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易财经主办的“2023网易财经ESG趋势论坛暨企业ESG优秀实践案例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来自ESG国际组织、评级机构、学界、企业界的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
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场获悉,该论坛主题为“凝聚ESG共识、聚焦关键行动”,多位专家学者、企业界的嘉宾基于ESG议题,围绕“ESG投资,绿色金融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 ”“‘双碳’时代的ESG实践”等话题发表了重要演讲,进行深入交流。
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目前余额是27万亿人民币
网易传媒副总编辑张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双碳”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热门概念。据统计,截至2023年半年报,将近有1/3的A股上市企业披露了ESG报告,围绕ESG领域投资的公募基金规模也超过了5000亿元人民币。
南方科技大学会计学讲席教授、会计学创系筹备负责人,中国教育部长江讲席学者,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财经咨询专家曾晓亮也进一步提出,在资本市场上,高质量的ESG信息才可以带来显著的市场效应。ESG信息是有用的,尤其是对于需要融资的公司,因为这类信息可以帮到分析师更好的理解公司未来的业绩、未来的表现,而且可以吸引机构投资者投资。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对绿色金融提出了更具体的数据,他表示,目前中国已经形成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目前余额是27万亿人民币。中国已经落地了很多绿色低碳的激励措施,央行层面有碳减排实施工具,地方层面也有不少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拿出他们自己的激励机制,从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绿色项目。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教授,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则从全球化的角度提出,企业要百年常青,ESG是最重要的指标,核心是碳。要当全球一流企业的话,回避不了ESG。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过程中,ESG一定是不可或缺的竞争力。
会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发展经济学家、研究与政策组组长Violante di Canossa与论坛现场连线并发表了主题演讲,她从人类社会角度剖析ESG的重要性。她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轨迹,全球温度可能会上升2.8摄氏度,在本世纪末会有75%的人面临威胁生命的情况,且有100多个物种都濒临灭绝。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气候转型,可以迎来带来很多的商业机会,创造出很多新的工作岗位,就可以让自然、投资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益。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副总经理、高级经济师林殷则从教育角度进行分析,她在论坛上谈及企业气候评价的探索时指出,缺乏正规教育和培训计划是可持续金融生态系统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据报告,2021年只有21%的全球金融中心城市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所有类型的教育活动,学位教育是极度缺乏的。
ESG投资能通过资源配置与影响管理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
圆桌论坛一环节,在中国银河证券ESG研究总监马宗明的主持下,多位来自机构、企业的代表展开主题为“ESG投资,绿色金融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 ”的讨论。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教授,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从经济增长模型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绿色经济和碳经济就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抓手,消费需要增加且升级,才能促进GDP的发展,要当全球一流企业,回避不了ESG。
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高级政策分析师刘珺如表示,ESG投资能通过资源配置与影响管理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在资源配置层面,机构投资者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分析和投资决策,能把资金引导到转型过程中更具有韧性以及更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在影响管理层面,机构投资者为了实现对客户及受益人的长期责任,必须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管理,以确保长期投资收益和回报。
平安银行绿色金融事业部总裁朱育强从金融机构角度出发,他认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绿色金融要扮演好四个重要角色,即区域经济转型的“推进器”、企业绿色发展的“好伙伴”、个人绿色消费的“引导者”、国际竞争合作的“护航队”。据平安银行测算,预计我国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路径至少还需要130万亿元的投融资规模,需要绿色金融强有力的支持。
渣打银行华南华西区企业、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徐晖也进一步表示,金融工具创新和应用对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至关重要。渣打银行作为一家国际金融机构,主要通过自身的网络优势以及跟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来促进企业的绿色跟可持续金融的发展,日常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促进绿色标准的国际对接与合作;二是“一带一路”;三是转型金融。
浦银安盛基金价值投资部总经理杨岳斌则从投资角度分享对ESG的看法,他表示,价值投资的核心要义在于研究企业的内在价值,价值投资与ESG结合能够助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资产定价方面,要警惕一些不良的行为,共同维护好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助力。
气候在投资市场上可能会成长为跟ESG一样重要的单独议题
圆桌论坛二环节,在安永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田苗苗的主持下,多位来自机构、企业的代表围绕主题“‘双碳’时代的ESG实践”展开讨论。
MSCI ESG与气候研究部亚太区主管王晓书表示,气候在投资市场上可能会成长为跟ESG一样重要的单独议题,越来越多投资者把净零和气候作为跟ESG一样重要的投资主题进行考量。随着气候变化的急迫性,各国在气候问题上达成了更多共识,出台了更多监管政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一些最基础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衡量气候风险。
富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联席投资主管聂毅翔从机构角度观察,他认为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特别注重中国的实践,比如更多倾向于使用中国的ESG指南和框架。中国的上市公司相比海外上市公司,在ESG三个要点上的侧重度不太一样。国内公司可能在E方面需要做更多努力,而不是仅仅在G上做的一些努力。
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秘马君健从新能源企业角度出发,他表示,中国大陆的新能源产品已经占到全球的80%以上。处于这样一个产业中间,企业一定要走出去,更多地参加国际化ESG的一些治理体系和治理组织。同时要引进来一些比较权威的减碳机构,这也是新能源行业的历史性机遇。
维达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ESG负责人庄圣知从制造业企业角度出发,他表示,欧美客户在ESG方面有着非常先进的想法以及目标,可是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他们高度依赖像维达力这样的智能制造伙伴。而维达力尝试在供应链上进行ESG实践,他表示,相信通过供应链的共同创新,能够为范围3的一些目标共同努力。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5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