是,越来越多境内企业也开始尝试使用人民币投资收购共建国家企业股权,或使用人民币作为运营资金投资建厂等,令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跨境使用范畴得到进一步拓展。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与“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节奏呈现较高的正相关性。这背后,是在国际形势骤变,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升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越来越多共建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日益联系,相应的人民币使用范畴与结算规模也随之不断壮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64980.html

      
上一篇 2023-10-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