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太多?!王牌对冲基金又在“吞并”同行了

在中国,100亿人民币是私募基金的一个坎。

而在华尔街,100亿美元是全球对冲基金的一个坎。

但最近,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异兆”。

业内最知名的王牌对冲基金机构之一千禧年基金,宣布与一家150亿规模的同行“结盟”。

这个所谓的结盟,将令得千禧年得以向被结盟者旗下上百支投资团队实现“分仓”。

业界普遍认为,这本质上是一次对冲基金界的“吞并”——大象吃小象。

而如此大规模的“并购”,此前在全球对冲基金界,都很少听说。

美国对冲基金界已经赚到这个地步了么?

“黄埔军校”千禧年

在美国对冲界,论培养人才之多,出道后发展之旺,千禧年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这家成立于1989年的量化对冲大鳄,不仅规模与桥水,城堡投资、老虎基金等巨头相仿。

更以敢于雇佣庞大的投资经理团队,以及残酷甚至惨烈的赛马考核机制闻名于世。

但这样独特的团队文化,也塑造了其独特的市场形象:

深耕量化策略,复杂数据模型,海量人才,动荡的团队,以及奇特的动荡中求平衡的优异能力。

截至目前,千禧年旗下基金32年以来年化收益达到13%,在同行中排名不俗。

大有大的难处

但千禧年也有绕不过去的“心结”:

就是规模。

红楼梦里王熙凤说,大有大的难处。

千禧年也是。

尽管雇佣了业内最大的投资团队,但两年前,千禧年还是不得不退还了客户100亿美元 —— 为了保持资产的收益率水平。

这也是“黄埔军校”才有的肚量。

酝酿与对手“结盟”

但此次被并购者,恰好在人才储备上有优势。

根据市场消息:千禧年正在与一家名为“Schonfeld”的机构进行讨论,推进两家对冲基金业务的“结盟”。

所谓“结盟”,千禧年有意将旗下受托资产,直接交给Schonfeld基金进行打理,前者借此获得后者旗下100余个投资团队的资源。

这场“结盟”可谓“以大吃小”:千禧年基金的管理规模为600亿美元,而Schonfeld基金的管理规模为130亿美元。

千禧年有数百支投资团队,Schonfeld有上百支团队。

这不仅是规模上的强强联合,也是人才“大聚合”。

“盟友”还有策略加持

据悉,Schonfeld基金前身始于1988年,早期主打自营交易,之后在1998年转型为对冲基金平台,并主打多基金经理投资制。

总体上看,走的也是老牌对冲基金的经典成长之路。

这家基金官网显示:以独家或半独家的方式管理资产,涉及定量、基本股票、战术和全权委托宏观及固定收益交易策略。

该机构还称:公司创建了一个独特的管理架构,为全球投资组合经理提供自主权、灵活性,使他们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业务价值最大化。

听听看,这和千禧年的管理逻辑,有多相似?

而且,根据一家海外平台的统计信息显示:多基金经理制的美国对冲基金圈,Schonfeld基金的年化收益12%,仅次于城堡投资和千禧年基金,并领先于Point72和Balysany基金。

也是个赚钱好手啊!

挑战巨大

但对冲基金的合并,在历史上比较少见,成功的案例更加少。

原因在于,对于对冲基金而言,真正值钱的从来不是公司本身,而是里面的核心人才!

你买下公司,但买不了人才的心。

一旦磨合不好,或是文化冲突,轻则导致投资效能减少,重则人才劳燕分飞。合并成为鸡飞蛋打。

也因此,大多数对冲基金的发展之路,都是自身不断发展的道路,少见有直接合并的。

相反,拆伙、独立门户的一大堆。

所以,这次千禧年的尝试,变的格外显眼。

而它采取所谓的结盟模式——给予被“吞并”者更大的自由度,可能也是一种老到的安排。

毕竟,资管界,都是天才们聚集的地方。

兹事体大,不可轻忽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59083.html

      
上一篇 2023-10-1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