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业绩满满的置业顾问而言,客户像水,源源不断,并且可以挑挑拣拣,虽然在当下的市场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每个项目都会有那么一两个神奇的存在。
反之,对于没有业绩的置业顾问而言,客户如火,轻易不会被点燃,找不到,看不见,好不容易被挖掘出了需求又存在各种各样的“挑剔”,虽然这是当下案场的常态,但每个置业顾问都在狭窄的赛道里不断的“卷”行。
没有不想努力的置业顾问,每个置业顾问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业绩,然后早日实现“财务自由”。但大部分置业顾问也都在感慨:“真的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现实往往很残酷,已经非常努力的工作,可偏偏业绩却差强人意。”
每个人的努力程度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相信每一个想要拿到优异业绩的置业顾问的确都非常努力,但也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的努力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对于置业顾问来说,读懂客户才是正确的努力方向。
读懂需求才能读懂客户
绝大多数置业顾问都不爱开晚会,觉得那就是一个“走过场”的会议,自己汇报一下工作,有时甚至一天都在摸鱼还得在晚会的时候现编工作内容,领导高高在上的点评几句,最后拍张照片发到群里,告诉公司的领导们我们有多么的努力。
如果是这样的晚会,那的确是在浪费时间,我们不敢苟同。但有些晚会对客户的分析却能让我们清晰的读懂客户,并且能够对症下药,这一切都源于对客户需求的了解。
首先,一问要三知,了解需求才不会纸上谈兵。客户的需求是完成接待后分析客户的重要抓手,为什么要买这个区域?为什么会来看我们的项目?为什么选择此类面积或户型?为什么对报价不敏感?
如果我们不知道客户的工作区域、当前住址、来访渠道、家庭结构、购买预算,我们根本没法回答以上问题,更没办法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所以,接待客户一定要在过程当中了解到客户的基本需求与关键需求,如果觉得自己做不到,那就在接待之前把想要了解的问题一一罗列好,最后做到孰能生巧,每次接待完客户之后,都能廖记于心。
其次,客户的需求虽然永无止境,但任何需求都有排序。作为置业顾问相信我们一定会遇到这样的客户,他希望位置好,品牌好,园林好,楼层好,户型好,物业好,价格低,的确所有购房的客户都希望房子的所有属性都好但是价格却是最低。
但我们都知道这样的房子不存在,可我们依然需要满足客户“想要、既要、还要”的需求,此时,作为专业人士,我们需要帮助客户梳理自己需求的价值排序。
简言之,就是客户购房最重视的是哪几个需求点,然后在这几个需求点当中的进行排序何,当我们帮助客户梳理好需求价值排序的时候,也就能在同一纬度帮助客户进行优劣分析对比,自然也就能够帮助客户梳理需求了。
最后,客户的需求不是产品,而是解决方案。
我们在听一些销冠的销讲词当中总会找到这样一类语句如“住在这里您可以7点起床做准备工作,比您之前住的地方要晚起1个小时,同时孩子也可以晚起1个小时,小孩可以有更充分的睡眠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句话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就是一句说辞。
但如果翻译成另外一句话作为对比,就能感受到它的魅力“我们的项目距离学校仅有300米,步行约5分钟时间”。
很明显,当两句话拿出来作为对比后,我们会发现,客户关心的不是产品的位置属性,而是更进一步的怎样才能解决他与家人早起的问题,他更需要的是一个解决方案,只是刚好我们的产品能够提供这样的解决方案。
所以,切记客户从来关心的不是产品本身,客户只会关心产品给他带来的解决方案是否能够解决他的问题,也就是他真正的需求。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在年轻人群体当中,有个词最近很流行,叫做“Citywalk”,意思是城市漫步,发源于伦敦,特点是不需要提前做攻略,强调不设限、随心所欲的沉浸式体验一座城市。
这个词乍一看很有高大上的感觉,可是细细琢磨起来,这不就是好“溜达”的意思嘛。
所以,我们总结下来就是,对同样一个东西,我们只要换个表述,它带来的影响就会不一样。而且就算口才再好,也很难摆脱这个影响。
因为只要我们使用对方的语言,就等于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对方的观点。这个逻辑在接待购房客户的过程也同样受用。
案例一:
“你这太贵了,现在房子都便宜了,你这还这么贵。”如果我们的回复是“我们这有好的园林、旁边还有学校、商场等……所以综合来看这个价格并不贵”,当我们用“不贵”这个“对方的说辞”之时,往往就是在同意对方的观点,对方就会误解我们在“王婆卖瓜”,自吹自擂。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您是想问为什么我们这里和其他项目对比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吧,我给您介绍一下”。
这句话本事表达的意思其实基本没变,但用“贵”变成了“与众不同”,换个表述,改变对方的原来“贵”的固有认知,让客户随着我们接下来的说辞去挖掘项目的价值点,开始共同寻找项目的买点,只要客户能够继续听,项目的买点也就自然能够一一呈现出来。
案例二:
客户:“这地方太远了,没医院、没学校、没商业。”,置业顾问大多数的回复是“这里并不是偏,只是暂时没有相应的配套,未来都会有的,但如果都建设好之后,价格也会不一样”。
当我们用“偏”这个“对方的说辞”之时,往往就是在同意对方的观点,无论我们接下来怎么说,都是在潜意识里帮助客户构筑一个“偏”的概念。我们可以尝试用“您是想问为什么我们的企业会在这里选址是吧,我给您介绍一下这里的规划”。
同样,当用“选址”这个词代替“偏远”时,能够让对方过渡到另外一个层面的思考,即“一个这么大的开发企业为什么会来这里开发项目,一定有什么独到之处”,虽然未必所有人都会这么想,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客户的固有认知的“偏”可以通过我们的引导变为“这里值得期待的地方是什么”。
当然,以上的案例似乎有些偷换概念的嫌疑,但客户也没有在统一其它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同一维度的对比,换句话说,客户也在偷换概念。
所以,正如《得到头条》的主理人李南南所说:“语言就是权利,谁先掌握权利,谁就有主动权。当要表达观点的时候,先别总想着在逻辑层面如辩论一样去说服对方,可以先跟某个词较个真儿,换个说法,换个概念,改变客户的看法,词用对了,事半功倍。”
小结
客户的需求可以是无序甚至是无理,客户的表达可以是片面甚至是强词夺理。
但作为置业顾问,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无序与无理当中找到有序的关键需求,精准给予解决方案,在片面的表达之中帮助客户找到沟通的前提,统一语言框架下那个默认的前提,然后在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沟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往开来,所向披靡。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5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