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通道开展高风险投资、虚假承保非车险业务,中路财险总经理郑青等两高管被处罚

借通道开展高风险投资、虚假承保非车险业务,中路财险总经理郑青等两高管被处罚

本报记者吴敏 北京报道

国庆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公开一份监管处罚决定,指出中路财险存在借用通道变相自行开展高风险领域投资、虚假承保非车险业务等多项违法违规事实,中路财险及两名高管同时被处罚。

10月7日,中路财险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被罚事项为2019年之前公司早期的投资业务,目前公司已在制度层面细化完善决策流程,严格规范决策程序;在金融产品投资方向重点关注标准化产品,缩减非标产品的投资比例,严控风险。

累计被罚212万元

从行政处罚内容来看,中路财险因个别人员未经核准实际履行高管职责;借用通道变相自行开展高风险领域投资;虚假承保非车险业务;虚列财务费用;未严格执行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违规承保异地雇主责任险业务;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漏报;报送监管部门的标准化监管数据未如实记录保险业务等,被警告并罚款198万元。

同时,时任中路财险资金运营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王桂磊对中路财险借用通道变相自行开展高风险领域投资事项负有责任,被警告并罚款4万元。时任中路财险总经理郑青因对上述违规事项负有责任,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中路财险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自去年9月收到监管现场检查意见书问题反馈后,这一年来公司全面推进内控合规建设,对监管提出的问题全面接受、认真总结、系统整改到位;并通过内部检查、培训、考试等形式扎实提升全体人员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

成立于2015年的中路财险,是第一家总部设立于青岛市的全国性法人保险机构,主营产品包括车险、家财险、企财险、工程险、责任险等,由国有资本发起设立,首期注册资本金10亿元。

2021年10月,中路财险启动首轮增资,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增资一事就获得监管“放行”,注册资本金由10亿元增至14.39亿元。

股权结构方面,中路财险目前共有10家股东,第一大股东为青岛国信发展,持股比例为20%;第二大股东青岛国信金控持股比例15%。交运集团、青岛青铁、青岛啤酒、青岛金胶州、青岛机场等企业分别持股12.5038%、11.3413%、10.4198%、8.506%、6.9466%。

偿付能力方面,今年第二季度,中路财险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231.58%,较上一季度的246.34%有所下滑。对此,中路财险在报告中表示,公司首轮增资扩股完成后,提高了公司净资产水平,偿付能力充足率有了较大的提升。但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增长,二期监管规则执行,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所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距离首轮增资扩股获批仅一个多月后,也就是2022年1月,中路财险便开启了第二轮增资扩股,宣布面向全球征集战略合作伙伴,采用公开招募的方式邀请战略投资者,参与第二轮增资扩股,计划募集资本规模15亿元左右。但从该公司最新的股权结构和注册资本来看,第二轮增资尚未有着落。

为了确保偿付能力充足并稳定,中路财险在报告中表示,公司拟通过前端业务选择,后端理赔管控,平衡发展各险种业务,稳定保险风险最低资本。投资业务方面,通过合理配置权益类投资资产比重,降低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提高抗风险能力,使市场风险保持稳定,同时尽量避免超阈值集中度风险投资项目,降低嵌套层级较多的投资业务占比,保持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稳定;再保险及应收款项方面,拟加强应收款项管理,通过缩短应收款项的结算周期,减少最低资本占用,同时加强再保险分出业务的管理,减少信用风险的最低资本占用。

转型初显成效

翻看中路财险官网,该公司以“将中路打造成为中小财险公司利润排头兵和专而精的行业发展标杆”为追求和目标。那么,中路财险究竟成色如何?

成立之初,中路财险主要在山东省内开展业务,直到2018年才开始向省外拓展业务版图,除山东、青岛分公司外,设立河北分公司及下辖四家支公司。意向于2019年陆续在浙江、天津、河南等地设立分支机构。但在最新披露的2023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除山东、青岛、河北外,尚未有其他地方分支机构获批的信息。

经营业绩方面,中路财险保费收入逐年上涨,2015年至2022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0.14亿元、1.3亿元、3.8亿元、8亿元、9.1亿元,10.03亿元、12.67亿元、15亿元。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为12.57亿元。

净利润方面,2015年至2020年,中路财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净利润分别为-0.36亿元、-0.17亿元、-0.97亿元、-1.5亿元、-2.5亿、-0.61亿元。不过,2021年以来,该公司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净利润分别为0.03亿元、0.06亿元。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盈利0.09亿元,已经超过去年一年净利润。

而这也是中路财险近两年的转型成果。实际上,成立之后的中路财险,除了首年以建筑工程险为主要收入来源外,自2016年起便大力发展车险业务,而随着车险业务不断攀升,其亏损额也年年翻高。

翻看中路财险2015年年报,当年建筑工程险保费收入居于首位,为552.84万元,但承保亏损为3269.31万元;而车险则为412.08万元,承保亏损为1548.25万元。但到了2016年,其车险业务占比从上一年的30%大幅提高到66.92%,成为该公司第一大业务收入来源。

一位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车险业务是刚需,且在销售环节人力成本较低、渠道限制较小,能够帮助险企迅速提升规模。但车险业务占比较大的中小险企,综合赔付率均相对较高,业务越多,亏损越大。

此言不虚,随着车险业务的不断攀升,其承保亏损也不断扩大。2016年-2019年,中路保险的车险业务分别亏损0.57亿元、1.12亿元、1.07亿元、2.03亿元。不过,2018年,该公司定下“五五战略”,即车险和非车险的占比为5:5,而且增速要与市场发展好的公司匹配。该公司官网也表示,中路财险以非车险和车险五比五为结构导向,积极提供市场需求的差异化保险服务。

中路财险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公司在2022年非车险保费占比达到58.04%,2023年截至9月,非车险占比提升到64.02%,有效践行了公司战略提出的“做精车险,做强非车险”业务定位。得益于及时的转型,中路财险不仅连续两年盈利,2020年开始,其车险承保亏损也开始缩小,2020年、2021年,该公司车险承保亏损额分别为0.15亿元、0.01亿元。2022年,该公司车险业务实现盈利,承保利润为0.37亿元。

而对于布局非车险业务,一位资深保险业研究人士曾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整体上看,非车财产险的分散性更弱、业务量更小且数据积累更少,有些业务受经济波动等外部冲击的影响更大,所以对资本以及偿付能力的要求更高。

“在非车险业务布局方面,公司同步推动传统业务、重点项目及渠道业务三条线发展,积极创新合作模式,坚持不以费用拼市场,维护市场稳定,分险种下发了费用上限,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中路财险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同时打造具有先进性的核心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各类平台建立合作,在意外险、健康险和责任险等险种上创新发展。严格把控前端业务风险质量关,坚持合理使用再保进行扩大承保能力,有效的进行风险分散。

对于非车险下一阶段发展规划,该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同步抓实“业务”和“合规”两方面。合规管理方面,将全面开展承保业务自查自纠工作,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机构承保端管理能力,严守合规经营底线,实现业务健康发展。

“业务拓展方面,将在现有业务渠道的基础上,寻求新的业务思路,如加强政府业务合作深度,加深与应急部门的民生灾害保险、教育部门的校园责任险等项目的合作。积极参与市政项目,发挥工程险大型项目承接经验。积极与大型经纪公司进行合作,并加强互联网业务多维度、多场景合作,丰富非车险业务多样化发展。”上述中路财险相关负责人说道。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58701549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xmnhj.com/h/256833.html

      
上一篇 2023-10-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