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题:三季度银行被罚6.67亿元,中小银行信披仍需加强
作者 薛洪言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薛洪言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第三季度银行合计被罚6.67亿元,农业银行是领罚单最多并且合计处罚金额最多的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罚单数量和处罚金额均排前三。
从处罚原因来看,信贷领域问题仍然最为突出。从营收结构和利润占比看,信贷业务属于商业银行最为核心的业务,且信贷业务流程长、环节多,信贷资源又是稀缺资源,天然易产生违规操作和道德风险,一直以来都是银行业合规审查的重灾区。
国有银行在金融监管延续强监管形势下,屡获“天价”罚单。整体上看,大行的业务流程更规范,公司治理也更完善,之所以天价罚单频频砸中大行,主要是规模基数大,业务种类复杂,机构网点多,从概率的角度看更容易诞生天价罚单。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银行业频现天价罚单,是监管趋严的必然结果,并不意味着银行业合规经营的倒退。恰恰相反,在严监管之下,潜在问题与风险更容易被暴露出来,倒逼银行对合规经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从处罚缘由来看,银行三季度罚单与前两个季度颇为相似,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贷前调查不审慎、贷后管理不尽职等问题仍是监管的主要类型。
信贷业务关系到金融资源的配置,是金融产业政策的主要抓手和着力点,同时也是违规操作的高发区,正因如此,贷款业务也是监管检查的重点所在。尤其是2023年以来,实体部门融资意愿较弱,银行存款规模高增,导致业务部门放贷压力增大,放贷过程中的违规操作风险更高,客观上也促成了贷款业务罚单占比高的现状。
针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的问题,制度方面需增加长效机制。当前,房地产供需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房价从上行周期进入下行周期,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房地产的造富效应都大幅减弱,产业政策层面对于地产企业的融资限制也逐步放松,信贷资金违规流入地产领域的现象有望大幅减少。
以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为例,在房价上行周期里,消费贷、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主要是购房待涨。在房价上涨预期的加持下,借款人对贷款利率不太敏感,只要能借到钱,就有较强的动力流入楼市获利,导致相关违规操作屡禁不止。但当房价进入下行周期后,上述现象基本上就看不到了。
内部控制、合规管理在银行本身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其中,以农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普遍没有上市,在信息审计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短板,信息的不透明导致内外部监督受阻,易引发一系列潜在问题。从近几年看,关联交易领域的问题尤为突出。由于问题长期被掩盖,一旦暴露出来,就容易出大问题,需要刮骨疗毒,甚至需要外部力量介入。
从应对措施上看,应将推动中小银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化、规范化放在重要位置,因为若缺乏基于信息披露的内外部监督,再完善的制度都可能因不被执行而失去意义。
从可持续经营的角度讲,违规操作虽能一时获益,却会从根本上侵蚀银行的竞争优势和能力建设。面对行业分化加剧的大环境,中小银行应善于借助外力,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发挥好牌照优势和核心银行业务优势,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新合作方,在开放合作和积极创新中寻找新的增长点。中长期来看,银行竞争格局不会固化,大中型银行虽有比较优势,中小银行也永远都有机会,只要坚持做正确的事,就完全有机会实现逆势扩张。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孙庆阳
【编辑:王永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60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