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非凡陕西,成绩斐然。陕西地区生产总值达3.28万亿元,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科研转化加速,外贸逆势增长,工业“智造”崛起,产业结构蝶变,光伏、半导体高精尖产业涌现。
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陕北“能源经济”、以及陕南绿色循环经济三大区域经济均实现突破性增长。
前路已至,百舸争流,在各市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竞相角逐区域新兴赛道的当下,谁在高歌猛进?谁在蛰伏积力?
每日经济新闻联合粉巷财经策划推出“非凡陕西”经济地理调研报道,在国家强调调查研究背景下将视角定格三大区域代表城市,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方式洞悉城市发展脉络,挖掘产业经济成色,探寻城市支柱“新生力”。
电影《封神》第一部在暑假档的热映,让“西岐”所在地宝鸡成功出圈。
电影上映以来,宝鸡旅游的词条搜索量环比增长75%,整体旅游订单较疫前增长90%,门票订单量环比增长近七成,西岐周公庙,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成为观众热门打卡地。
旅游出圈之外,宝鸡其实最为人知的是工业底色,因国家一五、三线建设和布局而兴,是有名的西部工业重镇,陕西第二大城市。
而宝鸡工业名片中,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城市占据国内钛产业的大半壁江山,610亿的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被誉为“中国钛工业的摇篮”。
同时,宝鸡钛产业也是陕西省24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地方政府对此颇具雄心,计划布局千亿级产业链,并打造“中国钛谷”。
但雄心与现实之间总有一番较量,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价值偏低,钛产业应用场景单一等,仍然是摆在地方产业面前的现实难题。
时代机遇 产业规模全球第二
宝鸡高新区的宝钛路,全程走完近3公里的路程,驱车一路行驶,沿线密密麻麻都是中小型钛企业,门面与商店并无二致,出售各种类型的钛合金材料。
车行驶到路尽头,是隐蔽在山脚下的宝钛集团老区,除了企业工厂,早年老区还配有医院、学校、食堂、电影院等,区内人流熙攘,俨然自成“一座城”。
这里是宝鸡钛产业的起源地,亦是时代馈赠的产物。
“三线”建设时期,一批“大国重器”先后布局宝鸡,其中就有以“九〇二”为工程代号投资兴建的国家重点企业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在秦岭山脚下安家落户。
宝钛老区
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在此扎根落户,在宝鸡形成钛产业生产力和产业积淀,宝钛集团则承担了国内钛加工材料的生产开发试制工作,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之后,第四个具有完整钛工业体系的国家。
“宝鸡不是钛原材料的产地,其实没有相应产业基础和优势,钛产业最初起步并做成现在的产业规模,就是得益于宝钛的落户和带动。”宝鸡市工信局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围绕宝钛集团老区,基于头部企业的产业基础及吸引力,一大批中小型钛企业在此聚集,“改革开放之后,民营企业经济蓬勃发展,宝钛产生了一些技术溢出效应,这些中小钛企业或为宝钛的供应商,或为委托加工商,就逐渐形成了产业集成。”上述相关人士表示。
2002年,宝钛股份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中国钛工业首家上市企业,宝鸡钛产业随后迎来爆发期。
宝鸡高新区一名官员向每经记者回忆道,2004前后,宝钛集团带来的钛产业机遇,以及钛市场的逐渐打开,在地方掀起了一股创业潮,“当时宝钛集团很多内部员工出来创业,还有很多不是这个行业的也转行做钛。”
“我们90年代开始做口岸贸易生意,出口钛材钛产品,当时主要还是宝钛集团,民营钛企业比较少,后来随着产业发展爆发,公司逐渐转向生产加工。”宝鸡头部民营钛企业宝鸡力兴钛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亦向记者表示。
彼时,宝鸡民营钛企业快速崛起和繁荣,一大批板材改轧、棒材锻造、管材轧制、真空熔炼等企业脱颖而出。
从宝钛集团扎根秦岭山下起,经过近60年的发展,以宝钛集团为主的国企,以及众多民营钛业,共同造就了宝鸡钛产业的当下图景。
记者从宝鸡工信局获取的钛产业调研报告显示,宝鸡是我国最大的以钛为主的专业化稀有金属科研生产基地,形成了“海绵钛—钛铸锭—钛锻造轧制—钛及钛合金加工材—钛深加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宝鸡可生产101个牌号、240余个品种、5000多种规格的钛及钛合金产品。钛材产量占国内高端市场的95%,占全国产量的65%,占全世界产量的33%,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居世界第二,被誉为“中国钛谷”。
610亿产值 未来千亿级产业链
如果翻看国内钛产业地图,宝鸡其实并不产钛,距离中国主要钛矿石产地四川攀枝花、河北承德等地,相距甚远,在钛产业版图中,宝鸡主要集中于产业中游的钛材料加工制造。
海绵钛
“宝钛集团周边聚集了各类钛企业600余户,2022年,全市钛材生产加工量约6.5万吨,钛产业集群实现产值610亿元。”宝鸡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勇在今年4月的中国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上表示。
据记者获取的产业调研报告,600余户钛及钛合金产业关联企业中,规上企业136户,高新技术企业110户,专精特新企业24家,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32家。
宝钛集团是绝对的领先者,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以钛及钛合金为主的专业化稀有金属生产科研基地,形成了从海绵钛矿石采矿到冶炼、加工及深加工、设备制造的完整钛产业链,主导产品钛材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同时也是中国钛及钛合金国标、国军标、行标的主要制定者。
国有龙头之外,宝鸡钛产业亦聚集了瑞科新材料、力兴钛业、巨成钛业、国核锆业、鑫诺新金属、拓普达钛业等一批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的中小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细分领域打破了欧美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其中,力兴钛业是起步较早的民营钛企,力兴钛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力兴钛业研究院下设五个钛及钛合金领域的研究所,主要针对钛及钛合金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和核电领域的产业设计研发,并与国家一流的研究院和设计院对接,将生产、经营、设计、研发结合为一体,把国家级研究院和实体生产企业中间的链条打通。
每经记者 张静 摄
拓普达钛业则是目前钛材精锻产能全国最大,规格最全的企业。2019年,拓普达从德国引进径向锻造设备生产线 ,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兵器工业等领域合金产品的加工。
“目前公司研发生产钛合金厚壁管材等产品专利攻克了钛合金生产的技术瓶颈,填补了该领域技术空白。”拓普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宝鸡科辉钛业成功研制亚洲最大钛合金锻件,宝鸡兴隆钛业成为C919飞机特殊钛材供应商,鼎益钛谷新材料公司成为钛合金增材制造领域的全球领导品牌。
“以前是科研技术人员投身到宝鸡支援宝钛,现在是从宝钛出去的科研技术人员在全国各地扎根散叶。”上述宝鸡高新区官员表示。
目前,钛产业已是宝鸡首位主导产业链,同时也是宝鸡5条重点产业链中,最有可能率先超过千亿的产业链。
顶层设计上,宝鸡2022年印发了《宝鸡市钛及钛合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1151”发展目标,即钛材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钛及新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上市企业达到5户,高层次人才达到100名。
现实难题 技术工艺装备不足
从产业环节而言,宝鸡无疑是中游钛材料的绝对王者,企业力量方面,有国企加民营两条互补共同发展路线,地方政府对钛产业亦高度重视,但记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宝鸡钛产业面临诸多待解现实难题。
前述地方产业调研报告并不避讳:钛产业虽然整体规模大,但除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外,其余企业的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水平较低,整体竞争优势弱,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大部分属于大众产品,存在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局面。
“宝鸡很多中小钛企业还都是作坊式的,宝钛路上除了宝钛集团,其他企业小而零散创新也不强。”宝鸡高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
记者实地走访宝钛路亦印证了这一点,很多中小钛企仅有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小门店,两三台切割机床,就能完成钛零件的加工,一些企业则前面是门店销售钛材,后面是简易厂房做生产,这些企业生产和加工的钛产品均较为单一。
“因为设备有限,我们后面厂房主要生产钛丝,前面门店销售,如果再精细加工,比如打磨还要找外面代工。”一家钛材加工企业老板告诉记者,钛材市场竞争透明度越来越高,价格没有优势,这条路上没有生产能力,只做外贸销售的已经多家闭店了。
在记者采访中,地方官员和企业亦向记者坦诚,除了少数头部,宝鸡多数钛企业为普通加工、配套企业,产品相对简单,科技含量较低,核心竞争力弱,近年行业新增投资增多,某些环节重复投资导致过剩。
“宝鸡钛产业在熔炼、锻造两个环节已经产能过剩了。”一家民营钛企的相关负责人对此表达了担忧。
此外,记者调研发现,宝鸡钛企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熔炼、锻造、压制三个阶段,处于钛材料加工环节,产业价值有限,但产业附加值最高的环节,即材料延伸至产品,以及高精度精密加工,其甚少涉足。
每经记者 张文瑜 摄
背后主要原因为,其一关键装备缺乏,其二是技术工艺欠缺。
一名钛企业的技术人员向记者举例称,如需一次成型的大型钛材产品,就对装备要求很高,再如飞机上发动机上关键零件叶片,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叶片型面的设计、制造水平和加工工艺,“国内钛企业在这方面还是欠缺。”
“宝鸡钛产业整体规模很大,但整个产业附加值不太高,中游钛材加工的关键技术和工艺仍不足,研发也跟不上。”熟悉产业的当地官员告诉记者。
璞玉智库CEO、产学研合作专家张国强则坦言,宝鸡钛材料生产尚未从宏观功能走向微观精密,产业园上马和产业投资,下不到微观尺度,产量产值当拉大之后,实际上对产业来讲价值是贬值的,容易引发恶性和低价竞争。
“多数宝鸡钛企业卖的是加工价值,而非工艺价值,价值肯定上不去。”张国强表示。
中国钛谷 钛产业战略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钛产业起步虽然很早,但由于其最早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尖端军工领域,很难“走下神坛”。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钛还是一个备受“冷落”的小众金属分支,在舆论场的声量也并不突出。
因而,很长一段时间里,宝鸡钛产业在“羊肠小道”上艰难前行。
事实上,钛外观与钢相似、质量却比钢还要轻45%、储量是铜镍铅锌总量的16倍、强度可以号称最硬的金属,其也被称为“21世纪的金属”。
值得一提的是,超高纯钛是中国自主大飞机项目的重要原材料保证。当下,国内市场受军工需求强劲带动,钛产业呈现新一轮的发展热潮,结合《中国制造2025》宏观政策机遇,以及宝鸡钛产业集群进入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等利好因素,宝鸡钛产业未来将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上述调研报告显示,未来钛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及增长需求。一是在航空、航天、海洋舰船等为代表的高端领域和军工领域。二是钛材会更多应用到汽车、建筑、体育等民用领域及生物、医疗机械等专业领域。三是3D材料将成为钛材新的增长点。
上述宝鸡高新区官员告诉记者,宝鸡企业相关钛产品装备了国产航母、C919大型客机、万米深潜器、“嫦娥探月”等大国重器,亦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健康、体育休闲等军用和民用领域。
“科技成果最重要的转化是转化人,工业革命以来天平一直在黑色金属一边,但是人工智能,尤其是深度学习之后,有色金属的天平的一端开始翘起来。随着机器人上天,下海,入地,人机融合,有色金属的应用将被大量拓展。”张国强则判断。
张国强对钛材料未来的应用空间表示了强烈乐观,目前航空航天和军工装备,是钛材最主线的需求拉动,而未来是泛机器人时代,机器人上天下地入海越需要钛材料,钛材料占比就会越大越高。
不过,张国强也提醒,当下宝鸡钛产业的应用场景尚太单一,对场景空间缺乏想象,比如苹果最新手机已经使用钛金属,是电子消费品市场需求的信号,站在风口下的宝鸡钛产业,其未来产业应该向微观精密及价值含量高的方向导入。
对于产业机遇,宝鸡显然颇具产业雄心,在打造千亿钛产业链的同时,当地希冀对标武汉光谷,将“中国钛谷”的名片真正做实。
宝鸡某企业钛产品加工厂房
宝鸡高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宝鸡以高新区为钛产业主承载区,将宝钛老厂区、宝钛工业园连成一条钛及新材料产业带,并打造钛及新材料产业园科技新城园区、科技新城钛及新材料产业园等园区,将此前较为分散的钛企进一步聚集。
“‘中国钛谷’相当于给了宝鸡钛产业一个名字,高新区作为钛产业的主要承载区,我们希望通过产业园的形式,将分散企业聚集,形成产业带,真正做实钛谷。”上述负责人称。
“将钛企业统一到生产性平台,产业配套协同,降低企业成本,政府则将金融、物流、信息、产业指导等都放在这个平台里,为所有的钛相关企业赋能。”
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57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